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阅读能力滞后的因素及提高对策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p76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影响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因素
  
  1.落后的教学观念和陈旧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仍囿于旧的语言观念,过多地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肢解了文章的整体内容,忽略了阅读文章所表达的信息,忽视了阅读技巧和阅读能力的培养,束缚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虽然有不少的教师也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扫读、跳读抓话题,抓主旨大意和文内重要信息,但对文章的宏观结构缺乏研究,更忽视词汇、句型、语法和关联词语在形成阅读理解能力中的重要作用,盲目“加载”、“提速”,由于“基”(础)、“能”(力)脱节,结果欲速则不达,反而挫伤了学生的阅读自信心。
  2.学生英语基础差、底子薄
  学生在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中,对所学的单词、短语和语法的掌握不够牢固,存在对单词的词性、拼写和意义记不准,记不牢,对部分语法理解不够准确,相互混淆,不能灵活运用的现象。
  3.学生不良的阅读习惯
  在英语阅读过程中,有些学生经常习惯地用手指、笔、尺子等指着单词进行阅读,还有一些学生喜欢“声读”,“声读”不仅影响了阅读速度,更不利于学生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信息;还有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力求甚解,每遇到陌生的单词,便不厌其烦,频频地查词典,弄得文章内容支离破碎,极大地影响了阅读效果。
  4.贫乏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
  现在的学生普遍缺乏对英语文化、社会历史、风俗习惯的了解,对“Thanksgiving,AprilFools’Day”不知所云者不在少数。这些本来不属于语言方面的难题,由于历史文化等知识的缺乏,也成了影响阅读能力的特殊因素。
  
  二、解决影响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对策
  
  1.转变教师观念,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教师必须不断吸纳新知识,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学习新的教育理论,转变观念,转换角色,把自己变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把学生作为学习探究和解决问题的主体,选择采用适合不同学生及其不同内容的适当指导方式;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合理地选择教学方法;在重视语言学习的同时,还要重视通过语言形式所传递出的信息内容。
  2.要求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英语知识
  (1)突破词汇关
  英语词汇非常丰富,单词量大,还有大量的短语和专业术语。要让学生掌握过多的词汇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切实际的。但是英语中最常用的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及一些常用的短语必须熟练掌握;此外还要掌握一些构词法,如词缀法、转类法、合成法、逆成法及缩略法等。学生在词汇学习中,不仅要注意词汇的表面含义,而且还要注意到词汇背后所蕴含的社会历史、文学艺术等语言文化知识。因为词义反映了一定的客观世界和社会实践,它们还随社会文化、民族习惯、语言环境、社会发展等因素而变化。
  (2)突破语法关
  学生应熟练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如:句子的基本结构、词类的活用、动词的形式、时态和语态等,还要注意语法中具体内容的各种变化等。
  (3)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帮助学生克服不良的习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首要任务。阅读一篇文章,首先应从头到尾看完,先从整体上把握文章,而不应不时地停下来去查阅各种资料,把一篇文章肢解得七零八落;其次要求学生持之以恒,教育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要一曝十寒,要有恒心、有耐心,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再次要要求学生掌握领读、查读、划读、摘读、询读、注读、比读和议读等多种习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阅读教学的具体要求,有的放矢,逐步对学生培养训练,“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才能最终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4)扩大学生英语阅读范围
  丰富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无疑是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为此,教师在课外教学中,应选择各式各样的题材、体裁作为阅读材料,如名人轶事、历史传说、民间故事、寓言、幽默小品、新闻报道、史地常识、科普文章等,扩大学生英语阅读范围,增加阅读量。通过广泛地阅读,不仅有利于学生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开阔视野,开拓思路;还有利于学生了解英美民族的文化背景、生活方式、思维习惯及英语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英语运用能力。
  因此,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需要教师切实转变观念和更新教学方法,巩固学生的英语基础,不断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责编 雷 艳)
其他文献
【摘 要】 针对中职语文教材存在的几个问题,文章主要从降低知识难度、增强时代感、调整课程结构及个性方面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新见解。  【关键词】 中职语文 教材改革设想     一、 中职语文教材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多中等职业中学所用语文教材与普通高中所用教材一致,均为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笔者认为该教材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内容深奥。中职生语文基础相当薄弱。就现代文而言,许多
《基础会计》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作为专业主干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初中级会计人才所必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将来进一步学习专业会计奠定基础。    一、会计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初学者感到非常吃劲,教者也往往比较迷茫,笔者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概括,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方面  由于专业理论性较强,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现有认知
课堂讨论最大的优势就是在教学中实现学生作为主体的共同参与,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出结果,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充分调动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讨论给课堂注入活力。但是,调查发现,有的教师“千呼万唤”,学生就是不动。我们在实施新课程教学过程中确实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  第一,合作学习在课堂讨论中流于形式或作用不大。如合作操之过急、合作次数过多、合作时间不充裕,学生合作技能偏弱、讨论的问题价值不高等弊端严
遗传系谱图的属性共有6种,即常染色体隐性、常染色体显性、X染色体显性、X染色体隐性、Y染色体遗传和细胞质遗传.正确分析判断遗传系谱图的遗传属性是准确解遗传系谱图试题的关键.如何准确分析判断遗传系谱图的属性?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和体会,将其系统地归纳如下.一、判断步骤第一步,判断属于细胞质遗传,还是细胞核遗传.具体判断之前,要认真仔细地审题读图,弄清题意和图示含义,然后,结合细胞质遗传的特点—母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