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化疗过程中出现的类赫氏反应96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wj1085808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类赫氏反应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就我院收治的96例类赫氏反应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类赫氏反应以青壮年初治病例居多占93.8%;多数发生在INH、RFP治疗1~2个月占87.5%。临床特点以突然发热、乏力、盗汗、咳嗽等症状为主,复查CT、CR片可见原病灶扩大或出现新病灶,部分病例并发胸膜炎、心包炎、结脑,以及淋巴结肿大等。经1—2个月用原化疗方案大多数病例症状明显改善,病变吸收好转;并发胸膜炎、心包炎、结脑患者辅以抗变态反应治疗,疗效甚佳。结论:治疗肺结核过程中易出现类赫氏反应
其他文献
木根麦冬的花药壁分为4层,即:表皮,药室内壁,中层与绒毡层,绒毡层为腺质型,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胞质分裂为连续型,小孢子四分体排列为左右对称型与四面体型,雌蕊子房壁在授粉
报道了豆科Leguminosae昆仑岩黄耆Hedysarum krassnovii B.Fedtsch.在中国的分布。昆仑岩黄耆与近缘种红花岩黄耆H.multijugum Maxim.形态易混淆,但以其小叶3-9×3-7mm;旗瓣
资料与方法    1990年1月~2009年6月收治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后发生马尾神经损伤综合征患者6例(0.58%)。男4例,女2例。年龄35~64岁,平均45.3岁;单间隙5例,双间隙1例。突出间隙:L3~41例;L4~5 3例;L5~S1 2例。术前均采用过正规的保守治疗,进行骶管或硬膜外腔激素注射。术前均经腰椎正侧位X线片检查和腰椎CT扫描,或辅以腰
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关键是及时、有效、持续开通梗死相关血管,实现心肌再灌注,挽救濒死的心肌,防止左室重构,从而降低死亡率。行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使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高,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泵功能,明显降低死亡率,安全可靠,是作为AMI治疗方法的首选。对3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明确病变后行直接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或预扩张后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将治疗体会报告如
通过对阿鲁科尔沁旗生态的现状,论述提出了生态环境治理的对策.
[目的]了解温度、湿度、光照对中草药免疫增强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用索氏提取器提取免疫增强剂的主要成分,将提取液分别放置于-15、60℃的75%±5%、90%±5%的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