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校图书馆学科博客构建现状及策略研究

来源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2007q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科博客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产物,它启程于博客,并发展成为导航专业学科情报的图书馆服务新模式。本文介绍了学科博客的相关知识,分析学科博客应用于我省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的可行性、优越性以及服务模式,通过研究分析学科博客在我省高校图书馆的应用现状,提出并解决了学科博客建设应注意的问题,对于我省高校图书馆学科博客建设具有一定的建设意义。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学科博客 服务模式
  1 学科博客
  所谓学科博客专指校图书馆学科博客,是各高校按照学科专业分为不同的学科群,其基本单位是专业的学科,其功能是为相关专业的师生提供信息服务,学科馆员作为主体,借助这一平台提供深层次的学科知识信息服务。按照图书馆的学科馆员制度,某个学科的信息资源由具体学科馆员负责组织,跟踪学科的前沿课题、报道学科最新动态,突破馆藏资源的限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并发布在学科博客上,满足师生在科研过程中的信息需求。
  作为博客与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相结合的学科博客,是对博客技术进行创新,在图书馆应用中的成果。[1]所以,学科博客具有博客的特征和优点,但是又区别于普通博客。在对网络资源和电子资源进行深度搜索整理和知识挖掘之后,结合馆藏学科资源进而提炼出来的高校图书馆学科博客,学科博客是该学科内各专家学者以及学科馆员智慧的结晶[2]。因而学科博客具有普通博客不具备的知识性、可靠性和规范性等特征。
  2 学科博客的功能
  为了进一步深化学科知识的服务,适应网络环境下的读者新需求,学科博客是高校图书馆一种创新性服务,其功能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
  2.1 组织和管理学科知识。通过互联网学科馆员深度搜索学科信息资源,结合图书馆馆藏资源对学科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和优化,借助学科博客平台发表,进而为广大读者提供全方位的专业知识服务。
  2.2 过滤学科信息。学科博客能够对现有的资源进行分类整理,但是,在专业信息资源方面依然需要图书馆员提供深层次的更为准确的导航服务,通过一系列的筛选、加工、整理和过滤,将处理后的学科信息以学科博客的方式发布出去,进而形成具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信息资源数据库。另外,学科博客针对性比较强,主要关注特定的学科,博客的撰写者均是该领域或专业的专家,都是对该领域有着深入的研究分析,学科博客内收录的信息都是该领域最前沿的信息。因此,通过学科博客发布的信息都是经过过滤处理的信息。
  2.3 学术交流。图书馆充分挖掘学科博客的功能,有效使用学科博客的互动性和时效性,让广大读者在第一时间了解该学科的信息和发展态势,激发读者参与的激情[3]。借助学科博客平台用户通过留言和评论等方式,将利用图书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研究心得以及产生的思考等反馈给学科馆员,通过学科博客平台其他用户也能看到这些评论和留言,并且可以各抒己见,实现彼此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学科博客的交流平台,读者和图书馆之间的交流大大提高了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转变了图书馆的职能,实现了图书馆由“资源主导型”向“服务主导型”的转变。
  3 河南高校图书馆利用学科博客开展知识服务的现状
  博客作为一种全新的交互式交流平台,图书馆真正利用学科博客提供图书情报服务,在河南省还处在起步探索阶段。目前本省高校图书馆仅郑州大学、河南大学、中原工学院和许昌学院建立了学科博客。因此,在我省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领域关于学科博客的应用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需要构建统一的标准和服务模式,各个学校的学科博客发展水平也良莠不齐。
  3.1 发展水平低。 我省高校图书馆的学科博客应用处于起步阶段,而提供学科博客服务的图书馆数量有限。高校图书馆的学科博客应用我国还处于初级的探索阶段,观念、技术都有待完善,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服务模式进行指导。
  3.2 服务层次低。知识性和对知识的组织性是学科博客的最大特点,学科专家在学科博客平台上能够充分分享个人研究成果,发表个人的观点和意见,可以凝聚群体的智慧,碰撞出创新的火花,通过充分发掘和优化学科信息资源,学科馆员以学科博客的方式将学科信息发布该用户或读者,为他们提供专业的学科服务。
  3.3 缺乏互动性。 大家借助学科博客的平台共同讨论或发表个人意见,激发读者对某一问题的深入思考或者是重点的研究分析,丰富学科博客的内容体系,赋予学科博客更加顽强的生命力,确保学科博客的持久性。但是,从各个实行学科博客的图书馆提供服务信息的实际效果看,大家参与讨论的程度不够高,缺乏互动性。
  4 河南高校图书馆开展学科博客服务的优势
  通过上述分析,在技术实力、资源保障、信息资源开发等方面高校图书馆完全能提供服务,通过开展学科博客,高校图书馆能够提高文献的利用率,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进而发挥图书馆学科博客的优势,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4.1 硬件优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变得日趋成熟,计算机使用成本不断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图书馆的网络化管理水平。将图书馆资源与网络资源进行整合,完成信息的开放性和网络化。网络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图书馆的学科博客建设构筑了软件环境和硬件保障。近年来,高校图书馆在网络上都建立了自己的Web站点、建立了自己的数字图书馆。[4]学科博客与网络在服务模式方面存在很大的相似性,因此网络是构建学科博客的基础和前提。
  4.2 技术优势。一方面,学科博客对技术要求不高,即使图书馆在不具备专业技术人员的前提下,借助博客托管服务站点,申请建立起自己的学科博客平台,借助网络服务商提供的方式,选择博客的架构及相应的模板,不存在技术的影响和制约。
  另一方面图书馆可以自行建立Web站点,由于图书馆专门属于自己的技术人员,借鉴建立Web站点经验,复制到建立学科博客站点过程中来。学科博客对技术的要求本身就不高,在建立站点的过程中,只要预留学科博客服务器空间、选择软件系统就能建立起图书馆的学科博客平台。   4.3 信息资源优势。图书馆具有一定的数字资源,学科种类齐全,在专业性、系统性、完备性和实用性方面独具优势。随着时间的延续,图书馆积累了丰富的文献资源,进而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资源。
  图书馆拥有丰富印刷型、电子型、数字化型的信息资源,这些资源之间实现了优势互补,共同发展。[5]当前,高校图书馆都有一次文献(如图书、期刊、报纸、标准、专利产品等)和二次文献(文摘、题录和书目数据库)。另外,图书馆还订购了许多诸如图书、期刊等电子读物,这些电子读物可以同文摘的形式,为读者提供全文或者引文等方面的服务。图书馆凭借自身的信息资源借助学科博客为广大读者提供信息服务,为进行学科博客服务奠定物质基础。
  在学科博客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学科馆员需要深入一线,与广大读者进行沟通和交流,第一时间掌握学科的前沿信息,跟踪学科的研究与进展,以及学术活动开展情况,掌握师生对文献信息的需求情况。学科馆员根据需求信息整合图书馆现有的馆藏资源对信息进行优化处理,然后发布到学科博客上,从而为广大读者提供全面的、最优质的信息服务。
  4.4 学科专业人才优势。学科馆员制度自1998年由清华大学图书馆推出以来,学科馆员制度在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也相继开展,时至今日,我国上百所高校图书馆都实施了学科馆员制度。
  具备情报学、图书馆学、信息学等学科的专业知识是学科馆员的基本要求,并对该学科的专业知识进行深入的研究。[6]因此图书馆在知识的组织与揭示方面独具优势。学科馆员通过查找馆藏资源,对本馆的馆藏资源进行熟悉,进而及时准确地解答师生的相应问题。同时,学科馆员要具备较强的捕获网络信息的能力。在组织和管理学科知识方面,学科馆员专业技能是难以替代的,具有很强的刚性,特别是有效组织网络信息方面,可以说图书馆员具有唯一性,图书馆员的职业操守和工作精神是创建学科博客的重要保障。
  学科博客作为一个专业知识沟通交流的平台,其取胜的关键还是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作为学科博客的撰写者来说,其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以及自身的专业素养都影响着学科博客的水平。为了管理好学科博客平台,博客作者需要具备一定的图书情报学知识和渊博的学科专业知识,进而撰写出高水准的文章。
  总之,在网络环境、技术保障、学科信息资源以及学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高校图书馆都能提供支持,甚至可以说独具优势。因此,高校图书馆在软硬件条件都具备的条件下,提供学科博客服务是完全可能的。
  5 构建高校图书馆学科博客站点需要注意的问题
  我省各个高校图书馆之间在规模方面存在一定差距,为了建立学科博客站点,对现有的资源和环境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制定出完善的建站计划,明确图书馆的任务目标以及论证馆员工作。各高校在建立学科博客站点时,遇到的问题千奇百怪,各有不同,但从总体上存在普遍性问题:
  5.1 定位学科博客的功能。在建立学科博客站点之前首先要明确学科博客的目的和功能,是作为发布书目信息的平台,或是提供一个信息的交流平台,是建立一个对校内开放服务的平台还是全开放的信息交流平台等。
  5.2 学科博客的服务模式。通过何种渠道向读者提供服务,学科博客是采用读者访问和浏览方式,还是主动推送服务模式。为了确保用户方便、迅速地实现订阅,学科博客需要考虑提供服务的方式,是否设置新闻公告栏目,用于处理意外情况的信息等;是否需要回溯引用的功能,是否允许转载、复制和链接等。
  5.3 设计界面。设计学科博客的交互界面要突出界面的个性化,便于吸引读者,并且追求简洁、醒目、美观等特点。设计风格要与图书馆网站保持一致,便于读者使用,将学科博客与图书馆网站进行整合,充分发挥学科博客功能。
  5.4 应用新技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学科馆员要关注博客的发展趋势及技术要求等,对于使用频率较高的网络资源,将其收录到学科博客中,健全学科博客的功能,为读者提供全方位服务。
  参考文献:
  [1]Clyde,Laurel A."Weblogs and Blogging—Part 2".Free Pint. http://freepint.com/ issues/160502.htm?issue=112,2012-8-10.
  [2]Clyde,Laurel."Weblogs and Blogging—Part l".Free Pint No.111[EB/OL].http://www.freepint.com/issues/020502.htm?issue=lll,2012-8-10.
  [3]刘炜,葛秋妍.从Web2.0到图书馆2.O:服务因用户而变[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6,(9):9-11.
  [4]陆伟,魏泉,寇广增.基于blog的网络信息组织[J].情报科学,2005(2):260.
  [5]黄郴.网络信息资源的无限共享模式[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1(5):11-15.
  [6]http://tech.tom.com/1126/1898/20031126—68714.html,2012-8-10.
  作者简介:
  谢瑞娟(1979-),女,河南许昌人,许昌学院图书馆,助理馆员,研究方向为图书馆情报学。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RU486)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有引产指征及无米索前列醇使用禁忌证的单胎中期行娠妇妇女107例,随机分成药流组(52例)和利凡
摘要: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党风廉政建设制度中的一项具有  全局性、基础性、根本性的党内法规制度。经过多年的运行,这项制度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纵观全局,在一些单位和部门,在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中仍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仍然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开展情况,谈点粗浅的看法和认识。  关键词:党风廉政建设 责任意识  1 必须在思想上提高对落实“
用络合萃取比色法测定感冒通片中补尔敏的含量,从而消除了制剂中其它成分的干扰,标准曲线的浓度范围在5-200g/ml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72%,RSD为0.89%(n=5)。
摘要:对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而言,人才、技术以及管理是其中的三个基本要素,只有这三个因素实现协调发展,企业才能够全面的实现信息化。使用SOA构建系统属于一种新的应用技术,这种技术在我国尚处于起步的阶段,在这一方面的实际应用和研究还相对较少,此外,由于我国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还存在着资金投入不足、信息化发展不足、服务层次低、指数支持能力弱、建设成本高、统一规划不足、法律法规不完善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利
成本控制工作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文章先后阐述了成本控制的原则、成本控制的工作流程以及关键步骤,旨在明晰成本控制对施工建设的重要意义,提醒参建单位时刻注意加强成本控制
云南富宁港动工开建,一期工程将建设一个500吨级客运码头和一个1,000吨级多功能码头,总投资1.8亿元,设计施工期为18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