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资本持股、非标债权业务与城商行稳健经营

来源 :国际金融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wh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战略投资者引入的民营资本对城商行的稳健经营产生一定影响.本文利用自行整理的2007-2018年全国123家主要城商行的股权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模型的固定效应,实证检验了民营资本持股对城商行稳健经营的影响,并重点检验非标债权业务对城商行稳健经营的影响机制.结果 发现:第一,民营资本持股显著改善城商行的经营绩效,提高城商行的风险承担,总体上提升城商行的经营能力.民营资本持股城商行的动机可能是为获取城商行的利润.第二,非标债权业务是民营股权影响城商行经营绩效、风险承担和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资源禀赋不占优的城商行通过非标债权业务实现本行资金与异地融资项目的对接,提高了银行经营绩效和盈利能力,但也导致风险承担提高.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利于为民营资本参与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拳者.
其他文献
中国农村社会学在发展中非常重视社会调查,坚持将认识乡村中国作为开展调查研究的美好理想.从社区研究到区域社会研究和类型比较研究,社会学人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不断探索,穿
现有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会抑制中国企业实体投资和金融化.与已有研究结论不同,本文利用A股上市房地产企业财务数据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会提高房地产企业实体投资和金融化程度.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会显著提高房地产企业融资规模和投资规模.在影响渠道方面,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会通过实物期权渠道提高实体投资和金融投资.受到房地产企业融资约束宽松的影响,金融摩擦渠道的作用并不显著.在企业金融化方面,长期股权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三种资产是房地产企业金融化的主要方式.综上,经济政策不确
虽然人口老龄化会加剧政府部门债务问题已成共识,但已有研究忽略了老龄化对政府债务的非线性影响,低估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风险.本文通过理论机制分析发现,当老龄化率处于较高水平时,由于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开始下降、老年抚养比上升加快等原因,老龄化会推动政府债务率加速上升,导致老龄化对政府债务的影响存在非线性效应.基于此,本文利用全球40个主要经济体1960—2018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不仅验证了老龄化率对政府债务率存在非线性影响,而且发现对于"未富先老"经济体而言,非线性效应更为显著.基于实证检验的结
本文研究了期权隐含偏度期限结构水平、斜率与曲率风险因子的股票定价信息含量.结果发现:水平因子和曲率因子能解释预期市场超额收益率;斜率因子既可以解释市场层面,又可以解释个股横截面层面股票定价信息含量.隐含偏度期限结构斜率因子反映了投资者对未来市场走势预期,斜率增大意味着未来股票市场收益率的下跌风险减弱,随着投资者进场,预期超额收益率降低.进一步地,斜率因子在下行市场的解释能力优于上行市场,对小公司的解释能力优于大公司.通过正交化排除隐含风险态度信息的影响后,斜率因子对预期股票超额收益率的解释能力依然显著.本
网络交易作为一种便捷的交易方式,已进入我国家庭日常生活中,家庭投资决策是否会受到网络交易的影响引起了学界的关注.本文运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数据(CHFS 2017),探讨了家庭的网络交易行为对金融投资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网络交易行为频繁的家庭更可能参与风险资产投资.同时,网络交易行为通过扩大家庭金融信息来源和提升家庭消费欲望这两种传导路径影响家庭金融投资决策.本文的分析深化了关于家庭金融资产选择影响因素的研究,研究结果能够为我国完善与稳定风险资产市场,引导居民参与风险资产市场行为的相关政策提供新的解释.
央行市场调节对汇率预期管理的有效性依赖于市场存在的学习效应.本文利用1999—2019年不同期限人民币汇率预期月度数据,通过"央行前期调节是否成功"和"央行政策措施是否一致"反映市场的学习效应,分析了学习效应在央行外汇市场直接调节对汇率预期管理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当央行前期对即期市场的调节不成功或央行政策措施不一致时,央行当期的调节无法对汇率预期进行有效引导;当央行前期调节成功或者央行政策措施一致时,当期调节对汇率预期影响的有效性明显增强.相对于政策的一致性,央行前期调节成功对当期调节效果的提升作用更明显
新一轮国际投资规则的构建已经开始,规则本身的推陈出新及不同国家间的规则竞争都处于新阶段.本文对影响经济体间投资规则策略选择的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双边距离较近、经济规模较大、经济相似度较高、前期投资规模大、技术水平差距大的国家倾向于签订数量更多、覆盖范围更广的协定;在新一轮跨国投资规则制定中,国内产权保护制度会增加科技发展水平对跨国投资规则的正向影响;"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近十年投资协定增速放缓,严重滞后于实际投资发展状况.无任何投资规则但经济联系紧密的国家间应抓紧开展谈判,已有协定但严重滞后于实际情况的国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持续提升,中美经济金融关系愈发错综复杂,美国货币政策对我国产生了愈发显著的溢出效应.本文通过构建开放经济背景下外部融资溢价的影响因素模型,论证美国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周期和金融周期的冲击在规模、力度和时序上的差异;通过构建我国金融周期指数,采用SVAR模型考察2008—2017年美国货币政策对我国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溢出效应;通过方差分解分析,对比美国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的冲击差异.结果表明:美国货币政策会引发我国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波动,金融周期先行于经济周期并存在放大效应,美国数量
巴塞尔Ⅲ资本监管改革产生的影响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重要话题.本文对2010—2018年95家G-SIBs样本银行资本充足率提升策略及驱动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巴塞尔Ⅲ资本监管的强化使国际大型银行资本充足率和资本质量明显提升.资本提升策略逐渐由危机前高度依赖分母策略转变为分子和分母策略并重.其中,间接融资主导、处于信贷上行周期、监管政策执行较不充分经济体的大型银行更倾向于采用分子策略;G-SIBs、传统银行及国际化程度较高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提升幅度较大,且更倾向于使用分子策略.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满足金
随着金融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单一国家和地区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冲击通过资本流动迅速在全球范围内传播,成为后危机时代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本文以资产组合选择理论为基础,引入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概念,构建了金融不确定性影响国际证券资本流动的分析框架,运用FAVAR-SV模型测算全球金融不确定性与19个国家金融不确定性指数,实证检验了金融不确定性对证券组合投资资本流动的影响.研究发现,全球金融不确定性变化是证券资本流动"同增共减"的重要原因;单一国家金融不确定性上升会降低证券资本流入,但对资本流出的影响取决于金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