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来源、吸收能力与企业的绿色创新研究

来源 :未来与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hld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使得绿色创新成了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模式。在现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之上,本研究从知识来源的视角研究了绿色创新的驱动因素,以及吸收能力在这一影响过程中起到调节作用。选取浙江省内的205家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结果发现:知识来源的广度与企业绿色创新成正相关;知识来源的深度与企业绿色创新成正相关;吸收能力在知识来源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过程中起正向调节作用。最后,本研究对得出的结论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The increasing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recent years have made green innovation an important model for enterprises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existing literatures,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driving forces of green innov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knowledge sources and absorbs the absorptive capacity to play a regulatory role in this process. Totally 205 enterprises in Zhejiang Province were chosen as research objects and the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method was us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readth of knowledge sources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enterprise green innovation; the depth of knowledge sources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enterprise green innovation; The impact of green innovation play a positive regulatory role. Finally, this study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conclusions drawn.
其他文献
"互联网+"这一概念其实是依托互联网的发展取得的最新成果。简而言之就是通过互联网,将其与各种传统的行业进行结合。当前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在互联网的推动下,也随着时代发
思念食品也一直与金鹰卡通卫视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此次通过《人偶总动员》这档节目与金鹰卡通卫视再次携手合作我们非常高兴。金鹰卡通卫视这两年的收视一直在逆势而飞,多
目的:研究适合分离纯化籽瓜L-瓜氨酸的树脂柱层析方法。方法:选择001×7、D001和D061三种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L-瓜氨酸静态吸附解析和动态平衡实验,优化分离提纯籽瓜L-瓜氨酸
基于水电时空分布特性,考虑电价波动、来水不确定性等因素,将发电量进行时间分解和空间分配以降低系统整体风险。以完全市场模式下水电厂年发电量在各时段多个市场中的分解为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于肺癌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丽水市中心医院进行肺癌化疗的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37例(心理护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应用于肾移植病人合并急性胆囊炎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手术要点。方法在插管全麻下对4例肾移植术后4~10年的病人行L.C,气腹压力维持在10~12 mm Hg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技术已普及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由于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供电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家家户户都在大量使用电器,导致电网超负荷运行,大大
调查策划:杨波$$    调查记者:刘桥斌$$    调查人数:174名20~35岁的办公族,其中男性56名,女性118名。$$    调查顾问: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邹先彪,解放军
报纸
高校的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人、塑造人,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其他能力,但现实却是将学生培养成了为获得分数而学的应试者。大学中为分数而学,其表现形式与中小学有差别,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