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24例

来源 :白血病·淋巴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ge123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PAD)的临床疗效及存在问题.方法 2004年6月至2009年12月间自愿接受APBSCT的24例(32条患肢)PAD患者,所有患者每日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300μg动员,第5天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单个核细胞(MNC)悬液,总量96~120ml,MNC总数(84.06±21.39)×10s,CD+34细胞(25.02±15.76)×107,MNC悬液按2 cm×2 cm距离进行缺血肢体肌肉内注射.移植后3个月评估疗效.结果 APBSCT后3个月,87.5%患肢冷感缓解;81.2%患肢疼痛缓解;64.6%溃疡面缩小、愈合;65.6%患肢的踝肱比值(ABI)增加;14例(19条患肢)行血管造影评估,78.9%患肢有不同程度的侧支血管形成,1例行截肢术.结论 APBSCT治疗PAD安全有效,该方法处于临床治疗初级阶段,有待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通过对 PSF/环氧共混体系剥离强度、DMA及 SEM断口图象的分析研究 ,揭示了共混体系相结构演变与脆韧转变的对应关系和增韧机理。研究表明 ,当共混体系形成较均匀完整的 PSF连
把数值传递函数方法应用于对平面光波导的分析。本方法从光波导的标量变分关系出发 ,通过状态方程对问题求解计算。文中引入了传递函数无穷单元的概念 ,使得本方法在处理近截
通过合理的制备工艺制得一种新型既耐烧蚀又能防热的复合材料 -炭 /炭 / Al2 O3陶瓷基复合材料。预制件整体炭毡先通过热梯度气相沉积 ( CVD)处理 ,然后经反复的真空 -压力浸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 ,通过对卫生科技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针对当前卫生科技工作中经费匮乏 ,科技立项工作中单纯追求“创新性”忽略实用性 ,课题自由申报存在盲目性等问题 ,实施
研究了春小麦中子辐照育种各阶段的发育状况及取得的一些研究成果。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each stage of spring wheat neutron irradiation breeding and some resea
文中研究了智能地物景像匹配定位系统的基本原理,从模式识别的观点出发提出了地物景像匹配算法的数学模型,并讨论了影响系统性能的有关因素。最后用计算机仿真验证了归一化积相关算法在智能地物景像匹配定位系统中的可用性
提出了一种动态实时带宽分配算法 ,能够动态估算当前各个结点的实时通信负载 ,分布式地控制各个结点的令牌持有时间 .实时消息 M的负载指数和结点的实时消息负载指数 ,可以有
我们依据国家五部委下发的《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评估方案》和《中国 2 0 0 0年实现消除碘缺乏病规划纲要》的要求 ,制定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落实 2 0 0 0年消除碘缺乏
采用氮气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人工心瓣用Dacron材料进行表面改性.在单因素(气体流量、输出功率、处理时间等)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选定最佳反应条件,提高材料表面的亲水
研究RLPG再生喷射过程的规律性及其控制技术是推动RLPG技术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该文将最优控制理论和方法应用于RLPG研究,建立了设计函数的动态优化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R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