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协同表面配体的水溶性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用于活体淋巴结显像

来源 :无机化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tain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水热法,以油酸和两亲性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协同表面配体,一步水热合成水溶性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NaYF4:20%Yb1%Tm)。稀土纳米粒径尺寸平均为16am,在水溶液中稳定单分散,具有较强上转换发光。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可用于上转换发光细胞成像。并进一步用于活体淋巴结显像,表现出高的信噪比。
其他文献
学术界有一个存在偏差的“共识”,恰如上文所说:福利主张会损害经济发展,重蹈欧洲甚至拉美覆辙。其偏差之处在于,剩余劳动力问题尚未解决、资本依然相对稀缺的前提下,当前中国的问题远达不到那样的程度。   中国面临的真正问题是,如果劳动力更多地体现为剩余,那么更容易发生的情况是资本对劳动力权益的侵犯,例如大量农民工讨薪,有毒原材料对制造业工人的慢性伤害等。中国社会福利制度实际上是一种确保劳动力获得合理回报
不确定的体制、资金和技术,能否把中国重金属污染最为严重的河流——湘江从确定的阴影下拯救出来?    《财经》记者 欧阳洪亮 张瑞丹    刘冰清小小的坟头,被湮没在一丛芳草间,只有雨后打湿的纸幡低垂着。在远处,雨雾笼罩中,北去的湘江依稀可见。    在被查出严重镉中毒并断续治疗两年多后,2008年12月,年仅七岁的刘冰清最终离开人世,留给父母厚厚的病历和8万余元医疗费“账单”。    在湖南省株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