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中的溶洞治理技术

来源 :交通科技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009liu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贵州赫六三标合同段韭菜坪隧道的溶洞治理作为研究的重点内容,通过对溶洞的处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且有效的介绍了隧道施工中关于溶洞处理技术的整个过程,希望能够被类似的工程提供相关的设计施工思路。
  关键词:隧道施工;溶洞处理技术;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U452.11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目前国内的隧道工程采用回填方案穿越大型溶洞的研究已较多,一般采用土石方进行回填,为避免沉降过大或不均匀沉降对上部结构物产生不利影响,再对回填路基进行注浆加固或夯锤夯实补强。透水性材料注浆加固往往由于注浆不均匀效果不是很理想,不透水材料采用夯锤夯实补强也存在作业空间小、填层厚度大夯实效果不好等情况。
  1 工程概况
  韭菜坪隧道属于分离式的长隧道,位于贵州赫章县兴发苗族彝族回族乡高家寨村,呈现着南北走向,左起长1 959.9 m,最大的埋深为244 m,右起长2 008.3 m,最大埋深为235 m。隧道區域包含不良地质分别为岩溶以及断层,虽然说钻孔并没有揭露比较大规模的溶洞,但是经过物探可以发现,洞身以及其影响深度范围的可能性是非常的大的。浅地表以充填溶沟为主,深部主要是以溶蚀裂隙为主,依据岩溶发育的具体的情况,可以判断该地区属于一种区域性岩溶中强地区,在该施工区域当中,没有见到滑坡或者是泥石流以及威严等其他的一些不良的现象,针对于隧道选址地区有着非常大的影响的断裂为F6逆断层,F8断层,断层附近存在着岩体破碎的情况,隧道选址区域有着特殊的岩性,主要为红黏土,对于隧道在进行施工的过程当中不会产生不良的影响,隧道V级围岩占总体长度的10%,连续长度已经超过了100 m,因此需要在施工之前组织专家来对其进行施工方案的编制,并且方案需要通过专家评审。
  依据施工计划要求,并且结合现场的实际工程情况,在该隧道进行施工的过程当中,采取的是进出口两端同时施工的方法,左洞先行贯通,右洞因多次出现了塌方,跟涌泥的情况,考虑到具体的工期,出口端在原设计二号车型横洞位置增加了一工作面。由出口端往两个工作面共同进行,在施工到YK58+185的时候揭露出一溶洞,溶洞的纵向长度为9 m左右,宽度现在已经超过了右洞的外轮廓,目测高不见顶,深不见底,用绳子来对其进行测量,发现溶洞的深度左为198 m,左中为202 m,中部为211 m,右为206 m,探测过后,发现溶洞当中没有任何填充物,且洞顶暂无任何变化,掌子面位置,洞顶深埋约为120 m。其周围属于风化的灰岩,裂隙较发育。
  2 隧道地区工程条件以及溶洞的发育情况
  2.1 地形地貌
  本次施工地区属于溶蚀峰林残丘地貌,地面的高程为2 173.30 m~2 423.30 m,最大的高差达到了250 m,山形起伏的非常大气,陡坡大约为30°~60°左右,局部地区山体比较直立,植被非常的茂盛,大多数是松木或者是一些低矮的灌木,地表的覆盖层比较薄,厚度一般来说是小于3 m的。
  2.2 水文地质条件
  该隧道选址地区属于地表水,为雨季冲刷短暂性流水,水量会受到当时的季节的控制,出现暴涨,暴落的情况。而地下水的类型主要是以岩溶水以及基岩裂隙水为主,因此在进行隧道开挖的时候,很容易就会形成脱水或者是涌水的情况,直接影响到隧道的稳定性,隧道进出口附近主要是第四系孔隙潜水,依靠自然降水补给。
  2.3 溶洞的发育情况
  依据探测结果可以发现,YK58+185溶洞属于逆时针蜗形竖井,以隧道作为路基向下探测,其深度为90 m左右,上拱能够测量到的高度是50 m,隧道轴向最大的进深为24 m,洞底西南角以及西北角有向上的洞腔,长度大约为20 m左右,西南角有少量的流水,沿宽度2 m~3 m,裂缝向东南方向流出,除此之外,该溶洞并未见到其他更大的洞腔。
  YK58+417溶洞属于台阶形竖井,台阶在距离隧道地面大约36 m处的位置,洞壁整体来看是比较干净的,而且平常的水流量非常的小,洞穴的底部呈现着西北向东南方向,最低处属于消水通道,而且通道非常的小,淤泥厚度大约40公分左右,向下的深度大约为92 m,上拱能够测量到的最高的高度是40 m,在该溶洞当中没有见到其他更大的洞腔。
  2.4 岩溶以及水文地质条件
  YK58+185至YK58+417段,依据当地的水文地质资料可以发现,所选的隧道施工地点正好位于区内的最高点,地下水掩埋的非常的深,一般来说都大于200 m。在勘测阶段并没有见到地下水位,隧道在施工的过程当中,仅仅是在降雨的时候出现了滴状出水,以上情况可以表明隧道是位于岩溶的地下水包气带,地下水又位于设计标高以下,属于季节性的涌水地段,地下水主要是以下渗为主,不会形成动体冲水的情况,该段隧道在干旱季节的威胁性是比较小的,即便是遇到了溶洞,也不会出现大面积的涌水,所研究隧道阶段的顶部存在着溶岩挖地,雨季可能会积水,渗入到地下,产生融水,所以说需要引起重视。
  3 隧道施工中的岩洞治理技术
  3.1 YK58+417溶洞处治
  依据设计单位所下发的处治方案,对YK58+417溶洞进行回填处理。溶洞进行回填的时候去底部以上使用的都是大直径的块片石,回填料来源于韭菜坪取料场,距离溶洞大约3 km左右,溶洞底以上7 m,一直到拱底标高以下,使用的是洞渣来进行回填,回填料的选择,利用的也是韭菜坪的弃土场当中的一些弃渣。仰拱底标高以下7 m~4 m的部分,使用的是洞渣回填,每隔0.5 m就需要对其进行夯实,也就是说需要边回填边灌水,这样能够有效地加快其固结,需要一直回填到固结结构暂无夯实下沉量为止,仰拱底标高以下4 m~1 m部分,使用的是浇筑的办法,首先需要浇筑一个3 m厚的c20片石混凝土,片石混凝土需要分为三次进行浇筑。仰拱底标高以下1 m,在进行浇筑的时候,需要浇筑1 m厚的c30钢筋混凝土板,等到混凝土的强度能够满足设计强度的需求之后,需要设立支拱架,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必须要预留变形量,按照原来的20公分进行设置,在处置完毕之后,需要对其进行拱顶回填,在回填的时候使用的是2 m厚的c30混凝土,主要分为两次来对其进行回填处理,每一次需要回填1 m,等到2 m都回填完毕之后,需要观测混凝土的管流是否符合相关的厚度要求。   如果混凝土的强度能够满足相关的要求的话,需要对其进行吹砂回填处理,同样回填也需要分为两次进行,每次需要回填1 m,等到回填完毕4 m之后,也需要去观测,查看其是否能够满足厚度需求。在溶洞处置完毕之后,需要结合地质报告以及超前钻的具体的情况,采取相应的围岩级别的开发方法来对其进行相关的掘进,一直到YK58+185溶洞位置为止。
  3.2 YK58+185溶洞处治
  依据设计单位所提供的处治方案,首先需要在溶洞底部以上7 m使用大直径的块片石来对其进行回填。回填所使用的材料都是来自于韭菜坪的取料场,距离施工地点大约3.3 km左右,溶洞底以及以上7 m,一直到标高以下的7 m部分,使用的都是洞渣回填。回填料利用的是弃土场的弃渣,仰拱底标高一下7 m~4 m的部分,使用的是洞渣回填。基本上每隔0.5 m都需要对其进行重新的夯实,目的是为了能够让其加快固结,等到自然沉降,才能够再次施工,时间为三个月左右。仰拱底标高以下4 m~1 m的部分,使用的是混凝土浇筑的办法,浇筑一个3 m厚的c20片石混凝土,混凝土需要分为三次进行浇筑。仰拱底标高至以下1 m部分,使用的是1 m厚的c30鋼筋混凝土板,等到所浇筑的强度能够达到设计强度的70%及以上之后,需要进行初支拱架,同样也需要预留变形量,按照原来的20公分来进行设置,在处置完毕之后,需要对其进行拱顶回填,回填所选用的材料是2 m厚的c30素混凝土主要分为两次回填,每次1 m,等到2 m全部回填完毕之后,需要观测其是否满足厚度要求。
  依据溶洞的具体的发育情况以及隧道设计轮廓关系,所以说我们可以选择两种回填处理方案。
  方案一:在回填的时候,不设置挡墙,考虑到在回填的时候可能会受到不均匀侧向力的影响,所以说一共分为两次进行回填,在回填的时候达到强度的75%及以上可以回填拱腰至拱顶,分为两次回填,每次1 m,回填完毕之后需要及时的去查看是否满足厚度要求,等到混凝土满足要求之后,需要进行吹砂处理,也是分为两次,每次1 m,等到4 m观测管流出沙子,才能够确定其满足设计要求。
  方案二:在回填的时候,需要设置挡墙,设置挡墙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跟基础线进行连接,在钢筋混凝土浇筑的时候,需要按照设计进行钢筋预埋钢筋的外露长度为1 m,关挡墙基础模板和预留U形爬梯预埋件,浇筑挡墙基础砼,等到技术同满足了相关的要求之后,可以关掉挡墙的墙身模板。
  4 结束语
  在本篇文章当中,主要就韭菜坪隧道溶洞施工治理技术进行了简单的研究,经研究,发现在对溶洞进行处理之后,监理单位对于已经处理的段落进行了考察,无论是从拱顶下沉还是围岩接触压力等角度对其进行测量,发现所有的结果都符合相关的设计需求。工程在进行溶洞治理的过程当中,站在实事求是的角度之上。运用可行的、科学的方案,并且采取经济、合理的原则,自始至终对于整个施工现场进行了全方位的严格管控,以科学的方法来对其进行了动态的管理。
  参考文献:
  [1]袁永才,李术才,李利平,等.岩溶隧道施工过程中大型溶洞的综合预报及治理方案研究[J].现代隧道技术,
  2015(2):192-197.
  [2]公晓伟.地铁隧道施工中遇含水溶洞的处理措施[J].价值工程,2020(36):155-156.
  [3]钟世航,孙宏志,李术才,等.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中岩溶裂隙水及断层、溶洞等隐患的探查、预报[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z1):3298-3327.
其他文献
摘 要:船舶是我国未来的探索海洋资源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焊接质量会对船体整体稳定性和性能带来较大影响。总体来说,当前船体建造工艺尚有巨大进步空间,因此相关人士应重视造船工艺的改进。由于焊接是船体建造中的重要工序,不但会直接对船体安全性带来较大影响,还会影响建造成本。这就需要重视焊接检验以及相对应的质量控制。因此,本文将结合船体焊接常用方法,讨论船体焊接检验方法和质量控制对策,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士提供
期刊
摘 要:武汉和成都在区位条件、经济基础、现代化建设、城市发展及公共交通发展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本文通过分析历年武汉及成都轨道交通客流,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后兩市轨道交通客流变化情况,找出两市轨道交通客流差距的原因,以期为武汉轨道交通客流提升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武汉;成都;疫情  中图分类号:U231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情况受城市规模、人
期刊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私家车的数量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当前,城市中私家车的数量在逐步增加,在这种大环境之下,私家车的行车安全就已经成为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针对这个问题,很多专业技术人员开始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来研究驾驶车辆中的人工智能化技术。有关技术人员需要在掌握车辆自动驾驶原理的基础之上,充分借鉴已有理论和技术,总结经验,敢于创新,明确车辆自动驾驶未来的发展方向。本篇论文将车辆自
期刊
摘 要:改革开放至今,已经走过了四十多个春秋,我们国家的发展可以用“日新月异”和“突飞猛进”八个字来形容,尤其是在新形势的大背景之下,越来越多的行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船舶运输行业。当船舶在进行运输的过程当中,因为长时间的使用,极易会出现某些问题,例如:船体外板焊缝开裂问题,所以在船舶修造的过程当中,为了确保出现的问题不会对于船舶的正常使用造成极大的影响,就需要对于船体外板焊缝
期刊
摘 要:伴随着我国的社会高速的发展和经济持续的增长,促进和带动着各行各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在新形势的大背景之下,众多的企业为了能够与高速发展时代下,市场所提出来的相关要求、标准相符合、相一致,在其发展的过程当中都在想尽办法降低生产的成本,尤其是修船行业。因此,本篇文章主要对于修船企业维修成本与浪费控制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了修理船舶材料浪费问题,并提出了减少修理现场材料浪费的方法,希望能够在有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市场对煤炭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电动轮工程车体积大、效率高,逐渐成为露天采矿运输的主力军。由于工程车工作环境恶劣,路面对车轮有着很多随机和离散的激励。为了改善路面颠簸时工程车乘坐不舒适和操纵不稳定的情况,关键在于工程车悬架系统的合理设计。本文进行了电传动工程车液压悬架系统的设计、元件选择和动态性能建模与仿真。  关键词:工程车;悬架系统;建模与仿真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电子线路是通航飞机的关键组成部分,但是通航飞机经过长期使用之后电子线路也会出现老龄化的问题,为了确保飞机安全,就需要了解电子线路的故障,做好检查工作和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法。本文对飞机电子线路的维护工作展开了初步分析,总结通航老龄化飞机电子线路的常见故障类型并提出检修方法,最后结合分析如何加强管理,提升飞机飞行的安全性。希望通过研究,可以推动提升对老龄化飞机电子线路故障类型的检修,保证通航飛机
期刊
摘 要:高架桥,即架空道路,是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而出现的一种道路形式,高架桥工程由于其特殊的施工区域、短暂的施工周期和复杂的施工条件,使其施工管理问题日渐突出,施工安全隐患相比同类型项目也较多。本文通过对目前国内高架桥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高架桥施工各阶段的具体对策,并结合技术发展,提出将BIM模型应用到施工管理中,并分析了其可行性和必要性,对高架桥施工管理的发展进行了
期刊
摘 要:在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共同影响下,高速公路桥隧工程规模逐渐扩大,其中养护管理成为保障桥隧项目质量安全的重要前提。本文阐述了养护和管理高速公路桥隧的积极作用,分析了高速公路桥隧在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速公路桥隧在养护管理中的具体措施,旨在促进高速公路桥隧工程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高速公路;桥梁隧道;养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U457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桥隧工程作
期刊
摘 要:大量现役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的承载能力急需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快速评估。针对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桥弯曲裂缝的成因,本文基于30 m箱梁的实体破坏试验,对梁体纯弯段弯曲裂缝特征参数进行数理统计。通过分析裂缝开展规律,总结了裂缝宽度与承载力之间的内在关系,并采用回归分析得出了经验公式,进而提出了一种通过裂缝宽度对桥梁承载能力进行快速评估的方法。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梁;破坏试验;裂缝;承载力;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