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34造血细胞形态学特征与研究技术

来源 :白血病淋巴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llh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D+34造血细胞可根据其细胞表面的特异性抗原,利用免疫磁珠法或流式细胞仪获得.光学及电子显徽镜观测CD+34造血细胞分辨率低或对细胞损伤大,至今还未能全部认识CD+34细胞的形态特征.扫描探针显微镜包括扫描隧道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等,可弥补光学和电子显微镜观测存在的不足,近年已用于CD+34造血细胞的形态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在恶性淋巴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别测定56例恶性淋巴瘤患者及56例肝癌患者、56例健康人血清TSGF含量。结果:淋巴瘤组和肝癌组TSGF
目的:探讨血小板功能在急性白血病治疗前和缓解后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对6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前和缓解后进行了血小板功能的测定,同时52名正常献血者作为对照。血小板黏
彭万年教授擅长在六经辨证指导下灵活运用经方诊治糖尿病及疑难杂病.临证用药重视固扶脾肾之本,认为血瘀之变贯穿糖尿病始终.如糖尿病“三消”症状典型者,常以白虎加人参汤加
艾滋病患者可继发相关性肿瘤。这类肿瘤分为特定性肿瘤(如卡波西肉瘤、淋巴瘤)和非特定性肿瘤(如肺癌等)。本文重点讲述了卡波西肉瘤和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进展。 AIDS p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在中、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浆细胞恶性增生性血液肿瘤,且受各种条件的影响目前我国对该病的诊疗尚不规范。主要对目前国外近年来根据循
在中风病的研究史上,自元代王履首次从病因学角度提出类中风以来,后世医家由于临床需要,不断从不同角度赋予过类中风不同的概念.都对当时中风病的进一步深入研究起到了积极的
旧题汉.华佗撰,成书年代不详.全书分为医论和方药两大部分,其中方药部分漏洞百出,显系伪托.但其医论部分亦问题较为复杂,其中真伪杂糅,给考证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笔者认为,
一个国际工作组对1990年首次发表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诊断和疗效标准进行了修订,同时,为了更好地阐释数据和提高临床试验间的可比性,还对治疗结局和报告标准作出了界定.发表以来,使人们对临床相关的急性白血病的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了解加深了很多,理应将这些融入疗效标准.与1990年建议不同之处是包括了一种白血病无病状况及涵盖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缓解、缓解期在内的完全缓解新标准.保存活的原始细胞对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通过与其特异受体VEGFR-1、VEGFR-2、VEGFR-3等结合,在肿瘤细胞和内皮细胞始动一系列级联反应,从而发挥多样的生物学效应,对于恶性血液肿瘤细胞的生长、增生、转移、生存、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阻断其信号传导为治疗某些恶性血液肿瘤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总结了近年来霍奇金淋巴瘤在免疫表型、基因型、遗传学方面及与EB病毒的关系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加深对霍奇金淋巴瘤H/RS细胞的进一步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