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指导,培养跳绳小达人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le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户外自主游戏是指幼儿在户外环境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发交流的积极游戏过程。户外阳光活动是福建省厦门市五缘实验幼儿园幼儿自主游戏的环节之一,过程中教师固定场地,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场地、器械开展活动。户外自主游戏虽然倡导在游戏过程中彰显幼儿的自主性,但是受限于幼儿的年龄特点,自由、自主不等于“放养”,因此过程中仍需要教师的观察和指导支持。
  那么,在自由、自主的环境中,教师如何在幼儿现状的基础上支持其学习与发展呢?教师在自主游戏中的作用又该怎样发挥?为此,我们开展对大班幼儿跳绳动作的学习与发展的行动研究,以此论述教师指导对幼儿户外自主游戏中学习与发展的有效性。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5-6岁幼儿动作发展应该达到能连续跳绳的水平。为了更加客观地了解大班幼儿的跳绳现状,科学促进幼儿跳绳动作发展,我园教师利用访谈法和行动研究法对大班幼儿展开初步调查。访谈结果分析显示,我园参与访谈的幼儿中,93.5%的大班幼儿对跳绳感兴趣。行动研究法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的幼儿中,78%不会跳绳,22%能规范跳绳。其中,13%的幼儿能一次性连续跳2-5个,3.5%的幼儿能连续跳6-10个,1.5%的幼儿能连续跳11-15个,4%的幼儿能连续跳20个以上。
  针对实际情况,为促进幼儿在户外自主游戏中跳绳动作的发展,我园通过研讨决定,先从教师角度出发,理论结合实践,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认识,再设计行动方案促进幼儿跳绳动作发展。
  理论学习
  为了提高教师们对跳绳的认识,以积极、热情、主动的心态开展后续活动,以理论为指导,科学地开展相关工作,大班年段组织教师先开展理论学习,统一认识。
  了解跳绳对幼儿身心发展的意义。跳绳作为一项融合游戏、锻炼项目,具有娱乐性、灵活性、创新性、欣赏性、普及性等特点,坚持进行跳绳运动能够明显提高幼儿的速度、力量、耐力、协调性等健康体适能, 对改善幼儿的心肺功能、增强身体运动能力有显著作用。通过研讨学习《学前儿童健康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广大教师认识到跳绳动作发展对幼儿身心发展的意义,即跳绳属于器械(具)操控活动,它是以身体姿势控制和身体移动这两大核心为基础的,同时在器械(具)操控過程中反过来也影响身体姿势控制和身体移动能力的发展。
  跳绳动作发展,不管是对幼儿的身心健康还是对幼儿的社会性品质、学习品质的发展都有重大影响,教师、家长应共同采取措施促进幼儿跳绳动作的发展。
  过程中教师注意观察先行,有效支持。关于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科学有效的支持指导,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钟公庙街道实验幼儿园的王益宏和山东省威海市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幼儿园的史凌云等老师都认为,应该重视过程中教师的观察和指导。王益宏老师认为应该观察先行,然后从物质、精神以及行动三方面去支持;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参与式体验,教师在参与时要不断提高目标、变换方式,增强挑战性, 才能保持幼儿的持续热情。史凌云老师认为教师的指导应该从隐性(材料提供和调整,环境、场地设置有序)和显性(教师的参与互动)指导两个维度进行。
  要促进幼儿跳绳动作发展,教师应先通过观察了解班级幼儿跳绳动作发展的整体水平;进一步了解每位幼儿的跳绳动作发展现状,做到关注每位幼儿的成长;在观察的基础上为幼儿提供物质、精神、行动的支持。
  设计行动方案前借鉴、学习同行好的做法。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育才小学的跳绳优秀率达73%,值得我们学习。通过学习、借鉴该校的做法,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园所实际,我们规范跳绳动作,适当组织比赛,借助校园节日“乐动节”开幕式、闭幕式,鼓励教师、幼儿、家长共同参与,积极营造跳绳氛围。
  技能培训
  通过学习,教师们认识到跳绳的重要性,那么规范跳绳动作就是下一个工作重点。要规范幼儿的跳绳动作,教师自己要先规范动作。我们利用周边资源,邀请全国跳绳中级教练员、全国跳绳二级裁判员为我们进行培训,帮助教师规范跳绳动作,掌握正确的跳绳方法。如适当调节绳子的长度,因为要想提高跳绳速度,绳子的运动周长越小越有利;花样跳绳中要提高跳绳速度,起跳高度也要控制,同时保持绳子旋转的稳定性。摇绳过程中常见错误为肩关节或肘关节为轴心摇绳,正确方式为手腕发力。
  行动方案设计
  前期的理论学习和技能培训后,接下来就是教师如何有效指导、帮助幼儿促进跳绳动作的发展。
  经过讨论学习,我们采取以下方式开展活动。组织“如何帮助幼儿学习跳绳的策略与方法”方案设计研讨会,以理论指导实践,形成整体方案;通过跳绳集中活动教案设计研讨,提高跳绳集中活动质量;通过跳绳集中活动观摩,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帮助幼儿掌握跳绳的基本方法;户外设跳绳自选区,以点带面支持幼儿兴趣,巩固幼儿跳绳技能;根据本班需要,开展跳绳体育游戏,激发幼儿兴趣,以集体游戏的方式促进幼儿跳绳动作发展;举办乐动节跳绳赛,以赛促练,营造跳绳氛围;组织乐动节闭幕式花样跳绳秀,持续激发幼儿的跳绳兴趣。
  各班在有计划的前提下,结合本班实际状况有序开展活动。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持续地以观察者、支持者、合作者的角色存在。其中教师的观察主要围绕幼儿的兴趣和跳绳技能的发展进行。
  随着活动开展到中后期,教师们通过观察发现幼儿的跳绳兴趣持续高涨,幼儿的跳绳动作发展也开始出现层次性。如有些幼儿跳绳动作待规范,有些幼儿已经能以规范动作连续跳绳,有些幼儿开始尝试花样跳绳等。跳绳属于技能性活动,在方案实施过程中我们尽量避免出现技能的机械训练。如以花样跳绳激发幼儿对跳绳的兴趣,户外自选鼓励幼儿积极尝试,个别幼儿做展示促进同伴间学习等。
  在教师采取一系列指导措施后,幼儿的跳绳动作发展提高显著。在整个活动开展中,教师以循序渐进、多形式、趣味性的方式帮助幼儿提高跳绳动作水平,幼儿以积极、热情、主动的态度学习,过程中有喜悦、有收获、有亮点,也有不足。
  培训和学习,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教师了解大班幼儿对于跳绳技能掌握情况并给予指导策略,多层次、多途径、多角度促进了幼儿户外自主游戏中的学习与发展,也提高了自身的指导能力。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感受到幼儿跳绳水平的提升与进步的喜悦,是自我价值的体现。幼儿通过跳绳活动,促进了动作的发展和身体素质的提高;感受到自身的成长与力量,激发了想象力和创造性;掌握了跳绳技能,养成了良好的整理物品习惯。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五缘实验幼儿园)
  责任编辑:欧阳秀娟
其他文献
1999年,复旦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以下简称“研支团”)第一届队员怀揣着教育理想和对乡村孩子的热爱,走进宁夏西吉,在缺水少电、教室破陋的学校,努力为乡村孩子开辟一条通向更广阔天地的道路。2020年,研支团的支援覆盖宁夏西吉、贵州乌江、新疆拜城、云南永平,已有300余名队员赶赴7所对口学校,开展支教和扶贫服务。  一路走来,研支团给教学点带来的改变是巨大的——  当地从水里能喝出虫子、家访全靠双脚、晚
期刊
“米都文化”是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党委倡导的弘扬北大荒精神、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影响力、推动米都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域性文化。我校作为农垦人自己的高中,承担着为建三江垦区培养人才的重任。在佳木斯教育研究院的指導下,我们开展“高中课堂教学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通过弘扬米都文化,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培育学生热爱家乡、服务家乡、扎根家乡的情怀。  黑土文化入眼,校园绽书香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民族文化血脉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如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小融入幼儿的血脉,需要幼教工作者创设适宜幼儿的学习载体。研究构建适合幼儿园的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势在必行。  根据《3—6岁儿童學习与发展指南》对幼儿年龄阶段发展目标、学习特点、认知水平的把握和教育建议,幼儿阶段的学习要注重直接体验和感知,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尊重幼儿兴趣和学习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为提高学生劳动意识、培养学生劳动技能、陶冶学生劳动情操,北京师范大学青岛城阳附属学校一直在实践探索劳动教育课程。  劳育当先,家务先行。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认为:做事、劳动等各种活动是人认识自己的唯一途径。北师青附以学生成长
期刊
创办于2002年的莆田市第二实验小学(以下简称“莆田二小”),位于莆田市主城区,是一所高起点、高定位的现代化小学。学校基于发展背景、地域特色、对未来教育的深度理解和自身福建省教育信息化示范校的资源优势,凝练出了“创见”教育文化,践行“智启童蒙,创见未来”的办学理念,匠心打造“趣创”环境、慧心研拓“智创”课程、悉心打磨“创见”课堂,致力于构筑“以创为趣,知微见广”的未来学校。“创见教育”为学校的内涵
期刊
尹祖荣:教育硕士,现任广东省珠海市第二中学党委书记、校长。中学数学高级教师,湖北省特级教师,珠海市特级校长,广东省督学,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中小学校长国家级培训专家,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兼职教授。发表数学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论文70余篇,主编或参编书籍16部,出版专著《追寻教育真谛的路上》。  2017年,尹祖荣离开工作了12年的斗门一中,调任珠海市第二中学(以下简称“珠海二中”)校长。这是他校
期刊
温州市黄龙第三小学创办于2008年,秉持“为每一个生命美丽的绽放”的办学理念,以培育“朴美少年”为育人目标,构建了“创设悠美环境、建设萃美课程、打造智美课堂、培养慧美教师、牵手和美家长、实施励美管理”的尚美教育实践体系。  自2018年开始,学校积极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新体系,最大程度地发挥劳动教育在全面育人中的作用。  完善教育思想,树立劳动新理念。学校对劳动教育理念进行迭代升级,实现从“单纯的
期刊
近日,上海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推进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20年上海要实现符合条件、有入园需求的常住人口适龄幼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9%,普惠性学前三年教育覆盖率达到85%。此外,上海市将积极推进托幼一体化。今后,新建和改扩建公办幼儿园原则上都要开设托班,尚未开设托班的公办幼儿园要积极创造条件增设托班。同时鼓励民办幼儿园开设普惠性托班。 
期刊
研究表明,学前融合教育对残障儿童的自我控制、同伴游戏、模仿、同伴交往等与社会性有关的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当前,因为缺少专业的师资力量,缺少融合的场所,中国学前融合教育的发展道路坎坷。学前融合教育的内涵是什么?怎样把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有机结合?如何帮助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以及平等的对待?且听专家分析学前融合教育的发展路径。  创设适宜成长的教育环境  第一,需明确学前融合教育不是简单
期刊
日本的幼儿教育一直处于世界前列。2019年3月初,我在早稻田大学开始为期一年多的访学工作,并携小儿在东京生活了一段时间。作为一个研究教育的人,每到一个新地方,我总会习惯性地关注当地的教育情况。我所居住的中野区是东京一个比较大的社区,也是人口密度最高的底层住宅区,位于东京西部。中野区有不少保育园、幼稚园,无论是接儿子上下学,还是空闲时,我总会在这些幼稚园前停留一段时间,也会在得到许可的前提下进园观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