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腔引流管及恒力负压吸引在高位肠瘘的护理体会

来源 :广东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l_05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双腔引流管及恒力负压吸引在高位肠瘘的应用及护理。方法 总结 10例高位肠瘘早期使用双腔引流管予以恒力负压吸引 ,并持续以生理盐水冲洗 ;瘘口采用暴露法 ,以及加强肠内营养支持。结果 吸引压力容易调整并恒定 ;使用双腔引流管引流无出现堵管现象 ;瘘口周围皮肤暴露法便于观察瘘口有无漏出消化液至体表 ,及局部皮肤被消化液刺激情况 ;无出现长期禁食的并发症 ;引流液回输 ,恢复消化液的胃 -肠循环及胆盐的肝 -肠循环 ;重新利用消化酶。结论 对双腔引流管及恒力负压吸引在高位肠瘘的应用临床效果满意。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后心率变异性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美国Compas XM Holter分析系统检测22例窒息新生儿和21例正常新生儿的心率变异性。和窒息后早期及恢复期24h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NN)、每
目的 比较氟马西尼(安易醒)与多沙普仑用于普鲁卡因静脉复合麻醉术后催醒的疗效。方法 选择40例ASAⅠ~Ⅱ级胸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氟马西尼催醒组(F组)和多沙普仑催醒组(D组)。分别观察催醒
目的 观察丹参对低温心脏保存的保护作用 ,探讨丹参与供心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方法 选用Wistar大鼠 2 4只 ,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8只 ;Ⅰ组为对照组 ,Ⅱ组为丹参组 ,Ⅲ组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48例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 48例患者经过积极的抢救治疗。44例痊愈,治愈率达92%,死亡4例,病死率8%,24例出现
目的 探讨乳腺癌nm23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52例不同进展期乳腺癌手术标本中nm23的表达。结果 nm23高表达的乳腺癌区域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明显低于nm23低
目的 探讨尿激酶(UK)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期间血清一氧化氮(NO)的动态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30例AMI患者行溶栓治疗(UK100 ̄150万u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滴),在溶栓前和溶栓后第2、4、6天分别取静脉血检测血
从含油土壤中,筛选出能以0#柴油为惟一碳源的2株柴油降解菌,经鉴定分别为假单胞菌(Pseudomonous sp.)和芽孢杆菌(Bacillus sp.).通过其降解能力的测试,假单胞杆菌属细菌A8的
目的 探讨微波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 临床确诊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88例,实验组45例使用国产GZY-Ⅰ型功能治疗仪子宫腔内微波照射,对照组43例口服安宫黄体酮止血和(或)安宫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