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体育教学观之我见

来源 :科学大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eng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和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终身体育逐渐成为现代人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作为中学体育教师,应立足于现实。着眼于未来,瞄准于学生未来生活,教给他们必备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使其产生良好的体育兴趣,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终身体育;教学现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9-061-001
  
  一、中学体育课改必须强化终身体育观教育
  
  1 进入21世纪,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并且出台了《体育与健身新课程标准》,明确把培养学生的健身意识、终身锻炼意识等作为重点,要求充分照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满足学生的需求,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人人享受体育与健身的乐趣。这就要求中学体育必须先为学生打下良好的终身体育基础。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同时,强化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和教育。
  2 中学体育是终身体育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与家庭体育、社会体育构成一个“三位一体”的科学体育的新体系,是贯穿人的一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三位一体在学习内容上有相互的连贯性;在发展规模上有相互的协同性,在场地设备上也有相互的融合性。因此,中学体育已不再是单纯的身体教育,它不仅仅是近期向学生传授运动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我锻炼能力,还需要帮助学生终身不断学习。让学生毕生受用,追求美好生活;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校体育的阶段性、连续性、统一性和整合性,形成一体化的终身体育教育观,为学生的近期和终身体育需要服务。
  3 目前的高中学生是心理日渐成熟的重要阶段,但以往的学校体育着重放在了增强学生的体质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感受,造成了广大青少年学生偏科现象,大大影响了终身体育观的培养。在体育新课程改革中,体育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应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力求使广大学生感受愉悦的情绪,成功满足的运动感觉,充分激发起学生对体育的热情,培养学生对终身体育观的认同并形成共鸣。
  
  二、教师要率先注重教育观念与教育素质的与时俱进
  
  1 教师要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
  榜样的作用是巨大的,教师对学生行为起到重要的榜样作用。这种作用有正面与负面之分,影响着学生的体育行为及参与动机。无论在课内还是在课外,体育教师的身体状态都会受到学生的关注。教师精神状态好,神采奕奕,对学生是一种很大的鼓励。如果教师想向学生证明积极运动的生活方式的好处,就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因为他们是学生最直观的榜样。当教师与学生一起活动时,学生的积极性会空前高涨。教师的良好榜样作用,不但可以更好地强化措施,满足学生的需要,而且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成就感以及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力,能强化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意识。
  2 教师要提高终身学习的自觉性
  教师要注意观念的及早转变,率先弄清楚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主动适应新课改需要。围绕课改核心目标,积极进行教育、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增强其实效性。比如:体育课教学要结合运用青少年适应性游戏、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改造过的竞技运动,大、小型竞赛等多样化兴趣实效性来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注意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符合社会发展的武术操、瑜珈、健美操,或者攀岩、蹦床等休闲体育,让体育本身所蕴涵的魅力来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从而保持终身运动的一贯性,有效促进终身体育教育意识的形成。
  3 指导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根本保证。不是任何一种体育活动都能锻炼身体和增强体质,不懂得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往往会适得其反。只有懂得和运用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科学锻炼的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锻炼效果。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把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传授给学生。首先,利用健康教育课让学生了解人体的结构,各器官系统的功能,身体锻炼的卫生常识以及体育锻炼是如何促进人体生理变化等基础理论知识。其次,让学生懂得生理负荷的最佳方案、合理的锻炼程序、合理的锻炼时间及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等方面的知识。此外,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特点,运用不同的锻炼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身体锻炼。体育教学中还应注意全面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使学生真正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和有关的体育知识,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自觉性。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多让学生做动作示范。这种方法既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又能鼓励学生积极练习,提高学生参与动机。示范一般由学得好的学生做,但并不是只有运动水平高的学生才能更快地掌握新技术,通过练习,每个学生都有可能学得很好。所以每个学生都有做动作示范的机会。对运动水平不高的学生而言,让他们进行动作示范,并表扬他们做得好的地方,对他们的激励会更大。
  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有很强的观察能力、应变能力,还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高超的技术能力,以满足学生对体育课的需求。应让学生从小就掌握体育健身、健美和娱乐的知识和方法,以适应将来就业与终身体育之需要。
其他文献
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市公安局党委研究决定:从五月初至今年年底在全市各级公安机关领导班子成员和科级以上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参与
摘 要:音乐是“音响”的艺术,是“时间”的艺术,更是“情感”的艺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欣赏是音乐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音乐欣赏教学尤为重要。关键词:音乐欣赏教学; 创新能力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7-067-001欣赏教学除了有声乐曲、器乐曲和音乐理论等知识外,还包含文学、历史、地理等知识,它能使所有
基本案情]1993年9月23日下午7时许,卢氏县公安局刑警队接到县烟草公司保卫科报称:当天下午该公司干部×××在检查烟叶收购时途经潘河乡岗头村,听过往群众反映岗头烟站的两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