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国旅游景区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往往忽视员工的培训工作。分析出旅游景区员工培训中出现的问题,并且确定好旅游景区员工培训的程序及类型,有助于开展旅游景区员工培训工作。
关键词:旅游景区 员工培训 培训程序
一、旅游景区员工培训中出现的问题
(一)现有景区员工培训体现了旅游业内部行业的不平衡性。
近年来,我国旅游队伍整体实力不断增强,行政领导干部队伍综合素质逐年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但在旅游业内部,各个部门的培训发展并不平衡,而且差距较大。饭店和旅行社的培训工作开展的比较好,特别是旅游饭店的培训成为旅游培训的主体,不仅参训率高、参训人数多,而且也更为规范、专业,不少饭店都建立了一套非常完整的培训体系。旅游景区的培训只是在近两年由于等级评定措施的出台才开始起步,没有成系统、成规模的职业资格考试及岗位培训。
(二)景区员工培训层次低,重技能轻管理。
景区员工培训的开展一般都是自下而上的,即注重一线员工的培训。主要是景区(点)导游人员的资格考试,主要是解决陪同人员素质不高的问题,培训层次较低,范围小,而对管理人员和决策者的培训有所疏忽。景区管理人员或者认为工作忙,没有时间接受培训,或者认为能力不错,可以胜任景区管理工作,从而忽视了自身接受培训。由于用人选人、经营战略、市场选择等权力都集中在经营者手中,管理者素质的高低是景区企业经营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所以培训首先应该是管理者的培训,重服务轻管理所形成的各个层次的不平衡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景区的长远发展。
(三)景区培训内容不平衡,培训手段单一、短期行为严重。
由于旅游培训遵循的是“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所以景区员工培训注重培养操作技能和业务能力,忽视了员工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是政治意识、职业道德、服务意识等方面的训练。现有针对景区人员的培训培训手段上主要采用讲座式,通过十天或半个月的讲座提高景区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并且没有考核,没有检查监督,这样就形不成旅游景区管理人员的自我开发、自我创新的学习机制。
二、旅游景区员工培训的程序
培训工作是一个循环周期,如图1所示,首先是分析培训需求,这是做好培训工作的第一步。以分析结果作为培训课程和内容设计的基础,培训才有针对性。景区企业中,一般不会由游客告之问题出在哪里,大部分培训不是由于客人的抱怨而是根据培训反馈和管理者的判断得出的。考虑景区的实际情况,不要看到其他景区培训什么,也采取一致内容,或是为了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才开展培训。应从实际出发,确实把握好旅游景区的发展走向,理清景区企业未来实现的远景。
然后制定培训计划,确定培训目标,可以是为了改进服务水平、提高劳动效率等。选择合适的培训课程、方法、技巧等。根据培训计划和员工现在的水平,依据事先的计划来实施培训。旅游经济的发展要求景区从业人员掌握一些新技能如信息处理能力、人际交流技能、创新能力、解决问题和决策的能力等应该在培训中受到重视和关注。授课方式不能过于单一,仍然采用以讲授法的方式大班授课,培训方法应该由“经院讲授式”向“研讨式、案例式、活动式”转变。培训手段应该多样化,可以使用电化教学、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等。
之后进入到培训评估,从而能有效对培训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进行评估,也为了下一次培训的改进提供依据。但在景区培训评估中不能只看表面现象,基本停留在让学员回答“满意不满意”的层次上,应该及时对培训进行跟踪,使得培训的内在质量差异在评估中的得以体现。
三、旅游景区员工培训的类型
旅游景区培训按内容可以分为员工知识培训、员工技能培训、员工心理素质培训、员工思维培训、员工职业道德培训等。员工职业道德培训是一项十分必要但异常艰巨的工作,要求景区员工时刻保持高度的敬业乐观精神,主动服务意识和行为成为一种下意识的习惯行为。景区员工职业道德的培训应该长期不懈的进行下去,并与景区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下面以华侨城集团的员工培训为例,深入地了解景区员工培训的类型。
华侨城集团为了培养新员工对公司企业文化的认同,树立团队合作意识,使新员工尽快发展成长为新一代华侨城人,采用专题报告、实地参观、团队训练、联欢会等培训形式开展了新员工培训,主要讲授的内容有华侨城集团发展历程、战略发展、企业文化和由“校园人向企业人的转变”专题培训。
为了造就一支具有熟练的岗位技能的基层员工队伍,集团采用集中内训、外派培训、网络教学、互帮互学的培训形式开展员工岗位技能培训,主要讲授内容 有计算机岗位技能、英语、岗位专项技能等。
为了提升华侨城集团整体管理水平,使管理层尽快走上专业化的管理之路,采用专家专题报告、户外拓展训练、研讨户等形式开展管理培训,主要讲授宏观形式、价值理念、领导力、企业战略、团队建设等。
参考文献
[1]李娌.曾亚玲.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2]华侨城集团举办“新航程?2010年社招骨干员工入职培训”[EB/OL].华侨城集团公司网站. 2010-10-25.
关键词:旅游景区 员工培训 培训程序
一、旅游景区员工培训中出现的问题
(一)现有景区员工培训体现了旅游业内部行业的不平衡性。
近年来,我国旅游队伍整体实力不断增强,行政领导干部队伍综合素质逐年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但在旅游业内部,各个部门的培训发展并不平衡,而且差距较大。饭店和旅行社的培训工作开展的比较好,特别是旅游饭店的培训成为旅游培训的主体,不仅参训率高、参训人数多,而且也更为规范、专业,不少饭店都建立了一套非常完整的培训体系。旅游景区的培训只是在近两年由于等级评定措施的出台才开始起步,没有成系统、成规模的职业资格考试及岗位培训。
(二)景区员工培训层次低,重技能轻管理。
景区员工培训的开展一般都是自下而上的,即注重一线员工的培训。主要是景区(点)导游人员的资格考试,主要是解决陪同人员素质不高的问题,培训层次较低,范围小,而对管理人员和决策者的培训有所疏忽。景区管理人员或者认为工作忙,没有时间接受培训,或者认为能力不错,可以胜任景区管理工作,从而忽视了自身接受培训。由于用人选人、经营战略、市场选择等权力都集中在经营者手中,管理者素质的高低是景区企业经营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所以培训首先应该是管理者的培训,重服务轻管理所形成的各个层次的不平衡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景区的长远发展。
(三)景区培训内容不平衡,培训手段单一、短期行为严重。
由于旅游培训遵循的是“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所以景区员工培训注重培养操作技能和业务能力,忽视了员工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是政治意识、职业道德、服务意识等方面的训练。现有针对景区人员的培训培训手段上主要采用讲座式,通过十天或半个月的讲座提高景区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并且没有考核,没有检查监督,这样就形不成旅游景区管理人员的自我开发、自我创新的学习机制。
二、旅游景区员工培训的程序
培训工作是一个循环周期,如图1所示,首先是分析培训需求,这是做好培训工作的第一步。以分析结果作为培训课程和内容设计的基础,培训才有针对性。景区企业中,一般不会由游客告之问题出在哪里,大部分培训不是由于客人的抱怨而是根据培训反馈和管理者的判断得出的。考虑景区的实际情况,不要看到其他景区培训什么,也采取一致内容,或是为了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才开展培训。应从实际出发,确实把握好旅游景区的发展走向,理清景区企业未来实现的远景。
然后制定培训计划,确定培训目标,可以是为了改进服务水平、提高劳动效率等。选择合适的培训课程、方法、技巧等。根据培训计划和员工现在的水平,依据事先的计划来实施培训。旅游经济的发展要求景区从业人员掌握一些新技能如信息处理能力、人际交流技能、创新能力、解决问题和决策的能力等应该在培训中受到重视和关注。授课方式不能过于单一,仍然采用以讲授法的方式大班授课,培训方法应该由“经院讲授式”向“研讨式、案例式、活动式”转变。培训手段应该多样化,可以使用电化教学、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等。
之后进入到培训评估,从而能有效对培训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进行评估,也为了下一次培训的改进提供依据。但在景区培训评估中不能只看表面现象,基本停留在让学员回答“满意不满意”的层次上,应该及时对培训进行跟踪,使得培训的内在质量差异在评估中的得以体现。
三、旅游景区员工培训的类型
旅游景区培训按内容可以分为员工知识培训、员工技能培训、员工心理素质培训、员工思维培训、员工职业道德培训等。员工职业道德培训是一项十分必要但异常艰巨的工作,要求景区员工时刻保持高度的敬业乐观精神,主动服务意识和行为成为一种下意识的习惯行为。景区员工职业道德的培训应该长期不懈的进行下去,并与景区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下面以华侨城集团的员工培训为例,深入地了解景区员工培训的类型。
华侨城集团为了培养新员工对公司企业文化的认同,树立团队合作意识,使新员工尽快发展成长为新一代华侨城人,采用专题报告、实地参观、团队训练、联欢会等培训形式开展了新员工培训,主要讲授的内容有华侨城集团发展历程、战略发展、企业文化和由“校园人向企业人的转变”专题培训。
为了造就一支具有熟练的岗位技能的基层员工队伍,集团采用集中内训、外派培训、网络教学、互帮互学的培训形式开展员工岗位技能培训,主要讲授内容 有计算机岗位技能、英语、岗位专项技能等。
为了提升华侨城集团整体管理水平,使管理层尽快走上专业化的管理之路,采用专家专题报告、户外拓展训练、研讨户等形式开展管理培训,主要讲授宏观形式、价值理念、领导力、企业战略、团队建设等。
参考文献
[1]李娌.曾亚玲.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2]华侨城集团举办“新航程?2010年社招骨干员工入职培训”[EB/OL].华侨城集团公司网站. 2010-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