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肝内血管系统三维重建及整合的X线解剖学研究及临床意义

来源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boy0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三维动态增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three dimensional dynamic contrast enhance 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 tomography angiography, 3D DCE MSCTA),以及肝内血管系统重建并与肝癌病灶进行整合技术在临床治疗中的指导作用。

方法:

对16例肝癌患者采用上腹部3D DCE MSCTA扫描技术采集影像资料,经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MIP)、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 VR)和表面遮盖(surface shaded display, SSD)法重建肝内血管及肝癌病灶,并与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three dimensional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3D DSA)对照。

结果:

肝内血管与肿块关系:肝内血管系统主分支未见异常5例,由肝动脉发出供血动脉11例,肝内血管主干受压移位10例,其中门静脉或下腔静脉癌栓3例。MIP法在显示重建血管级数方面高于SSD法,VR法显示图像的立体感优于MIP法和SSD法,3D DSA显示肝动脉及门静脉优于VR、MIP和SSD。

结论:

肝脏血管系统和肝癌病灶三维重建与整合技术可以较好的显示血管和病灶的立体解剖关系,有助于临床医生确定能否手术及手术的方式、范围。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改良二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至2007年5月开展的改良二孔法LA63例患者(改良二孔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开展的三孔法LA(三孔组)62例进行比较.结果 改良二孔组63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无一例中转三孔法或开腹阑尾切除术.腹壁上只有两个戳卡孔(10 mm或5 mm)和一个针孔(1.8 mm).手术操作时间:改良二孔组(48.16±19.34
目的 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球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SD雄性大鼠分成两大组,A组(假手术组)6只,B组(硬化组)6只.采用右肾切除加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制成肾小球硬化动物模型.分别在8周、9周两个不同时间点,应用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Caspase-3、NF-κBp65的表达,TUNEL检测肾小球细胞凋亡指数.结果 在不同的时间点,B组NF-κB阳性表达指数比A组明显增高(P
目的 探讨国产替罗非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疗效与护理方法.方法 对6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治疗.结果 试验组疗效在缓解心绞痛症状、降低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减少硝酸甘油日用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有轻微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但发生率皎低.结论 替罗非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Notch信号通路作为一个对细胞的生长发育具有广泛多样化影响的信号途径,也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对于不同的肿瘤或同一肿瘤的不同级别、不同发展阶段Notch信号通路可能具有不同作用.Notch信号在一些脑肿瘤(脑胶质瘤、髓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脑膜瘤)中异常表达,且参与这些脑肿瘤的发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