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视域下的全国高考英语阅读探究

来源 :高考·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kenhv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2017版课标发布以来,英语阅读教学正逐渐从传统模式走向注重语篇分析的模式。从语篇角度出发,探究近三年全国高考I卷阅读选篇,试图回答高考阅读考什么,阅读时读什么以及怎么读。在此基础之上,探讨如何克服语篇阅读教学中“考的不教,教的不考”这一教学窘况。
  关键词:语篇阅读;语篇分析策略;语篇阅读教学策略
  一、引言
  阅读在英语教学当中占据重要地位,不仅仅因为阅读是高考的考查重点之一,更因为英语阅读能力是英语核心素养的体现。传统的阅读教学主要采用“自下而上”的模式,通过分析单词、句子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语篇阅读教学在实践中崭露头角。语篇阅读主张“自上而下”的模式,在语言教学中将语篇作为一个整体的基本信息单位来进行分析解读。分析高考阅读语篇,指出语篇阅读重点,指导学生掌握使用语篇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高考阅读语篇分析
  (一)考什么
  从语篇类型角度分析,高考英语阅读语篇类型存在普遍规律。高考阅读语篇为书面材料,涵盖多样体裁。分析2017-2019年全国高考英语阅读语篇,可以发现近三年阅读A篇以参观指南、招聘广告等说明性应用文为主,B篇体裁多指向记叙文,C篇或夹叙夹议或为说明文,D篇为说明文。由此可得,高考阅读语篇在体裁上有规律可循,存在一定的继承性。
  刘和平教授将语篇类型分为叙述言语体、论证言语体、介绍言语体、 礼仪性演说体、鼓动演说体及对话言语体。根据其分类,高考阅读语篇可以归类为叙述类和介绍类,其中A、C、D为介绍类语篇,主要介绍景点、人物、产品、科技成果等。B篇主要为叙述类语篇,这类语篇遵循特定的时空线索,用文本将一定空间的景物、人物串联起来,表达意义。
  从阅读语篇的设问内容来看,2017年至2019年高考语篇阅读主要分为对整个语篇的主旨大意或段落主旨大意的理解的考查,词汇指代内容或词义考查,对小语境的理解程度考查等等。用设问形式考查学生对语篇的理解,能够达到启发学生思维,拓宽学生视野的目的。同时,基础类题目和提高类题目同时存在,使得语篇阅读更有区分度,有利于高校人才选拔。
  高考阅读语篇的选材恰当,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设问易启发学生思考,既体现了语篇类型的基础性和通用性,也进一步关注和挖掘语篇的内涵意义。分析高考阅读语篇类型,有利于鼓励学生接触和学习不同类型的语篇,把握不同语篇的特定结构、文体特征和表达方式,利用语篇所承载的语言知识、文化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文化观和价值观。
  (二)读什么
  1.读主旨
  主旨与材料是构成语篇内容的基本要素。主旨即主题,是指语篇当中通过词汇表现出来的目的性,能反映出语篇生产者的某种思想、观点和倾向。不同文体的语篇主旨叫法各不相同,在记叙文中是中心思想,在说明文中为说明中心,在议论文中则是中心论点或基本观点。不仅一个大的语篇有主旨大意或中心思想,组成大语篇的小语篇如段落也有段落主旨。抓住主旨,也就能更好的理解语篇生产者的意图,做出最符合作者意图的解读。
  2.读词汇
  为了语篇的连贯与衔接,语篇当中的词汇往往会按照一定的形式扭结在一起。Hoey(1991)曾说过词汇衔接是衔接中最突出最重要的形式,占篇章中衔接纽带的40%左右。词汇衔接中的词汇关系有两种:重述和搭配。重述包括重复、同义词或近义词、上下义关系、广义词等等。2019年高考阅读第25题考查"stumbles"的含义, 2018年,考查“dominant”的含义,其实就是在语境当中考查stumble,dominant的同义词。语篇生产者利用词汇,在篇章中建立起贯穿始终的链条,体现了篇章的连续性。因此,语篇阅读时,读词汇具有重要意义。
  3.读语境
  在生产语篇时,语篇被置于一定的社会、语言和物质世界的制约之中,这种与语篇相互作用的社会、语言和物质世界被称为语境。胡壮麟(1994)把语境分为三类:语言语境,即语篇的内部环境,或称上下文;情景语境,即语篇产生时的周围情况,事件的性质、参与者的关系、时间、地点等等;文化语境,即语篇生产者所在的语言社团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人情。对于理解语篇意义和交际意图,这三种语境不可或缺。
  (三)怎么读
  1. 抓住语篇模式
  抓住语篇模式,有利于厘清语篇或段落主旨。对语篇或段落主旨大意的浅层理解只需简单依赖于辨别语篇类型,如议论文的主旨大意需关注开篇和段落的主题句。但对语篇主旨或意图的深层次理解還要借助语篇模式。科学论文、实验报告、新闻报导往往利用“问题——解决”模式,辩论型的语篇可能会选择“主张——反主张”模式,记叙文通常采用叙事模式等等。解答2019年阅读28题“Why do the researchers develop the smart keyboard?”(研究人员为何研发智能键盘?)就需要利用“问题——解决”模式。
  As data and identity theft becomes more and more common, the market is growing for biometric(生物测量)technologies—like fingerprint scans—to keep others out of private e-spaces. At present, these technologies are still expensive, though.Researchers from Georgia Tech say that they have come up with a low-cost device(装置)that gets around this problem: a smart keyboard.   问题:数据和身份盗窃日益普遍。解决方案一:利用生物测量技术(昂贵)。解决方案二:低成本的智能键盘。至此,利用“问题——解决”模式,学生可以得到整个语篇的主旨——智能键盘,也能总结出智能键盘发明的意图。
  2. 转变信息级别
  转变信息级别,能够更恰当的理解语篇当中的词汇。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能力,高考阅读语篇往往不会选择内容较难,信息度较大的语料,考虑到选拔人才的要求,阅读语篇也会排除乏味无趣,非常容易解读,信息度较低的语料。因此,语料当中的信息度往往高低交汇,读时,遇到难以解讀的信息,需要进行信息降级——在上文中寻找理据进行承前降级或在下文中寻找理据进行应后降级。例如,2019年阅读第25题考查stumbles的词义。
  "I’m here to tell you today why you should … should…"Chris trips on the"-ld,"a  pronunciation difficulty for many non-native English speakers. His teacher, Thomas Whaley, is next to him, whispering support."…Vote for …me …"Except for some stumbles, Chris is doing amazingly well.
  此时,学生应该进行信息承前降级,在上文中寻找解答。从上文中可以看出,描述Chris说的话,两次出现should,多次出现省略号,说明Chris演讲时有一些结巴(stumbles),换言之,Chris演讲有不合时宜的停顿(improper pauses)。
  3.利用具体语境
  解读语篇时,学生会将个人的经验或期望带到语境当中,参与篇章的建构。由于高考阅读语篇具有基础性和通用性,话语语境、情景语境、文化语境的设置符合绝大部分人的共有的世界经验和认知。学生需要激活与作者的共有知识,利用自身的背景图式,对被考查语境作出最符合作者意图的理解。如2019年阅读第27题“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describes Whaley as a teacher?” (描述Whaley作为老师的最恰当的词是哪一个?)此时,学生对于老师普遍印象的前景知识被激活,选项当中幽默、上进、关爱、严格都可以作为老师的特点。但根据话语语境,Chris演讲遇到困难,Whaley老师低语(whispering support)以示支持,可以说明,“关爱”一词形容Whaley最恰当。
  三、语篇阅读教学策略
  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本无非就是个例子。但如何用好“例子”,也是一门学问。
  首先教师应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匹配信息度恰当的语篇。进行语篇阅读教学时,根据学生水平的高低,指导学生利用恰当策略处理不同信息度的语篇,启发思考,循序渐进的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其次,授课时,尝试设置类似高考阅读的题型,如主旨大意题、推理分析题、词义解析题、观点态度题等,指导学生适当使用语篇阅读策略,如利用词汇的衔接、重复,通过对具体语境的分析,做出最符合作者意图的解读。
  第三,尽管语篇阅读主张的自上而下的模式能够借助语篇框架、读者自身的前景知识解读语篇,但并不意味着自下而上的传统模式完全没有可取之处。阅读教学时,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夯实语言基础,扫清阅读的词汇障碍,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合理的语篇观,避免语篇解码与实际教学脱节。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2]刘辰诞,教学篇章语言学[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4]Hoey, M. Patterns of Lexis in Text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作者简介:张永慧,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江苏省吴县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之下,各个行业的工作发生了一定的改变。而在教育领域中,现代信息技术也开始成为了一种十分重要的辅助教学手段,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之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始备受人们的关注,并且开始广泛应用在各种教学活动中。这种模式可以将传统教学与线上教学的优点结合起来,以此来突破教学在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收获较好的效果。在本文中,就针对这部分的内容进行了探讨。 
期刊
摘 要:2020年高考延期既是机遇,也带来压力,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增强危机感、紧迫感、使命感,强化责任意识、执行意识,遵照“科学有序防疫、扎实高效备考”的要求,迅速调整好状态,在“问题导向、精准施策、科学管理”方面全方位发力,努力实现本届高考圆满完成目标任务。  关键词:高考复课;导向;精准;管理  一、突出问题导向,增强复课针对性  针对前期线上复课教学不足,学校和教师要认真梳理和查找薄弱
期刊
摘 要:定语从句是高中英语语法的重点之一,是高考的重要考查项目,但许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觉得很吃力,因此讲解定语从句,尤其是它的疑难点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是很重要的,本文着重对定语从句的疑难点进行分析,以期达到帮助高中生答疑解惑的效果。)  关键词:高中英语;定语从句;关系代词;介词提前  一、定语从句关系代词as和which要分清  高中生在学定语从句的时候,对于as和which的区别常常感到头疼
期刊
摘 要:根据课程改革要求,中学英语教学过程应该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有效的进行英语知识的强化、增加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并且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层次的探究,提升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从本质上改善教学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新课改;中学英语;教学模式  目前英语教学也在逐渐完善教学模式,从应试教育改变成素质教育,英语教学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虽然现有的英语教学模式还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总体来
期刊
摘 要:本文立足于高中化学复习阶段的日常教学的真情实况,从“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多媒体教学,促进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绿色化教学,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总结式教学,引导学生扎实基础知识”四个基本点出发,对如何开展核心素養背景下的高考化学复习教学进行了探究和分析。  关键字:高考化学复习;核心素养;知识网络;自主探究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以及核心素养理念的倡导,高中化学学科的复习
期刊
摘 要:随着当前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传统的成绩至上的评价标准已经被摒弃,高中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为促进学生德智美体劳全面发展,以往作为副课不受重视的美术课程,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的重要性逐渐被认识。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要求教师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美术鉴赏课作为高中美术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其对于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探讨在高中美术
期刊
摘 要:篮球作为我国民众最为喜爱的运动形式,在当今社会的普及程度非常高,拥有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篮球运动需要高度的配合与协作,而且技战术要求非常高。我国高中教育阶段,篮球训练课作为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课程,是学校重点推广的教学活动。本文对高中教育阶段篮球训练的特点进行了浅析,对篮球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希望可以为提高篮球教学品质提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高中体育;篮球训练;教学策略  一、引言  高
期刊
摘 要:隨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知识本位理念逐渐无法适应社会发展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教育部在关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有关于“核心素养”的概念,就是为了改善课堂教育与社会发展相脱节,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低下的问题。而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学对于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如何将培养高中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相结合,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探
期刊
摘 要:走班制是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走班制的教学模式从根本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走班制的教学模式就是因材施教的体现,它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和学习情况进行分班教学。  关键词:新高考改革;高中化学;走班制;实践;教学策略  我国对新一轮考试招生进行全新的改革,其改革内容主要是“走班制”教学模式的实施。“走班制”所代表的意义就是学生可以自己选择学习科目和考试。在我国全面开展走班制的教学模式可是有效的提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原创静电场中“三线歌”,巧妙解决高考中物理选择题高频考点之一——电场中的三线问题。  关键词:三线歌;巧解;核心素养  带电粒子的“三线”是指电场线、等势面(线)、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这部分问题综合性比较强,涉及到带电粒子带电属性的判斷、电场强度、粒子受力、运动中速度、加速度的判断以及做功、动能、势能、机械能变化的判断等问题,所考察内容涵盖物理观念(概念的理解与辨析)、科学思维(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