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采用隔震技术的结构虽可以减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但却使其进入了风荷载敏感区。在强气流作用下,隔震层的位移和结构加速度可能会远远超过其限值。本文以我国荷载规范所
【机 构】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土木工程系,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隔震技术的结构虽可以减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但却使其进入了风荷载敏感区。在强气流作用下,隔震层的位移和结构加速度可能会远远超过其限值。本文以我国荷载规范所选用的Davenport谱为目标,运用基于三角级数的谐波叠加法模拟脉动风速时程,针对我国东南沿海某市一幢5层钢筋混凝土框架住宅,对其在强风荷载和8度地震作用下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8度常遇地震作用下隔震层的位移与50m/s风速作用下的位移相当,而8度罕遇地震作用下隔震层的位移则略大于风速70m/s时的位移。地震作用下结构顶层的加速度远大
其他文献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已成为当前生态学研究热点。陕西省横跨黄土高原、关中平原和秦巴山地,自然条件复杂多样,人类活动历史悠久,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重要的服务功能。
通过对比试验,对我国村镇量大面广的单层实心砖墙房屋的抗震加固方法进行研究.制作了1/4缩尺的未设防模型和抗震加固模型,分别进行了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对模型在地震作用下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追求建筑效果,大跨空间结构得到广泛的应用,平面布置不规则的情况占大多数。目前针对大跨空间结构地震响应分析中,地震动的输入方向一般只以
为了更好地研究二维和三维结构计算模型对高层建筑结构地震响应数值模拟结果的影响,本文选择一栋具有地震观测记录的高层建筑(结构台阵)作为研究对象,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和20
从框架柱弯矩调整系数、抗震构造措施等方面对我国新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和GB 50011-2001)关于"强柱弱梁"上规定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详细地分析了影响"强柱弱梁"实
以汶川地震后现场调研为基础,系统地收集、整理和介绍了国内外历次大地震中钢筋混凝土短柱的震害特征,对短柱的成因和震害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工程设计建议.研究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