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HIV/AIDS病人ART依从性状况分析

来源 :中国艾滋病性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7773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探讨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的保护动机与抗病毒治疗(ART)服药依从性的关系,为针对该人群的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12月至2015年3月,对到湖北省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领药、检测或治疗的206名HIV感染者进行匿名问卷调查。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方法主要包括秩和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06名HIV感染者中,ART依从性良好者占87.38%。ART依从性良好的保护动机评分为(77.46±9.91)分,高于ART依从性不好的(69.80±8.48)分(U=1 234.00,P<0.01),其中威胁评估和应对评估评分分别为(35.14±6.09)分和(42.31±5.82)分,均高于ART依从性不好的感染者(30.28±4.56和39.23±5.05)分(U=1 197.46,P<0.01;U=1 471.50,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文化程度、ART时间与服药依从性有关[比值比(OR)=0.92,95%可信区间(CI):0.85~0.99;OR=8.88,95%CI:1.44~54.79;OR=4.97,95%CI:1.17~21.03],保护动机中威胁评估与ART依从性有关(OR=1.14,95%CI:1.04~1.25),主要通过易感性和内部奖励起作用(OR=1.30,95%CI:1.03~1.65;OR=1.36,95%CI:1.06~1.75)。结论 HIV感染者保护动机水平越高,ART依从性越好。可基于保护动机理论对HIV感染者的服药依从性状况进行识别、预测和干预。
其他文献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孩子学习钢琴,这表明高雅艺术已经在我国普及开来,这是可喜可贺的。但是,由于一些教师的不规范教学以及学生本身的练琴方式不得当,使一些学生走了很多弯路,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浪费了时间也浪费了精力。下面,笔者以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就练琴的方式方法提出几点建议,为促进钢琴的普及贡献绵薄之力。    一、练琴的时间    有些人认为,练琴的时间越长越好,甚至家长给孩子每天制定练琴的时间段,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