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血性心力衰(CHF)是心源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患病率和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据统计全世界约有CHF患者2 250万人,且每年递增200万人,晚期CHF 5年病死率高达50%[1].临床上CHF的治疗以药物为主,从强心剂、利尿剂、扩血管药物到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药的应用已使CHF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但是相当数量的患者仍然心功能进行性恶化[2].近年来,随着特殊设计的冠状
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血管收缩因子内皮素( endothelin,ET)与血管舒张因子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是维持血管基础张力的血管活性物质.生理情况下,二者处于动态平衡,共同影响着人体血压的昼夜波动.ET和NO之间合成、释放失衡是影响血管基础张力,冠状动脉血流储备的关键,是高血压的危险因子.ET的昼夜节律性消失,人体血压的昼夜节律也随之消失[1].这进一步提示血管内皮系统在调节血
结肠镜检查的有些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甚至罕见而不易被临床医生警惕,许多并发症的发生和转归,与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判断能力和应对技巧关系密切.作者结合国内外文献,总结结肠镜检查相关并发症的原因和防治方法。
长期以来我们更多关注了因心室收缩功能障碍所致的心力衰竭,但研究资料显示,在临床实践中因心室舒张功能障碍所导致的心力衰竭约占患者总数的50%左右[1].目前临床上将心室舒张功能障碍为主所致心力衰竭称为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HFNEF).本文对其概念的变迁、病因及发病机制和诊断及治疗的进展加以综述。
软骨缺乏血运,仅靠关节滑液提供大部分营养,因此软骨组织的自身修复能力极其有限,一旦损伤难以修复,继发的创伤性关节炎、关节退行性变、关节僵直将会导致严重的功能障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方法 将8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2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多潘立酮10 mg/次,3次/d,兰索拉唑30 mg/次,1次/d;观察组42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主要干预措施包括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采用消化不良量表和生活质量指数问卷对患者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评分情况.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