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稻品种Y两优143高产栽培技术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qt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Y两优143是袁隆平院士团队提供的超级稻优质高产良种,通过对其进行试验、示范、推广,从培育壮秧、本田移栽、平衡施肥、水分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 超级稻;Y两优143;示范;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5-0034-01
  靖西市位于广西西南部,东经105°56′~106°48′,北纬22°51′~23°34′,地处中越边境,全市耕地面积3.58万hm2,其中水田1.70万hm2,旱地1.88万hm2,大部分耕地在500~1 000 m的海拔线上,是个传统农业大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天无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9.1 ℃,年太阳辐量总量1 768.16 kJ/cm2,≥10 ℃活动积温4 911.1 ℃,年平均日照时数1 515.2 h,年平均降雨量1 676.9 mm,光、温、雨水季节变化与水稻生育趋于一致,完全能够满足水稻生长需求。主要种植模式有稻—菜、烟—稻、玉—稻、稻—稻等,全市水稻年播种面积1.67万hm2左右。现将超级稻品种Y两优143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项目来源及实施效果
  近年来,靖西市认真实施全国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粮食高产创建活动,采用袁隆平院士团队提供的超级稻优质高产良种,计划用几年的时间进行水稻百亩连片高产攻关,实现单季稻产量达15 t/hm2的目标。通过项目实施,深掘靖西市粮食生产潜力,推进全市粮食高产高效。
  示范片选择在新甲乡新荣村牛行屯,示范面积10 hm2,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取得了明显示范效果,经自治区农业厅组织有关专家现场测产验收,平均产量13 045.17 kg/hm2,其中一类产量13 818.66 kg/hm2,二类产量13 367.75 kg/hm2,三类产量11 949.09 kg/hm2,增产效果显著(表1)。
  超级稻Y两优143在靖西市种植,全生育期142 d,总叶片数14~15叶,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10叶。该品种茎秆粗壮,剑叶挺直,分蘖力较强,穗大粒多,耐肥抗倒,后期落色好,结实率较高,抗性较强,平均株高为128.8 cm,田间调查最高苗数达618万株/hm2,有效穗数256.8万穗/hm2,平均穗总粒数200.6粒,穗实粒数182.3粒,结实率90.9%,千粒重达28.9 g。
  2 高产栽培技术
  2.1 培育壮秧
  2.1.1 种子处理。浸种前1~2 d,将种子晒4~6 h,以杀死谷壳的病菌,增强种子内酶的活力,提高发芽率和整齐度。再将种子装满沙网袋容量量积的2/3用清水浸泡的稻种6~8 h,然后1 kg种子用强氯精2 g浸种消毒6 h(或用多菌灵按使用说明浸泡6 h进行种子消毒),消毒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常规催芽。
  2.1.2 播种与秧田管理。待种子破胸露白即可播种,于4月17日播种,采用旱育秧方式,秧田用鸡粪3 750 kg/hm2、微生物复合肥600 kg/hm2作底肥,秧龄1.5~2.0叶时喷施多效唑和多菌灵,秧龄2.9~3.5叶时追施51%史丹利复合肥120 kg/hm2、硝酸钾105 kg/hm2作断奶肥;秧苗出齐后,看床面土壤是否发白,如果发白表示缺水,就要补水。补水的时间以10:00前或15:00以后为宜,采用喷水管进行空喷,若遇连续下雨,注意排干沟水。
  2.2 本田移栽
  5月10日秧苗移栽本田,以小苗移栽为主,秧龄为20 d左右,即秧苗叶龄3.5~4.0叶移栽。采用宽窄行插植,大行距40 cm,小行距25 cm,株距15 cm,插20.4万蔸/hm2,每蔸插2粒谷苗,插植基本苗数87万株/hm2。
  2.3 平衡施肥
  施足基肥,大田移栽前施用农家肥9 t/hm2、微生物复合肥600 kg/hm2、长效复合肥600 kg/hm2。当叶龄7叶时追施分蘖肥,施西洋复合肥225 kg/hm2、尿素90 kg/hm2、氯化钾82.5 kg/hm2、科得拉15包/hm2、秧歌15包/hm2。当叶龄12~13叶时追施总含量54%的高浓度复合肥作促花肥,根据叶色长相分为三等型田:叶色较浓绿为一类,施112.5 kg/hm2;叶色稍淡定为二类,施150 kg/hm2;过度落黄定为三类,施225 kg/hm2,同时统一追施钙镁钾肥375 kg/hm2。当叶龄13.0~14.0叶时追施总含量48%的长效复合肥作保花肥,仍按上述类型田分类,分别施75.0、112.5、150.0 kg/hm2(部分过度落黄的施225 kg/hm2)。进入孕穗期时补施总含量48%的长效复合肥作平衡肥,也是按类分别施75.0、112.5、150.0 kg/hm2,叶色偏黄的田块加施尿素30.0~45.0 kg/hm2 [1-2]。
  2.4 水分管理
  水气平衡管理,移栽后全生育期田面不留水层,关键是开好田边沟、田中沟及分厢沟,做到能排能灌,除水分敏感的幼穗分化期、抽穗期和用药施肥时采用跑马水灌溉外,一般以无水层或湿润灌溉为主。
  2.5 病蟲害防治
  以防控为主,秧田期间,轮换喷施敌敌畏、阿维菌素、啶虫脒、吡虫啉、吡蚜酮等杀虫剂防治稻飞虱和稻秆潜蝇,以病毒A、春雷霉素或三环唑等预防矮缩病、苗瘟等病虫害;移栽前喷施送嫁药,选用康宽预防稻纵卷叶螟等螟虫类。在秧苗移栽本田后返青期,即移栽后7 d喷施加收米、井冈霉素、吡虫啉、康宽、啶虫脒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卷叶螟;分蘖拔节期再喷施井冈霉素、三环唑、吡虫啉、康宽防治纹枯病、稻瘟病、稻飞虱、卷叶螟;孕穗抽穗期再喷施稻瘟灵、井冈霉素、康宽、啶虫脒防治穗颈瘟、稻曲病、三化螟等病虫害,同时平时善于观察,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对症农药进行防治[3-4]。
  3 参考文献
  [1] 郑勇波.两系杂交稻Y两优143在潮汕地区的试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5(12):45.
  [2] 李建武,彭锐,黄青宴,等.两系杂交稻新组合Y两优143在湖南汝城攻关示范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杂交水稻,2013(4):15-18.
  [3] 游奕来,周柏权,李伯欣.Y两优143在珠海示范表现及机插精确定量栽培技术[J].杂交水稻,2013(5):49-51.
  [4] 王占伟,游光辉,李斌,等.超级稻Y两优143在桃源县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湖南农业科学,2012(12):33-34.
其他文献
摘要 为解决稻茬油菜种植季节偏紧等问题,进一步稳定油菜种植面积,于2013年引进2BFQ-6型油菜精量播种机,连续2年进行浙油50机械直播试验示范,表现为省工节本,经济效益明显。总结了该品种机械直播产量表现及效益,并提出栽培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 浙油50;稻茬油菜;2BFQ-6型油菜播种机;机械直播;产量;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5.4.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
【目的】了解小麦苗期的抗旱生理性状的变化,明确新疆不同品种小麦幼苗期抗旱性差异,为小麦苗期抗旱材料的筛选与评价提供可借鉴的性状指标及抗旱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首先对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简单介绍;接着介绍了数字视频监控对比传统模拟视频监控系统的优势,然后结合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灾备数据中心工程的数字视频监
通过淮安市"互联网+现代农业"模式的建设与发展,深入推进互联网技术与模式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方面的应用,构建农业产业众创空间与发展生态,为全市的农业农村发展开
摘要 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决定了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专业,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培育有创新实践能力的大学生提供参考。  关键词 食品科学与工程;大学生;创新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