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秋天里歌唱

来源 :星期九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b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出生那一天,我们要走上这条永远不归的路。我们不停的奔跑在每个黑夜白天,每一个夜晚和清晨,在穿行各种梦想和不变得四季里奔跑”。
  ——(许巍《永恒》)
  
  青春、热情、梦想、孤独、忧伤、彷徨、流浪……这一切地一切将要逝去的时候,有人选择蜕变,有人选择了结。青春总是以残酷的面貌呈现出来,却最终要复归平淡。许巍在建立了一座叫做青春的永恒丰碑后,最终选择了归于平淡的生活。曾经激情的人们过起了的平凡日子,他的那些壮志未酬的理想渐渐退场,却找到了温暖的表达方式,且充满感念。
  现在刚组乐队的孩子们演奏许巍的《我的秋天》还会兴奋得相视而笑,所以庆幸我们直到现在还看见在这个世界里有关于永恒青春的话题,还会高呼“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编者
  
  《我的秋天》
  文/爱的水妖
  
  “我是那么忧郁的从早晨醒来然后在夜晚睡去从夜晚醒来在早晨睡去,我是那么忧郁的过着日子一天一天一年一年春夏秋冬阳光灿烂风雨阴霾,我是那么忧郁的推开家门走进人群穿过街道天桥地下通道,我是那么忧郁的注视着这座城市的浮华欲望喧嚣烦躁,我是那么忧郁的看着人群中白发苍苍的老女人身体佝偻的老男人油光满面的中年男人富态臃肿的中年女人,我是那么忧郁的看着公交车上负载的渺小自卑冷默疲惫,我是那么忧郁的看着地铁歌手的破旧的木吉他以及他菜色的脸的迷茫的眼神清瘦的面庞听着他一遍又一遍的唱着《我的秋天》”。最开始听许巍,听那动听旋律下追逐未来的艰辛和无奈的青春。理想还在同现实生活不停地碰撞,青春还是依然迷惘,依然为理想痴迷,依然为明天担忧,依然一边无所事事一边惶惶不安,依然依然……
  高中的自习课上,塞着耳机偷偷地听许巍。他唱《今夜》,《我思念的城市》。他说“让我为你歌唱到天明吧,让我拥抱着你轻轻旋转。”他说“你的忧伤像我的绝望那样漫长。”两次突然间就传来的感动,压抑的心顿时被温暖充满。
  从那时起,开始关注许巍,一直听他唱。
  
  盗版青春
  文/王老板
  
  我曾经热爱过许巍,很朴实的热爱。在我心里,只有老狼和许巍才有资格去代言青春,其余的都只能代言青春痘。和老狼那种白衣飘飘的80年代情怀相比,我更喜欢曾经的许巍,《在别处》的许巍。那时候的许巍窝在北京的一处破房子里,穷的丁当响,整日的磕琴,也不跟人打交道,除了做音乐,陪伴他的就只有寂寞。
  那时候他很想回西安,回去做点小本生意。在《我思念的城市》里,他这样唱到:“你的忧伤像我的绝望,那样漫长。”我相信那时候他是真的绝望了。但是往往人在这个时候能够做出伟大的作品,那张《在别处》的唱片曾经感动了多少在深夜失意的人阿?包括我。
  后来许巍变得开朗了,他做出了《那一年》。在沉寂了几年后,《时光漫步》发行。从这张唱片开始,许巍变得越来越干净,越来越接近白领和中产阶级的审美趣味,那些城市里衣冠整洁的公务员和外企丽人们,开始接受了这种像《读者》一样温暖人心的音乐。许巍火了,他终于从久酿的胭脂变成了大众的口红,每个人都想抹一点在自己褪色的嘴唇上。
  而更加干净整齐的《每一刻都是崭新的》则俘虏了更多不再忧愁和苦闷,不再睡地下室硬板床的青年。这些已经成为了这个社会成功阶层的人们,他们抱着如花似玉的老婆,开着按揭买来的轿车,在通向更美好前程的康庄大道上,听着《每一刻都是崭新的》,像所有风干的灵魂一样感到喜乐安详。
  我无权责备许巍的转变。他需要生活,而且他本该比更多傻叉摇滚歌手生活得更好。他需要市场,需要迎合大多数人的情趣品位,这些我们都无可厚非。他起码比绝大多数歌手更加诚实和坦荡。
  13号的演唱会我本来想去看看,但是我不想被包装出来的所谓绝版青春恶心,就没有去。当年花了我100块钱的绝版乔丹都可以一版再版,更何况永不散场的青春呢。
  在那场演唱会上,那些青春不再的中年人各怀鬼胎,心事重重,眼泪被挤回了眼眶。而那些青春期的花季女孩们却痛哭失声,也不知道究竟为了什么。
  许巍:在别处……
  我是一只青色的鸟,在你看不见的地方歌唱。
  我心中的姑娘就是你呀。村庄已经太遥远,城市太冷落。
  我是一个穷人,我只有歌唱的权利,如果你把这也夺去,我就会死去.
  
  一起迷恋许巍
  文/私奔锦
  
  秋天是说来就来的,没有预兆便降临了。很像是少女脸上的皱纹,即使开始察觉也是徒劳。就说说他吧,一个曾经与生活无法和解的孤独的舞者,许巍。
  我第一次真正认识许巍是在1999年,我生活在军营,过的稀里糊涂。记得一次我躺在部队农场的一大片麦田里,天空蓝的像布纱,一半是透明的。收音机就那么飘出了那首[我的秋天],久久。。。。。。
  当心被什么东西击中的时候,周围的一切竟都会有感情,活生生的。
  我感到一种暖暖的生命在身体里流动,在血液里消融。
  风吹动着金黄的麦田,我安然地睡着了。
  这是实在的,生色的,香喷喷的悸动。
  对许巍的感觉,就像对音乐的感觉一样,是一种热爱和欣赏,因为他是一个热爱音乐的人,他的音乐能获得我们的共鸣,他的音乐融入了打动我们的东西,他是一个用生命歌唱的人!正如他自己所说:“真正的震撼是要击中心灵,能打动你的就是好音乐。很多感觉我永远没法用语言表达,好在音乐是超越语言的。我只能说我一直在时间中穿行,不停地往前走,不会回头。”
  许巍的前两张《在别处》和《那一年》所写所歌的几乎是自己当年生存状态的翻版,孤独或忧伤,疯狂或叛逆。而接下来的《时光·漫步》在期盼中终于给了我一个不小的惊喜,这张专辑里的许巍阳光、明亮、大气。如果说听前两张专辑是因为那些音乐贴近自己的生活和感受,那么在这样的时期听到这样的专辑,让我更容易也更愿意接受许巍的变化,读懂许巍的心情。因为许巍对音乐的执著、对生活的渴望、对幸福的向往,从来都没有改变过。
  新专辑《每一刻都是崭新的》足足让喜欢许巍的朋友等了三年,很明显能从专辑里听出许巍的成熟和意境的提升。对于一些人来说,\"许巍\"二字曾是忧伤的代名词。用旋律祭奠过去,用淡定表白未来,歌声在他的肺腑唇齿间游走,就凝结成了对人生的敬畏,对爱情的向往,对音乐的感恩,对生命的思考。
  许巍带着自己的音乐梦想由西安到北京已经有整整十个年头了。这十年它见证了中国摇滚的兴衰去成败。
  青春是一场永不回头的黑白电影,可是,许巍还是许巍,只是上路的时候更轻松。我觉得他首先是个特立独行的诗人,然后才是桀骜的歌者;因为,他的音乐不是用来震动昼的喧嚣与浮夸,而是用来震撼静夜中真实的心灵的。
  在他歌声里,有我们的迷惘,在歌声里,有我们的软弱,在歌声里,有我们失落的一切。不仅仅是青春。
  那一年的路面特别的僵硬,风很有劲儿。我和一个女孩一起开始迷恋许巍,开始在深夜的电话里聊一个离我们都很遥远的人,开始过着喝白开水也很有味道的日子。那时候,人很单纯,事儿也特纯,欲望则更纯。那是因为我们年轻,也因为年轻我们有了那么多的疯狂和决绝,所以才有了这样那样莫名的追逐与感伤。
  一切紧紧的,傻傻的。
  后来,爱情在一个电话里死去了,我开始了我的心如止水。
  许巍唱:青春的岁月,我们身不由己。
  那天夜里我在校园看见一颗流星划过,我忘了许愿。
  喜欢许巍,是为了忘记,也是为了怀念,那些水一样的日子,那些逝去的记忆。我相信许巍的音乐给了他自己和我们一种力量,一种从容深沉的力量,正是这种力量感动着每个走在路上的还拥有青春的人们。
  许巍:时光,漫步……
  下车了,站台的灯光照在我的面上。昨天还未走远,而我已无法言语。
  我的爱情太寂寞,除了思念还有什么?
  我有一把吉他,只有它不能给你。
  
  私奔锦,原名:马锦现居沈阳
  八十后诗人,青年乐评人,自由撰稿人
其他文献
《18岁给我一个姑娘》  【作者】 冯唐  【出 版 社】重庆出版社  《万物生长》  【作者】 冯唐   【出 版 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冯唐是真的火了,他是应该受到这个待遇的。在一年半前,冯唐在出现闹哄哄的天涯论坛开始贴《18岁给我一个姑娘》《万物生长》。那时候,在天涯上认真看小说的人已经很少了,那早成为了拍砖、掐架的好地方。而冯唐的“在协和医科大学学医八年,获医学博士学位,论文涉及妇科肿瘤的
期刊
大学毕业有一两个月了,四个人四年的书堆在租来的小屋里,多少有点占地,舍友一商量,决定忍痛挑选出一部分卖了。整理的过程中,发现一本小册子,竟是我高中时期认为丢失的一本日记,翻了几页,完全忘记了整理,坐在小阁楼里沉浸在高中的回忆中。  四年的外地求学让高中的朋友一个个越离越远,在这一瞬间,他们都回到了我的身边。  那段日子里,同学中我是大家认为最幸福的,用开玩笑但绝不夸张的话说,我有一个哥哥,一个“儿
期刊
夏天茂密地丝丝入扣,我低下头看自己的影子,单薄而且阴森。就这么疏疏落落一地寂寥。左手无名指的戒指在昏黄的日光下明亮如眸。我轻轻地转动它,轻轻轻轻,痛若千斤。  没有人在这里,我的左手指头边或者右手指头边。寂寞犹如翅膀,欲飞,翩然欲飞。我捏住自己的骨头一寸一寸再一寸,眼泪就掉了。  天黑之前我要回家。  我怕我会在这里年代久远的城市里迷了路。  我一直都是一个丧失方向感的女子,左左右右,右右左左。我
期刊
1    “等一下。”我说。  她停住脚步,没有回头。  “你,一定要回来!答应我,一定要回来!我等着你!”  她没有说话。  “即使我们还像从前那样,只是普通的朋友,你也一定要回来!难道连这个要求你都不能答应吗?”我的声音已经夹带着呜咽。  “你何必这么说?我并没有说我只会把你当一般的朋友。”  “你既然已经决定要走,为什么不说出那六个字!”  “因为,我自己也不知道。”  “你说,你说你已经不
期刊
文章的内容有虚实之分,近为实,远为虚,物为实,意为虚。 一篇文章全部写“实”,会显得不够深刻,如果能适当穿插一些“虚”的内容,就会显得有节奏,有起伏,有断续,有收放,有情致,有内涵。 这一点在叙事类文章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那么,怎样穿插才是适当的呢?主要根据文章表情达意的需要来安排穿插的时机和内容。 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在叙述中穿插回忆  在叙述当前事件时,可以适当穿插过去的相关内
期刊
POP/流行   1.《漫游》  艺人:何炅    胡彦斌、吴克群、田鹏、龙宽……年轻鲜活的新锐创作人构成了《漫游》的创作主体,独树一帜的才华使得这张唱片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浪漫气质,英伦乐队化的表达融合最前卫的音乐元素,营造出国际化的音乐体验氛围。如果说何炅首张专辑《可以爱》是送给刚出校门学子的一份励志礼物的话,那么《漫游》则是何炅开始走向更自由自我宽广的音乐世界,尽情挥洒自我最真实的表达。  推荐
期刊
李宇春小档案    英文名:Chris  昵称:小宇OR春哥在成都以前被称为“帅帅”  生日:1984年3月10日  籍贯:成都  身高:174cm  星座:双鱼  学校:四川音乐学院  学历:本科在读  爱好:唱歌,跳舞,睡觉  欣赏的人:SHAKIRA、RICKYMARTIN  个人经典曲目:《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他》  曾获奖项:第七届全国推新人大赛四川赛区“新人奖”首届CCTV全国校园歌手大
期刊
同一个你。  我始终无法认识。     (一)    “明,夕出事了。明……”我终究没法把话说完整,我只觉得很急很急,像是困在一个缺氧的空间里,窒息的感觉让我口目张皇。   “若,冷静点呀。先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好吗?”忧明呆呆而怜爱地望着我,表情无辜得像个孩子。   “明。夕她……”我用尽了全身的气力,却终究没有说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忧明似懂非懂地望着我。眼睛弯成迷人的曲线,怜爱而深邃。他轻轻
期刊
夜,黑得宁静,像是即将进入梦乡的孩子,时不时眼帘微颤。 我总是盼望着这样的夜,它能让我感到莫名的安心。  当世间尚无繁盛灯火之时,夜就蕴含着无穷的智慧。 夜有皓月,夜有星辰,黑色布景总能引起人的无限遐思。 月下独酌时,李白曾“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思念故乡时,又写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不论岁月怎样流逝,夜总是人们思考的启发者。  小时候,喜欢在静夜里面窗而憩。 窗台很低,若是有月亮,
期刊
凡事皆有两面性,有好与坏之分。 丢,也不例外。 丢,如小船弃其重物,方能行得更远走得更久;丢,如登山队员在挑战高峰时,只留其必要去其无需;丢,如一个人在洪水中果断抛去身上的财物,获得生的希望。 在我眼里,丢或许会更让我释然,使灵魂得到放松。  记得有一次在公交车上,〔删去“在公交车上,”〕 我准备去买复习资料,可直到我上了公交车准备掏钱的那一刹那,才发现出门时忘记带钱了,身上仅有的一些零钱只够往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