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应用型本科专业设置初探

来源 :今日财富·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wufi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冷门”还是“热门”专业在每年高考填报志愿和大学毕业生就业选择期,都是社会热点词汇。然而,无论是“冷”还是“热”,都是相对的,有些“冷门”专业四年后可能成为“热门”,有些“热门”专业几年后也可能成为“冷门”。高等学校需要不断调整专业设置,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于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尤其是应用型本科专业设置,究竟应该如何进行?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应当结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应用型本科专业设置进行合理的权利下放,给高等院校更多的自主权,以市场的需要及时的对专业设置进行调整。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专业设置;结构调整
  
  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以及企业对人才的多样性需求,使得社会对应用型本科人才需求不断加大。尤其是近几年来,为适应市场经济、高新技术发展以及高校自身发展的要求,我国高等院校针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本文通过对我国目前应用型本科专业设置现状的分析和研究,结合目前出现的问题,对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设置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我国高等院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现状
  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我国高等院校本科专业设置历经了数次变革。改革开放前,我国高等院校本科专业设置与当时计划经济体制密切相关,并受到苏联专业教育模式的影响;改革开放后,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高等院校本科专业设置通过不断的调整与变革,开始逐步与我国市场经济相适应,以满足社会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部分别于1987年、1993年和1998年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学科目录和专业设置调整工作。《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是我国高等教育工作的一项基本的指导性文件。目录规定专业划分、名称及所属门类,反映培养人才的业务规格和工作方向,是设置、调整专业,实施人才培养,授予学位,安排招生、指导毕业生就业,进行教育统计、信息处理和人才需求预测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第一次修订目录修订后的专业种数由1300多种调减到671种,解决了“十年动乱”所造成的专业设置混乱的局面,专业名称和专业内涵得到整理和规范。
  第二次修订目录专业种数修整为504种,重点解决专业归并和总体优化的问题,以求形成了体系完整、统一规范、比较科学合理的本科专业目录。
  第三次修订目录是教育部依据《关于进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的通知》(教高[1997]13号)确定的指导思想及总体部署,按照科学、规范、拓宽的工作原则,在1993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及原设目录外专业的基础上,经过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立项研究、分科类进行专家调查论证、总体优化配置、反复征求意见,并经过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专家审定会审议后确定的,于1998年颁布实施。此次修订工作按照“科学、规范、拓宽”的原则进行,使本科专业目录的学科门类达到11个,专业类71个,专业种数由504种调减到249种,改变了过去过分强调“专业对口”的教育观念和模式。
  二、我国高等院校,尤其是应用本科院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设置专业程序复杂,耗时长
  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规定,普通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由高等学校?学校主管部门(系指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部委教育行政部门)和国家教育委员会分工负责审定?审批和备案,这就造成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的权力高度集中,我国高等院校自身没有专业设置自主权?如果高等院校想设置目录之外的本科专业,其审批过程更加的复杂,必须由学校主管部门按照规定的程序上报教育部审批。而且专业目录的调整和修订时间也过长,改革开放30年,我国也就进行了3次专业目录的调整和修订工作。这些都严重限制了学校在专业设置上的创新,不利于学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建立自己的专业、办出特色,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更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和学科变化的需要。
  (二)高等院校,尤其是应用本科院校自身定位不明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International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ISCED)》,将第三级教育的分类(中学后教育),分成了A、B两类,其中A是理论型,B是实用性、技能型,适用于具体职业。5A相当于我们的大学本科教育;5B相当于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其中 5A中还有一类,但是它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专业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按学科分类,为研究做准备,一种是按行业分类,从事科技工作。
  表1 国际教育标准分类
  但是目前,我国多数的本科院校存在着定位不明确、发展方向不清的问题。我国现有的1090所本科院校,很多学校在介绍时都自称是综合型、研究型的大学,或者说要办成综合型、学术型的一流大学,要成为全国知名、世界有一定影响的高等学校。不仅老牌大学这么介绍,新办大学也这么介绍,甚至刚刚批准成立的学校也宣称要办成亚洲或者东亚有影响的大学。如果全国的高校办学方向都是这样,都挤上同一条道路,都奔清华、北大的方向发展,这显然是错误的1。
  (三)高等院校间专业设置重复严重,人才培养模式趋同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高等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专业设置也更加符合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也更加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但是部分高等院校盲目追求大而全,拼命增加新专业,特别是所谓的热门专业,造成了同一专业重复设置数量过多,专业培养的规模急剧膨胀的现象。加之很多高校在同一层级专业上采取相同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各个学校互相模仿,导致学校自身专业定位模糊,培养模式趋同2。
  三、今后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采取的举措
  (一)明确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
  应用型高等教育是以服务社会为宗旨的,以就业、社会需求为导向,重点培养有专门技能的运用型人才的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就应该是《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的5A中的按行业分设专业的高等教育,其培养目标主要指向技术师、工程师、基层管理人员等。
  作为高等教育来说,随着其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水平越来越高,高等教育的分工必然越来越细,分层越来越明确,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都以追求和发展自身的特色为荣。著名高等教育学家克尔十分中肯地指出:各高校都应该根据自身条件来发展,“模仿将是毁灭性的”。可以说,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分层将越来越细,不同高校有必要根据自身特点定位于某个层次并尽显自身特色,形成百花齐放的高等教育格局。
  我国的高等院校,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在生源日益减少,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不甚理想的大背景下,只有明确自己的办学定位,办出自身的特色,才能在今后日益激烈的环境中有一席立足之地。
  (二)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给高等院校,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更多的自主权
  上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主要是欧洲国家)倡导的分权、去中心化的(decentralization)的政府管理理念但是这不是简单地分流中央政府的权力,不是削弱中央政府的权威,而是为了发挥各级地方政府的创造性而进行的合理的权力再配置。
  美国各高校也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其联邦政府主要通过每5年或6年修订一次《高等教育法》,从宏观层面解决高等教育面临的各种问题,从而保证教育质量。其管理从本质和总体上讲是一种宏观规划、统筹、咨询和服务。
  而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外部和内部体制改革还没有完全脱离计划经济模式,滞后于市场经发展的进程,影响了高等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制约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政府部门对高等院校放权不够,对高等院校内部教育教学过程的管理干预过多,高校办学自主权,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在政府与高等院校的关系上,政府对高等院校的束缚过多。高等院校是政府的附属物,缺乏办学自主权。招生专业,招生规模,甚至是高校领导的任命,都必须由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确定。上级计划和行政命令对高等院校的束缚过多过强,高等院校缺乏必要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在今后的发展中,应适当的给予高等院校,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一定的包括专业设置在内的自主权,有利于发掘高等院校潜力和创造性,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结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努力适应学校所在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其专业设置要充分考虑当地今后一段时间发展的需要,促进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以湖北省为例,截止2009年全省有普通高等学校120所,其中,中央部委属高校8所,省属本科院校27所,独立学院31所,另有成人高等学校14所。 2011年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1年起湖北省将今年启动‘支柱产业倍增计划’ 和先进制造业振兴工程,支持现有七大支柱产业向更高层次迈进,实施‘千亿元产业接续计划’,培育一批新的千亿产业”;“‘十二五’时期,电子信息、汽车、石化、装备制造、食品五大产业年主营收入跨越5000亿元,新兴产业产值力争突破万亿元。” 在这一有利的大环境,我省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大有所为,今后在专业设置上也应向这七大产业倾斜,办社会需要的专业,达到学校、社会、学生的“三赢”。
  
  【参考文献】
  [1] 潘懋元,我看应用型本科院校定位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7)。
  [2] 贾勇宏,当前我国高校专业设置雷同的博弈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1)。
  [3]胡解旺.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分层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07.(1)。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我国语文教学中占有主要地位,虽然有不少老师已意识到它的弊端,就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但做了很大的努力来改变这种学习的被动局面,仍效果甚微。近几年来,出现了“学导式、自学式、启发式”等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参与,注重手、脑并用,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和思维习惯,但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老师的精力限制,往往是部分优
期刊
【摘要】要深入地了解学生所需,理解学生,满足学生的要求,以激昂的教育情绪和愉快的心情去感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学习乐趣实践,形成“快乐式英语教学”方式,达到在开心教书、和谐育人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水平和能力共同提高。  【关键词】教学理念;教育行为;开心;和谐;以人为本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难得的机遇,因为它所论述的新课程体系在课程性质、基本理念、内容、功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高速发展,尤其是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在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高校体育教师应培养和提高自身处理信息的能力。本文探讨了在信息时代中,体育教师如何通过有效途径更好地培养和提高自身的信息能力。也为体育教师完善自身能力和全面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师;信息能力;培养提高    随着计算机的产生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蓬勃
期刊
【摘要】培训在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组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行动学习以其在实践中的显著作用,开始受到各种组织的重视。本文介绍了企业在培训方面存在的问题,行动学习的基本概况,以及行动学习在企业培训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行动学习指导下,企业员工培训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主要问题;行动学习;企业;培训    一、企业在员工培训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培训工作认识上存在误区。培训是企业发
期刊
【摘要】诚信是当代大学生的立身之本,是大学生人际交流的基础,是大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无形动力。在当今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浪潮里,物质和利益的引诱导致一些大学生道德缺失,不再诚信。因此,高校的诚信教育迫在眉睫。本文分析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具体表现,并对如何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诚信教育;大学生;完善对策    诚信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
期刊
【摘 要】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笔者认为农村初中语文社会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要立足农村的特点,充分利用身边资源,从农村的自然景观、人文社会,孩子的生活体验、家庭中去开发。教师只有利用自身这个重要的课程资源,才能让课堂百家争鸣、
期刊
【摘要】一个人最不幸莫过于失去信心,有了信心成功就有了一半,有了信心,无论在什么环境中,他都会成为生活的强者。特别是在当今的竞争时代,谁没有自信谁就会失去良机,谁左瞻右顾,谁就只能原地踏步。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自信地想和说。这就需要在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创新思维;政治课教学    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师生关系的民主性、教学模式的多样性和教
期刊
【摘要】行业英语教学是高职英语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行业英语教学是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由于会计专业的特殊性给工学结合、任务驱动的会计专业行业英语教学的教学内容的选取和教材的选定,任务的设计和完成都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本文通过分析人才市场对财会人员英语需求以及会计专业英语的特色,提出高职会计专业行业英语教学建议。  【关键词】高职;会计专业;行业英语    一、高职行业英语教学改革的
期刊
【摘要】乡镇农业服务体系作为我国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和管理组织,是振兴我国农村经济、加快农业技术的普及应用。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就是为了更好、更快地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用科学发展观的观点去看待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关系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  【关键词】乡镇农业服务;新农村;基层    一、前言  基层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从广义讲包含了种植、林业、水利、畜牧、农村经营管理等农业领域的各个方面。
期刊
【摘要】本文探索、研究、破解山区如何发展农村经济、寻求农业出路、促进农民增收问题。只有观念新、思路清、才有发展出路。发展氛围取决于探索精神、开创意识、进取状态。在具有务实精神的情况下,去追逐经济亮点,才能找到点亮经济亮点的触点,这个亮点才能被点亮。发展不需要浮躁,需要的是讲究科学,寻求新出路,拿出新举措,从没有中创造有,从弱小中培育大。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农业出路;农民增收;调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