仁怀市萨翁派民间道场科仪音乐考释

来源 :艺术评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hou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萨翁派是活动于川黔交界仁怀市西北一带的民间道场班子,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其道场科仪活动涵盖文学、音乐、舞蹈、书法、美术等艺术门类。萨翁派音乐与科仪活动及科目内容紧密相连,经典具有“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特点,内容丰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萨翁派   道场音乐   仪式音乐   三教合一   蜀文化
  中图分类号:J6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9-0075-02
  一、对萨翁派简释
   仁怀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大娄山脉西段北侧,赤水河流经其境内。仁怀拥有灿烂的长征文化和国酒文化,这里是中共红军战斗过的地方,也是中外闻名的茅台酒的故乡。怀北地区系川黔交界地带,萨翁派道场班子主要活动在这一带。
   “萨”古意为跳神作法,“翁”意为老的男人,“萨翁”可以直译为跳神作法的老翁。萨翁派属于正一道范畴,该派道士与一般道教弟子有所不同,可以娶妻生子,也可以不住宫观、从业者或农或商,遇有祭祀时才聚拢一起进行诵经超度等科仪活动。
   萨翁派具有两个特点:第一点是信仰万物有灵。其笃信鬼神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在祭祀的时候,会将鬼分为两类,家鬼和野鬼,对家鬼会呵护照顾,而对野鬼会抚威相加;其次是信“佛”“道”两教。在佛教方面,有“佛”与“菩萨”之分,“佛”有如来佛、弥勒佛等,“菩萨”有观音、文殊等。对于道教诸鬼神,则分为天界神仙、人间神仙与地府鬼神,元始天尊、等大小神仙属于天界神仙,东、南、西、北、中五方大帝等,属于人间神仙,十殿和左右二阁则属于地府鬼神。
  二、仁怀市萨翁派道场音乐的类别与特点
   萨翁派道场音乐没有相应的谱例书籍,传承基本都是口传心授的传统方式,其学习过程都是在道场活动中,多是徒弟自己边学边演,师傅不会单独授课。这里借用曹本冶教授的音声研究方法,将萨翁派道场音乐大致分为音声音乐和非音声音乐两大类。现对其进行简单分析。
   (一)音声音乐
   1.唱腔
   由于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导致了道场音乐在传承过程中出现了部分缺失的现象。唱腔统称为“九板十三腔”,法师们却不能对应出及十三腔具体内容,笔者在对其进行考察研究过程中也倍感困惑。萨翁派道场目前使用的唱腔主要有:《起师赞》《请九皇调》《玄元赞》《十月怀胎》《救苦赞》《开咽喉》等100多种。
   萨翁派道场音乐唱腔曲调多属小调风格,调式以宫、徽调式居多,击乐行腔、速度缓慢、节奏平稳,较多表现为大赞、大忏的气势。曲式多呈上下句一段体结构、三句式一段体和四句式一段体。唱词大多属三句式和五句式。单句式重复后一句加以补充,因此唱腔曲式多为非方整型乐段。唱词大多来自科目内容,以五字或七字为句逗。中间频繁穿插“a” “ei”“yo ”等衬词。一坛法事将唱腔搭配各种器乐曲牌多次反复使用,颇有回旋曲式的韵味。
   2.科仪器乐
   萨翁派道场科仪器乐主要是打击乐,有固定曲牌。现从打击乐器和曲牌两方面对萨翁派道场科仪器乐进行阐述。
   (1)打击乐器
   萨翁派道场乐器都是打击乐器,有鼓、钹、铛子、大锣、铙、铰子等。
   (2)曲牌
   萨翁派道场器乐的曲牌种类较多,常用的有《野马过桥》《上山虎》《下山虎》《四平腔》《川一胡》《上朝锣》等。曲牌多起引子、间奏、尾音的作用。內容短小,以两小节或四小节居多,反复演奏。
   (3)仪式人声
   这一部分主要是指由旁观者或信仰者,或者是一些仪式中所需的亲友们发出的声音。这部分具有一定的配合性、组织性。如出殡时,先生引领一声“起”,众人应和“起”,同时抬起棺木送去安葬点;另有散花时,先生们为了讨得亡人亲属的“利市”钱时,会唱一些祝福词,这时旁边的人也会跟着吆喝;再有在科仪活动中,法事开始,女眷们便会守在棺木旁用毛巾蒙着脸唱“哭调”,其声音具有一定的曲调。这部分的声音也能反映出当地民众的信仰观念。
   (4)自然声
   这部分是指科仪现场参与者的议论声、鞭炮声、尖叫声以及其它相关的自然声。这些自然声往往会被人忽视,其实它可以加深我们对仪式的时间和空间的理解,也是人类对自然界构成认识的根本,因此同样应予以重视。
   (二)非音声音乐
   1.道场仪坛
   仪坛是仪式操演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仪式举行前先要设神台经案,奉三牲酒礼、挂神像。各路圣神的画像俗称神像,道场规模大小不同神像挂法不同。
   2.法器
   法器又称为法具或道具。是用于恭请、进表、发令、降魔等各类法的器具是每一个道场班子必不可少的道具。萨翁派现使用的法器有宝剑、玉龙、卦、朝简、铃钟、戒方、印、令牌、木鱼、海螺等。其中既是法器,也当作一种乐器来使用。
   3.仪式舞蹈
   道教音乐的渊源和远古的巫术有着密切的联系,是继承了“巫以歌舞降神”的传统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因此,初始道教音乐来源于远古巫术的祭仪乐舞。萨翁派仪式舞蹈具有一般艺术舞蹈的特点,舞蹈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从人数上分为独舞、群舞甚至有双人舞。从动作上分多以“绕”“转”“跑”“曲身”等。步法多为进和退两种,前进为阳,后退为阴,可意为进则有前途,退则有余地。
   4.法服冠饰、经典文表    法服冠饰是指法师在科仪活动中穿戴的服饰。
  三、萨翁派道场音乐研究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一)萨翁派是儒、释、道“三教合一”世俗化的现实例证
   所谓三教合一是指儒教、佛教、道教三个教派的融和与一体。儒、佛、道曾在相当一段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三教分合乃是贯穿近二千年中国思想文化史中重要历史现象,它对中国社会的变迁以及中国文化均产生巨大影响。仁怀市萨翁派道场科仪中迄今仍有大量的“三教合一”文化现象存在。如吟诵的科目中就有佛家的《金刚经》《诸品经》《血盆经》等经典,供奉的神真里除了道教神袛还有观音菩萨之类的佛教大神。这些为“三教合一”的史实,必将作为研究“三教合一”的现实例证,其现实意义与学术价值是无可非议的。
   (二)萨翁派道场活动是四川峨嵋正一道之孑遗
   仁怀自古是个商贾云集的地方,是川南与黔北经济区的连接点,仁怀市皆受蜀文化的影响。萨翁派正是起教于四川峨嵋正一道。当地在萨翁派道场音乐唱腔中,常出现“a”“ya”“an”“ei”“ma”四川方言语气助词。可见萨翁派道场活动与四川峨嵋正一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四川峨嵋正一道之孑遗。这为研究川、黔两省传统文化的相互影响、交融也提供了重要佐证。
   (三)萨翁派道场音乐为我国传统音乐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道教科仪音乐与我国传统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各地腔调的差异,诵唱经文大多渊源于各地民间音乐,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这一点,仁怀市萨翁派道场音乐尤其突出,它在传承与发展中,逐渐与地方的山歌、小调、花灯、戏剧等民间歌舞戏曲相融,在编创曲牌和唱腔时大多以这些音乐为蓝本,按照科仪之需要加以创编,逐渐形成了今日萨翁派道场音乐。如科目《散花科》的唱腔就是来源于本地民间花灯歌舞戏《散花》。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道教音乐的渊源提供了一定依据。至今,道坛音乐逐渐消失,有的只留下一些残缺不全的东西,因而,那些流传至今的唱腔已成为今天研究我国传统音乐的重要史料。
  四、结语
   科仪音乐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宗教音乐,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独树一帜,它具有浓厚的宗教性和音乐性,始终渗透着道教的基本教义和信仰。从这个意义上说,仁怀萨翁派民间道场是一个浓缩的音乐文化综合体,它的“音声部分”和“非音聲部分”音乐。通过声乐、器乐、和仪式舞蹈三个主要方面,体现了它与道教传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后人留下了十分宝贵的史料。当今,道教科仪音乐因信徒文化修养不足,或口传心授的学艺方式的局限,或随着老艺人的逝世而深受损失,道场科仪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已经是一个令人堪忧的问题。
   失者已失,逝者已逝,民族音乐不能再迷失!如本文的研究能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发挥一定的作用将是笔者的最大安慰,愿更多同仁为保护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而付出行动!
  参考文献:
  [1]曹本冶.中国传统民间仪式音乐研究西南卷[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
  [2]曹本冶.道教仪式音乐[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
  [3]邓光华.傩与艺术宗教[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3.
  [4]蒲亨强.道教科仪音乐历史考察[J].音乐艺术,1997,(01).
  [5]蒲宗亮,陈天伟.仁怀县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
  [6]薛艺兵.论仪式音乐的功能[J].音乐研究,2003,(01).
其他文献
作品《转山》以西藏地区传统宗教活动——转山为背景,在丰厚的民族文化中选取出"独具匠心"的舞蹈素材、提炼出"藏族风格"的舞蹈语汇、创作出"质朴向真"的舞蹈作品。本文立足
摘要:教学模式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教学质量起到决定性影响。传统高校钢琴教学中多采用口传心授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学效果的提升。知情意行模式是近年来受到普遍好评的新型模式,既符合钢琴艺术的本质规律,又可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值得广泛推广。鉴于此,本文结合高校钢琴教学实际,就该模式的具体运用进行了分析,以期获得更加深刻地认识。  关键词:钢琴教学 知情意行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J60-0
本文以某型机载设备自动测试系统为例 ,讨论并给出了机载设备自动测试系统设计中应考虑的电磁兼容性问题及实用的设计方法。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大国,音乐是文化的重要展现形式之一。中国音乐伴随着悠久的国家历史,凝聚着浓厚的中国民族特色。钢琴并不是我国的传统民族乐器,它是西方文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互联网+”给电影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变化,电影产业和内容逐渐呈现出互联网气质和基因,科学技术带动的虚拟现实、无人机、传感器等先进技术,促进了电影艺术、产业的互动,加速了电影与互联网的融合。本文就“互联网+”生态下电影艺术、产业互动展开了详细研究,以期为我国电影事业的改革发展提供一点参考意见。  关键词:产业互动 电影艺术 “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J904
为了得到高分辨率图像 ,本文利用小波变换后各方向上的高频图像具有相似性的特点 ,提出了小波分形插值处理医学图像的方法。仿真实验表明 ,这种处理方法比常用的方法 (如双线性插值等 )具有更好的效果
本文阐述了在Windows95环境下实现多语言混合编程的必要性 ,着重讨论了VB、VC ++语言的混合编程技术和VC ++、汇编语言的混合编程技术 ,指明了混合编程技术在控制软件编程中
仅利用运算放大器和电阻构成的R有源滤波器具有显著的优点,本文针对R有源滤波器的设计进行了推导和分析,并详细讨论了如何运用最新的PSpice Optimi-zer工具对其进行优化设计,给出了相应的设计方法
本文介绍了使用ispLSI(in-system programmable large scale integration)器件设计的PC串行通信接口,给出了电路设计思想及具体电路结构.该电路可用于双机或一对多机通信之中
本文在介绍Turbo码基本结构的基础上 ,阐述了MAP算法的译码机理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在对数域中的 2种MAP算法 :Max -Log -MAP算法和Log -MAP算法 ,最后通过仿真对它们进行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