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多杀菌素是一种由刺糖多孢菌产生且具有优秀抗虫活性的生物农药.目前多杀菌素产量普遍较低,而提高其产量的关键之一是选育高产菌株.尽管刺糖多孢菌全基因组序列已完成解析,但由于多杀菌素生物合成途径的复杂性及对其调控机制认识的匮乏性,构建高产基因工程菌株依然存在很大困难.利用诱变技术选育多杀菌素高产菌株,是一种有效便捷的方法.除了传统的物理化学诱变外,新型诱变育种技术如核糖体工程、等离子体技术、基因组重排、航天诱变育种等在高产菌株选育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相关研究,阐述了高通量筛选技术,并对其未来的研
【机 构】
:
苏州科技大学化学生物与材料工程学院,苏州21500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杀菌素是一种由刺糖多孢菌产生且具有优秀抗虫活性的生物农药.目前多杀菌素产量普遍较低,而提高其产量的关键之一是选育高产菌株.尽管刺糖多孢菌全基因组序列已完成解析,但由于多杀菌素生物合成途径的复杂性及对其调控机制认识的匮乏性,构建高产基因工程菌株依然存在很大困难.利用诱变技术选育多杀菌素高产菌株,是一种有效便捷的方法.除了传统的物理化学诱变外,新型诱变育种技术如核糖体工程、等离子体技术、基因组重排、航天诱变育种等在高产菌株选育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相关研究,阐述了高通量筛选技术,并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其他文献
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目前导致青壮年意外死亡的重要原因.TBI病人,如果不及时干预,可能会出现某些并发症,例如创伤后癫痫、脑积水、深静脉血栓形成和慢性创伤性脑病,甚至导致病人死亡[1].良好的护理管理是促进TBI病人康复,改善病人预后的重要措施.了解TBI病人从受伤、入院治疗到出院、康复的护理过程,对于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改善病人预后非常重要[2].本文就成人重型TBI的护理管理进行综述.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治疗时机的选择对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开颅手术治疗的9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资料.发病≤7 h手术32例(超早期组),发病7~24 h手术43例(早期组),发病≥24 h手术19例(延期组).结果 超早期组再出血率(28.13%,9/32)明显高于早期组(6.98%,3/43;P<0.05)和延期组(5.26%,1/19;P<0.05),而早期组和延期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延期组术后4、6周NIHSS评分均明显高于超早期组
目的 总结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显微手术治疗的16例SDAVF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随访3~26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SDAVF首诊误诊率较高,早期诊断并早期治疗对神经功能损伤的恢复具有积极意义,显微手术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式.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MSCT对卵巢癌术前临床分期中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17年4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99例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99例患者均为女性,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MSCT检查.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卵巢癌诊断正确率为82.82%,低于MSCT(92.92%,P<0.05);以术后病理检查为基准,99例患者中,Ⅰ期5例,Ⅱ期32例,Ⅲ期58例,Ⅳ其4例,彩色多普勒检查诊断符合率与术后病理检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MSCT均为卵巢癌诊
目的 本论文主要进行了蒽环类抗肿瘤药物盐酸伊达比星绿色制备工艺的研究.方法 与结果 首先起始原料柔红霉素与三氟乙酸乙酯反应得到中间体1,采用金属镍催化剂/有机膦配体/硅烷还原剂一步脱除蒽环类化合物4-位甲氧基,在碱性条件下脱保护基成盐得到盐酸伊达比星.结论 该工艺大大缩短反应步骤及降低合成成本,避免传统半合成工艺带来的有毒有害试剂使用,适合工业化放大,绿色环保.制备总收率为57.0%,纯度为99.5%.
1 病例资料rn32岁男性,因头晕、头痛1个月余伴加重7 d于2018年1月4日入院.入院体格检查:神志清楚;双侧瞳孔等圆、等大,直径约3.0 mm,对光反思灵敏;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征阴性.颅脑MRI平扫示右侧额叶混杂长T1、稍长T2团片状类圆形占位病灶(图1A),T2 FLAIR为低信号,病灶周边可见环绕稍长T1、稍长T2水肿征象,额部大脑镰明显左侧偏移(图1B);增强后病灶内强化欠均匀,靠近大脑镰部分轻度强化(图1C).术前考虑星形细胞瘤可能性大.1月10日在全麻下行右侧额叶病灶切除术,术后病
1 病例资料rn72岁男性,因发现右枕顶部肿块渐进性增大1年入院.既往无特殊疾病史.体格检查见右侧枕顶部皮下肿物,无破溃及分泌物,大小约1.5 cmx2.0 cm,突出部位皮色稍淡,毛发稀疏,触之偏软,边界清晰,活动度良好,无触痛及搏动感,附近淋巴结无肿大.病人拒绝颅脑CT、MRI检查.术前考虑右侧枕顶部头皮肿物.局麻下直切口视野内完整全切肿物并电凝残腔,肉眼见囊实性肿物、包膜完整,切面灰白、灰红相间(图1A).光镜下见多少不等的鳞状上皮小团,伴灶状坏死、核分裂象(图1B),术后病理诊断为增生性外毛根鞘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