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优秀的基本素养

来源 :东方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262648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优秀的人到底有多自律


  A
  昨天我在朋友圈,看见以前的同事刘哥发了一条说说,内容是他在新的单位工作不到2年就升了职加了薪。
  我这个平常一贯冷淡的人也突然热情地给他点了一个赞,评论了一个大拇指。
  其实像刘哥这样在职场上能自律到令人惊叹的人,无论走到哪儿,都是抢手的香饽饽。
  那时他被我们笑称为史上最强的5分哥。比如刘哥每天早上到办公室,会用5分钟把工作台清理得干干净净,用5分钟泡上一杯热气腾腾的花茶用以提神,再用5分钟时间写下当天的日程安排,然后就正式开始工作。
  他每天无论多忙,都会每隔1小时站在窗外眺望远方5分钟,再继续奋战。
  每天下班前5分钟,他还会把当天的工作简单地写个小总结。
  通常我们午休2小时,他会用1小时吃饭散步,用半小时看当天的财经新闻和行业杂志,再利用最后半小时躺在沙发小憩。即便在天气太热或者毫无睡意时,他也会闭眼养神。
  在平时的工作中,他只要遇到难题,一定要全力以赴地去想各种解决方案。在每次成功或失败的案例后,他也会自发地写一篇工作日志,每周对日志进行一次复盘,在错误的做法中不断改进,在好的成绩后学习成功的经验。
  甚至有些嫉妒他的人还说,这只不过是做做样子,我其实也觉得这些行为并没有什么特别。但能把这么多看似微不足道的每个5分钟每天坚持下来,这就很了不起。
  很多人在工作中干得越久,就越松懈懒散,最后技能不见长进,钱也没多挣到,也因为长期久坐和久用电脑还得了一身职业病。
  而像刘哥这样高度自律的人,自我成长的速度跟工龄成正比,身体也保持在刚入职时的健康状态。
  在职场上越自律的人,不仅工作干得好,身体还特棒,真是一举两得,毫无副作用。
  B
  上周表姐休完产假正式回公司上班了。当她到了办公室以后,所有人都惊讶于她那洁白光滑的皮肤和窈窕曼妙的身材曲线。因为你几乎从她的外貌中看不出她已经结了婚生了娃。
  而且她在家带了半年孩子,居然没有一孕傻三年的毛病,也没有玻璃心黏娃症,上班第二天就真正进入了工作状态。
  于是一到休息时间,女同事们都凑过来向她讨教如何吃才不长胖?如何带娃才可以永远保持少女心?如何找到一个好老公才能家庭事业双丰收?
  面对这群想得很美,但又懒得为自己的美梦买单的人,表姐只是无奈地笑了笑然后说道:“其实我也是易胖体质,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哪种吃法可以让你胡吃海喝还不长胖,更没有哪个妈妈带娃不操碎心,当然老公也永远是别人家的好啊。”
  调侃了几句后,她才道出真实的原由。原来表姐在孕期时,也不忘每天适当走路和散步,不仅营养跟得上,身材也没多大变化。她平日里的饮食也尽量以清淡为主,几乎从不吃垃圾食品和夜宵。
  无论白天带娃多忙多累,她总记得给自己穿上漂亮得体的衣服,每天也会花时间做皮肤的保养,练瑜伽为身材塑形,她总是用实际行动保持着年轻姑娘那颗爱美的心。
  平时她会利用零碎时间看一些专业书籍,每隔几天就打开电脑做做PPT,打打字,让自己不至于太生疏。
  在生活中,你会发现,那些自律的人,无论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都能保持好身材和好体型,保持与社会接轨的步伐,保持家庭与事业的双平衡,岁月似乎总是额外厚待他们。
  而那些本来就慵懒怠慢不够自律的人,整日沉迷于安逸和舒适区,随便在何种境遇里,都对自己没有掌控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渐被社会淘汰,被工作拖累,被家庭牵绊,活得很累,又无力挣脱。
  C
  我家小区有个S姐,前几年她选择辞去蒸蒸日上的工作,专心待在家里做全职太太。
  通常这样的主妇,把所有心思都给了家庭,但她们在家里和社会的地位却比较低。相反S姐是我见过丈夫越来越爱,孩子越来越亲,在家务繁重的情况下还能把生活打理得有条不紊的女人。
  其實S姐也没什么特异功能,不过是她身上确实有很多自律的好习惯,才让她今天的人生过得如此顺利。
  S姐自从不上班以后,每天都坚持腾出1小时时间看会儿书。不要以为她看的就是菜谱,言情小说,鸡汤类的不费脑子的书,她在厨房熬稀饭的间隙在读《战争与和平》,在晚上哄娃睡觉后,还在挑灯夜读《红楼梦》,在去银行办业务时,也利用等待时间看《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S姐说,越是生活在七零八碎的柴米油盐里,越要保持精神的丰富和充盈。而正是因为这些看似没多大用处的阅读时光,让她随时都能跟有着高学历、高职位、高文化的老公有聊不完的话题,思想境界总是保持在一条线上。
  对于儿子,S姐也一直保持每天亲子共读1小时的习惯,每天晚上9点,无论她多忙多累,几乎都会放下手里的事情,陪着孩子读唐诗,背成语,讲故事。
  而在平时的生活里,S姐也把三餐安排得非常营养,她总是喜欢早起为儿子打一杯新鲜豆浆,为丈夫煮一碗油泼面。S姐用她的坚持和努力,让老公孩子越来越离不开她。
  其实你逐渐地会发现,越是自律的人,在职场上既可以叱咤风云,在家也可以把生活经营得风生水起。
  那些在凡常生活里,依旧能把日子过成诗和远方的女人,是自律赋予了她们那些看似从天而降的好运气,也是自律让她们拥有了常人梦寐以求的幸福婚姻,更是自律让她们的人生总是熠熠生辉。
  D
  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在工作中,总是想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又总是无法坚持去提升自己。在生活里,总是浑浑噩噩过日子,又总是不能改掉自己凑合将就的坏毛病。在个人成长中,你很想要变得更美更瘦更优秀,可你又总是舍不得对自己下狠手,你总是叫苦叫累又轻易向自己妥协。



  当你在生活和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你会越来越清楚,唯有做到自律,才可以真正地帮到自己。
  安德雷耶夫就曾说,一个人最大的胜利就是战胜自己。而自律的生活刚开始确实很磨人,它会时常挑战你的心理和身体极限,让你随时有想要放弃的念头。
  可当你捱过那段最痛苦的自律时光,当你在工作中越来越严谨,出错率越来越少,业绩就会越来越好。
  当你在生活中,越来越追求品质,就会越来越感到生活的有趣和丰富。在平日里,当你尝到了运动和读书等兴趣爱好给你带来的好处时,你就会逐渐爱上那个一直自律的自己。
  亚里士多德说,人是被习惯所塑造的,优异的成绩来自于良好的习惯,而非一时的冲动。
  而当你把自律行为当作一种好习惯不断坚持,不断突破,不断超越以后,你会发现,今天的自己比过去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和高度。而这样的你也势必会越来越优秀。

如何成为一个自律的人


  自律的人不一定都优秀,但优秀的人基本都是自律的。
  李嘉诚再忙也会坚持每天看书;柳传志永远不会让自己迟到。
  冯仑曾说,王石的成功来自于自律,他与其他人最大的不同,就是能管住自己。
  一起去登山,在作息上,我们很不规律,累得时候就早早睡觉,聊得高兴就八九点才睡。
  王石不一样,无论当时聊得多高兴,说几点进帐篷,到点就肯定进帐篷休息,因为他要保证足够的休息时间,不然第二天体力不够。
  爬山吃饭可不像在城里什么都能吃到,有些东西不好吃我们宁愿挨饿也不碰,但王石他不管多难吃都强迫自己往下咽,这样才有力氣继续爬上去。
  结果我们都知道,王石从四十七八岁开始爬山,用了差不多5年的时间登上了七大高峰和南极点、北极点,这项记录很多专业的登山运动员都破不了。
  自律,其实就是自我管理,想减肥,就得把自己的嘴管住,想成功,就得把自己的心管住。
  小时候,我们都学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如果你做一件事不够专注,总是三心二意,不用心,结果会好吗?
  这是小时候就一直在讲的道理,可惜很多人一直到老,都做不到。
  人,这辈子,说长也长,说短也短,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但不同的选择往往带来地是截然不同的人生。
  你可以选择毫无顾忌、随心所欲地活着,房间很乱,地板很差,随处可见的零食袋,周末睡到自然醒,上班摸鱼塘,下班大爷躺。
  这样的结局很可能是身材肥胖,事业毫无起色,人生灰暗,心中迷茫彷徨,却又懒得行动,自暴自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彻底沉沦。
  你也可以选择有规律的生活,坚持早起,锻炼,控制食欲和体重,有时间观念,工作有规划,分主次,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每月读几本书,保持家里整洁...
  这也是一种人生,很显然这样的人基本都会成为各行各业的精英阶层。
  优秀的人生可能会迟到,但从不缺席。

如何提高自律


  前面很大的篇幅都在强调自律的重要性,我倒不是说不自律的人就一定不会成功。
  但请相信,如果你真得想改变目前糟糕的处境,慵懒的习惯,你就必须要学会自律。
  有人觉得很迷茫,不知道自己干什么,就算自己想努力,还是不够坚持。比如,看书看几分钟就看不下去了,坚持锻炼不到一个星期就不想动了...
  说到底,你现在迷茫和焦虑的原因,不就是不能管住自己吗?
  现在总结几个提高自律性的方法,效果不知道到底有多大,但你至少可以试一下。
  定个目标,并且写下原因
  别拖延,好好思考一下,制定一个目标,最好分长短期。
  比如“我这个月要学会PPT,做到公司里最好的”;“我这个月要拿下10个客户”;“这个月我们团队要挣20万”;“今年我要把教师证、会计证考到手”......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来,制定一个目标,并且写下来放在醒目的位置,时刻提醒自己离目标还有多大差距。



  每天列出工作和生活清单
  你没看错,是每天都要列出工作和生活的清单,这花不了你多长时间,效果却很好。
  不管你记忆力有多好,始终不如记下来靠谱,每天将工作的内容写下来,然后按重要性、分主次完成。
  包括作息时间,什么时候需要休息,什么时候起床,特别是起床最能反映一个人的自律性有多高。
  总之一个原则,今天的事必须要今天做完做好,绝对不能往后拖延。
  关闭电子产品
  工作和学习的时候,就把手机和IPAD等电子产品关闭,如果你确实需要保持手机畅通,那么请把网络关闭。
  你会发现,很多聊天是可有可无的,很多新闻和资讯是可以放在工作和学习之后再去看的。
  其实,就这几点,你如果能够90%的完成,就已经很出色了,自律不是因为自律而自律,这应该成为你的一种习惯和态度
其他文献
使女性婚外恋的七种情况  1. 遭遇旧情人  笑比哭好,旧比新好。已婚女人突然在一个不经意的场所遭遇曾经深爱过最终却黯然分手的旧情人,那真好比革命党人遭受敌人的严刑拷打,究竟是当甫志高还是当江姐全靠个人定力了。这里的“新“指的是现实状态下的婚姻。现实唯其真实而展露出有缺憾的地方,便不满,便怀念,甚至幻想那一段有头没尾的情感历程如何完美,深入地展开――这样的心理状态无疑是艳遇之花得以盛开的最好土壤。
期刊
1. 关怀——对人感兴趣  这也许听起来太简单,但一切都是从这里开始。关怀是指你必须让他们感受到,你对他们的事情感兴趣。很多领导者都太过追求绩效,以至于他们没有把人放在优先的位置。如果你喜欢人的话,这会对你有帮助。如果你不喜欢与人接近,那么这必须是你将要跨出的第一步。去看看每一个人的价值,站在别人的立场看事情,找出喜欢他们的理由。  人们总是会向能够提升他们的人靠近,而远离贬低他们的人。 2. 学
期刊
哲学家费尔巴哈说“你的第一责任是使你自己幸福。你自己幸福,你也就能使别人幸福。”那么到底什么是幸福?  幸福没有标准,有人说,健康才是最大的幸福,孩子出息了也是幸福;有人说,全家安康团圆、和睦生活就是幸福,不愁吃不愁穿、升官发财好运连连就是幸福;有人说,幸福就是百万幸运大奖砸中脑袋、红颜知己左右相伴……  在风雨兼程的人生路上,每个人都在叩击幸福之门,都在寻找那份属于自己的幸福。老天是公平的,他给
期刊
鲁豫如同一个正能量磁体,吸附嘉宾的正能量,她懂得放低身段,把自己当成一勺配料,于轻谈漫语之间,让被访者舒服自在的敞开心扉,乐意掏出沉淀心底多年的体悟之谈。她所传递的感悟,一方面满足节目讲述故事所需要完成的功能;另一方面诚恳的表达应有的态度和主张,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她主持的《鲁豫有约》一直被称为业界良心,并被 《时代周刊》誉为“15年来中国最有价值的电视节目之一”“偶遇”  “无论是谁,我们都曾经
期刊
現在这个社会,这个时代,选择做妈妈需要勇气,舍弃很多,付出很多。但她们常被家人误解,甚至是孩子也不理解。有文章教妈妈做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妈妈?妈妈优秀孩子将来才优秀。但这些文章过于将妈妈完美化,没有十全十美的妈妈,妈妈们也不需用各种各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折磨自己。做好自己能力所及的事情,调整自己积极乐观的心态,不焦虑的妈妈才能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焦虑源于对自己的过高要求,而实际能力达不到。因此
期刊
挚爱的老婆大人:  我不干了,我真的不干了。  咽完床底下私藏的最后一袋“康师傅”后,我终于咬着牙下定决心向你辞职。  在这个打狗都还要看主人的年代,我早已没有了什么立足之地。你的欢欢睡得很好,我为它铺被叠床,将冰箱里唯一的二两肉放在它的碟子里,好让它一睡醒就可以进食。亲爱的,你不用担心,它又胖了。  老婆大人,我知道你温柔,即便是对我拳打脚踢,你表现出的依然是你的贤慧。勤奋的你时常让我汗颜,早上
期刊
每天早上五点半,我一般都会自动醒来,起床,洗漱,坐在阳台前,打开电脑,深吸一口早晨的空气,写文。  几乎这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所以我将早上这一点时间看的非常重要,不希望被打扰。  前天早上还是一样,我准备好坐下,正在写文同时,听到房间里女儿在大声叫着爸爸。我心想有老婆和女儿在一起,就没有过多理睬女儿,继续打字。  过了一会,房间门打开,女儿一脸微笑几乎是小跑着从房间里出来。刚刚从睡梦里醒来的缘
期刊
七成人不怕异地恋  为了学业和事业奔波忙碌,加上城市规模的不断擴大和住房条件紧张等原因,“同城分居”“周末夫妇”等现象成了现代大都市的一道新风景,成为新型“异地恋”。在2008年8月3日,珠三角一份涉及3613人的问卷调查及网上调查显示,曾经有过异地恋经历、或正在进行异地恋的人数高达58%。  这份调查也表明,50%的受访者可以接受异地恋,认为只要两个人真心相爱,终将克服地域的限制,另外21%的受
期刊
儿子读小学二年级那年,迷上了电脑游戏,每天丢下书包就钻进电脑房不出来,周末也是整天坐在电脑前。可想而知,他的学习成绩会是怎样一塌糊涂。老师给我打电话,说他上课老走神,被提问时,一问三不知。我口头上表态“好,好,一定好好教育”,心里却一筹莫展。成绩下降、老师批评也极大地挫伤了儿子的自尊心。每天早上,他总是以“头痛、肚子痛”为借口赖床。我一边是恨铁不成钢的愤怒,一边还得好言相劝,真是焦头烂额。  一个
期刊
前几天,一位大学的朋友跟我说,他愿意为了他的女朋友而默守四年。他在陕西理工大学就读,而他的女朋友却在济南大学。四年,为她盖最高的楼。这是他对他女朋友的承诺。  以此同时,一位素未谋面的读者在看到我的文章后,给我发了一句:“其实你想的和我想的一样,我们都希望可以跟喜欢的人在同一个地方,在同一座城市,同一所学校,看着同一片天,呼吸同一片空气,经历同样的生活。”他说这句话的时候,可以感觉到他更多的是担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