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语言教学艺术浅析

来源 :未来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ga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言教学一直是我国高中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高中教学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我国不断深化教学体制改革的背景下,高中语言教学也面临着一定的机遇与挑战。笔者对高中语言教学中的语言形象化教学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高中语言语言形象化相关内容进行系统论述,以期促进自身工作的进步,也为有需要的老师和学生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高中语文;语言教学
  一、语文教师的语言要具有丰富的内涵
  语文教师通过教学不仅能让学生学习到教学目标要求的知识,还能体会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所以,教师不仅要掌握语言运用的技巧,同时在进行语言表达时要有一定的涵养,通过丰富的知识和古今中外名人故事的熟练掌握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教师不仅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还要对各个学科都要有深入了解,通过在语文学科学习中与其他学科进行联系,让学生在教师博学的知识中产生敬佩的情感,从而树立要向教师学习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人的信念,这对促使学生积极探究语文知识有良好的作用。
  二、课堂语言要确保鲜明生动、形象、引人入胜
  现在的高中生思维活跃、知识面也比较宽,因而对教师的教学语言也会要求比较高。如果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单调、乏味、刻板、缺乏吸引力,那么这节课注定提不起学生学习的任何兴趣和欲望。因此,教师在讲课的时候要多使用一些恰当、生动、形象的语言,最大限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比如,在学完《胡同文化》后,我这样向学生总结:“‘胡同’是表象,背后的‘文化’才是内涵。就像我们每个人除了外在的表象之外,内心的想法跟状态才是关键。我们要仔细品味‘胡同文化’对‘胡同居民’的影响,以及作者对古老‘胡同’文化的审视和批判……”通过比喻的修辞方法,缩短学生与文章的距离感,使他们更容易理解作者表面上的描写以及背后蕴含的丰富内涵,课堂教学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三、在吟咏中体味语感
  语感不是先天就有的,它必须建立在对语言现象条件反射般熟悉的基础之上的,具有直觉性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典范的语言材料进行感受,获得认知上的直觉能力。这种直觉感受最有效的途径是大量反复的诵读。因为,讲解是死的,而诵读却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古人的“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正是这个道理。中学课本中有不少文质兼美的抒情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解放思想,减少繁琐的讲解,删除一些繁重的练习,淡化一些知识的传授,适当引导学生诵读吟咏,以触发学生的语感。
  四、在启发想象中激发语感
  想象是在头脑中改造记忆的表象而创造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也是过去经验中已形成的那些暂时联系进行新的结合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借助学生无穷的想象力也是培养语感的一条不可多得的重要途径。教学中,教师可以凭借语言材料运用对比、补充等或凭借形象的插图、声音等材料进行再造想象能力的培养;也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悬念进行创造性想象训练,将抽象的语言材料,在角色体验和连缀画面中再现出来。我们发现,创造性翅膀丰满的过程就是语感充盈的过程。因此,在语感培养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凭借想象,“于有字处想无字文”,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其味、听其音、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感。
  五、在拓展训练时强化语感
  在培养语感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文中语音、文字、词语、句子等的品味与琢磨上,还要重视学生对语言直觉感受的丰富性与多元性,设计科学合理、发展学生思维个性的练习,使其成为在教师正确启发引导之下以直觉思维活动为媒介、以培养语感为目的的语言训练。应该把听、说、读、写等言语活动的训练作为语感广化、深化的杠杆。有所感才能有所言,正所谓“由感而发”,因而,在教学中我们以读促说,以说促写,组织学生经常开展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创造性的口头语言表达,或书面的写作,让学生在语言的运用过程中,进一步感悟语言之神妙,不仅使课文的思想得以延续,而且自身的语感也在水到渠成的引导中得以发展。
  六、教学语言要有激情,能激励人
  心理因素对于任何一个阶段的学生来说都是很重要的,教师授课神采奕奕激情四射,学生也会不由自主的提起几分精神。同时,高中阶段的学生,正是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生总是很重视教师的评价。课堂中,教师一句自以为无意性的评语,往往会左右学生听课情绪,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针对这一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妨将课堂中对各层次学生的随意性评语变为可激发学生更积极思维的特意性评语,从而提高兴趣,强化效果。
  一方面,教师要用充满激情的态度来展示语言,另一方面,教师也应该多说“你真棒”“你的想法很有创意”这样的评语,增加学生的信心。简单粗暴的指责及烦燥情绪只会使学生更紧张,甚至思维停滞,使之以后更加害怕上此类课文,形成恶性循环。在说激励性话语时,切忌千篇一律和敷衍了事,一定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用或激情或温情的口吻,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其的关怀与鼓励,从而更好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下,富有魅力的课堂教学语言对一名语文教师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能否具备富有魅力的课堂教学语言也是语文教师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因此,作为母语教学主要承担者的语文教师应不忘上述需遵循的课堂教学语言原则,重视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运用智慧创造出更具有魅力的课堂教学语言,吸引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活动中,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1] 郑日昌.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 王健龙.形象化的语言表达技巧.语言天地,2009,12
其他文献
作者认为,随着独立董事制度的发展,近年来大部分学者对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进行了评析,但大多是围绕独立董事在公司中的作用展开。本文试图从公司、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概念出发,结
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物理知识的存在。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现象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我们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同时又利用实际生活
摘 要:2014年,我国政府提出了承包权与经营权的再分离是以农地所有权及承包经营权的初次分离为基础,以破除初次分离当中所产生的一系列制度局限性,其中包括均田承包、农地农民用等方面,为非农主体在农业生产渠道中注入资本提供了更为可靠的政策,同时也能够满足现代农民生存及发展的多方面需求,进而转变成为农地全民用、规模经营的现状。当农村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进行再分离后,不仅需要对所有权、承包权以及经营权进行重
随着夏季用电高峰期的到来,广州港到港煤炭继续保持高增长的势头。今年上半年,广州港接卸煤炭达2937万吨,同比增长13.3%。
社会对小学英语教师要求提高,小学英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根据《2012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指出的,我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渗入,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作为情感渗透的主要阵地,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文章均为文质兼美的佳作,无论就文字的锤炼,内容的表达,情感的抒发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市场竞争相关法规的持续完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侵权性质以及赔偿分析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本文从阐述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侵权性质入手,对不正当行为的赔偿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不正当竞争;侵权性质;赔偿分析  在市场发展过程中公平竞争的存在是促进市场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出现会给许多市场主体带来较大的损失。因此在这一前提下对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侵权性质以及赔
摘 要: 为丰富学生写作语言,充实写作素材,拓宽写作思路,充分挖掘利用乡土文化中的谚语、民歌、风俗,把课本资源与乡土文化有机结合,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人文内涵,又能提高其写作水平。  关键词: 高中作文;挖掘利用;乡土文化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语文即生活,语文即社会,石首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境内地貌多姿,江湖山林兼而有之,人文景观,乡土文化丰富多彩,充满魅力。如
摘 要: 幼儿英语教育随着英语的普及,越来越受到教育机构、教育部门和家长的关注,失当的教育方法会导致学生在启蒙阶段对英语产生反感,从此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所以在教育过程中不能生搬硬套灌输词汇和句子,而是要创设合理而又生动的英语情景。  关键词: 幼儿;英语教学;情景创设  一、引言  幼儿英语教学在学前教育中的普及已经达到全覆盖的水平,而对幼儿英语教学的研究还似乎不那么尽如人意,因为幼儿英语教学在
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来,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注重学生的亲自体验。要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在“用中学”,通过各种“活动”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让语文课堂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