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恋”风

来源 :新概念·中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tcz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美好的青春岁月里,我们常被身边的点点滴滴所触动。一个细微的动作或眼神,一句温馨的鼓励或劝告,一次意外的相遇或碰撞,甚至一滴雨水、一缕春风、一行文字、一幅画面等,于不经意间怦然拨动我们年轻而敏感的心弦。奇妙的感觉,温暖的情怀,美好的想象,深刻的哲理,一瞬之间漾遍全身,让我们更加懂得感恩,懂得珍惜,懂得坚韧,懂得幸福,并且学会生活与创造。
  请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或体验,以“怦然心动的感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试题指津]
  这是2006年南通市的中考作文题。考题首先体现了人称的稳定性。以“我”为中心,写出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展示自我”、“完美自我”成为命题的主旋律。审题时如果忽视“我”这一主体形象,就会导致审题错误,考场失分。其次,考题体现了选材的宽泛性。“怦然心动的感觉”这一话题,可供选择的内容是相当宽泛的,再加上那一大段提示语,在选材时给考生造成了一定的取舍难度。只有抓住材料中的一个个“一”去立意,选择自己身边的那些细微、熟悉的小事,从一个小角度出发,重点写深、写透一个细节、一个情节,这样才能写出真切的体会和感受。再次,考题体现了语言的情感性。这是一个重点写情感的话题,俗话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如果没有情感投入,便很难产生“怦然心动的感觉”。“心动”起于情,发于情,也止于情。情感是否真实、是否丰富,决定着文章的成败。因此关键要找准寄情的载体:可以是人,可以是物,可以是景,也可以是事。要用心去感受,用适当的语言去表达,使情感能够借助语言更加具体,更加深刻。不过要切忌使用那些空洞的、无病呻吟的、不实的、矫情式的语言。最后,考题还体现了文体的自由性。虽然“文体不限”,但写作内容已经决定了所要选择的文体。从提示语可见,这个话题一定不能写成说明文,至于选择其他什么文体,考生还得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笔者认为,针对这一话题,首选记叙类文体比较好一些,因为记叙类文体写起来更容易出彩。如果能在文体的选择上大胆创新,再在文章的形式上适当进行包装,定能给阅卷老师耳目一新的感觉,也一定会使阅卷老师产生“怦然心动的感觉”。
  
  [考场佳作一]
  庐山“恋”风
  
  智者临水得宽广,仁者临山得高远。
  初登庐山,适值初夏,一夜春风,万树梨花,吹面不寒,润物无声,绿了匡庐,暖了鄱阳,浓了香花,桃红梨白,夏风似剪,清新宜人。
  若春令人怀,夏令人恋,秋令人思,冬令人悟;若雨令人爽,露令人傲,雪令人洁,那么风则集自然变幻之精华、灵气于一身。
  我伫立于大汉阳峰顶,面临九江,山风拂面,格外神爽。右下方几百米处,是当年周郎练兵的地方,前面即是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正下方是陶渊明当年隐居的地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令人心驰神往,对于一个在平原上生活17年的孩子而言,是多么新奇与壮观。山风依旧款款而来,如和风拂柳,风声依旧悦耳动听,似燕语呢喃,随行的人都陶醉于这亘古不变的美景之中,而我也已深深陷于这美丽得让我笨拙的笔都无法再形容的美景之中。此时此刻,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由有到无,又由无到有,再由滋生到扩张,终于完全迸发出来了,那种感觉哟,似踏入仙境一般。
  和风稍急了一些,云雾飘渺,我那心动的感觉将我虚幻出了人间,我仿佛超脱了时间和空间,超脱了大自然中的一切。
  风云变幻,大浪淘沙,风萧萧兮荆轲易水出征,荡气回肠;大风起兮刘邦振臂高歌,气吞山河;长风破浪,李白失意作诗,意气风发,“安能摧眉折腰侍权贵”……
  天风荡荡,我身临其境,内心涌出无比的感动。
  海市蜃楼诚可贵,临风慨古价更高。
  风啊,风,是你让我一个自以为坚强的男子汉流下了心动的热泪,17年来,有谁曾让我怦然心动,惟有你——庐山风。
  庐山风,你让我树鸢飞戾天之志,鹄飙风临云之念,树激浊扬清之心。你让我拥有了一颗感动的心,你打开了我那尘封已久的心扉,你让我又一次拥有了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
  问世间风为何物,只叫我生死相许。
  
  [满分揭密]
  读罢这篇考场作文,不禁为我们的初中有这样富有才气的学生而欣慰和欣喜。无论从哪个角度分析,这无疑都是一篇考场佳作,语言优美,文笔流畅,文风大气。透过这篇考场作文,我们能够体悟到,一个学生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文化积淀,是很难在考场作文中走得更远的。
  (荐评教师崔益林)
其他文献
问题1:  我们常常相信亲眼所见,但又常常为自己的眼睛所骗,魔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数学中也有这种欺骗我们眼睛的奇妙的数学魔术,请看下面这两个图形,如果将图1中的四块几何图形裁剪开来重新拼接成图2,我们将会发现,与图1相比,图2多出了一个洞!这怎么可能呢?奥妙何在我们姑且按下不表,让喜欢思考的同学先动动脑子。
期刊
期刊
李丁探长是个集邮爱好者。最近,他参加了一个集邮者集会。集会连续举行了几天,每晚集会成员都要进行邮票交换活动。探长也像大多数到会者一样,在举行会议的旅馆3楼租了间房。这个旅馆的3、4楼全是单人房间,双人房间则在2楼。  在同集邮爱好者共进晚餐时,探长回房间取烟斗。当他跨进房间后,便随手关上了房间的门。  当探长正在四处寻找烟斗时,响起了敲门声,探长没有在意,也没有吱声,过一会儿门就轻轻地被推开了,因
期刊
两个男孩,两个女孩,在共同的境地中相遇,他们之间有着朴素的友谊和还未及萌芽的爱情。对未来展开追寻,只为躲避现实成长中面临的不可沟通和漠不关心。世事不分的美丽少女,善恶不辨的愚昧房东,不想言说的家庭,萌芽了的爱恋,意识的流动,想象的华丽,电影般跌宕起伏的情节,在书中随处可见。小作者用自己独有的视角、颓美的语言,为我们揭开了成长和蜕变的背后,隐藏着的关于梦想和青涩的爱恋的少年心事。孤独出走的少年,终于
期刊
Reading this passage you should know words:  wallet (钱包) ,soap(香皂),bomb(炸弹),pray(喷雾),nail(钉子),candle(蜡烛)cushion(垫子),chewing gum(口香糖),capsule(胶囊),fang(尖牙),cockroach(蟑螂)and ghost(鬼)    1. Party Popper 爆
期刊
1. 这个灯泡怎么多出来一个灯头?  Lamp/Lamp的设计简单而新奇,用一个小小的错位来营造独特的效果。Lamp/Lamp看似拥有两个灯头,其实“多出来”的那一个才是真正发挥作用的那个,而那个看似“正常”的灯头其实只是个装饰。这是来自Hirunao Tsuhui的奇特创意。  The design of the Lamp/Lamp is simple and fresh, it has a p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考场佳作二]    手中诗册还未翻开,一汩怦然心动的感觉已悄悄溢出胸口,荡涤我的思绪……  ——题记  也许每个人心中都荡涤着一个盛世的唐朝,于是令华人为之一振的唐装才重回到我们的衣柜,中国结才重回我们的裙袂。  唐朝的明月——慰藉  不知谁在春江花月夜里,第一个望见了月亮。于是月的千里婵娟夜夜照亮不寐人的寂寞。月是游子的故乡,床前明月光依旧是思乡的霜露;月是思女的牵挂,在捣衣声中夜夜减清辉;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