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的西译历程——兼谈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现实路径

来源 :文化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tyl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字经》是我国南宋时期编写的蒙童读物,即儿童启蒙读本,但在18、19世纪开始被译成多种语言,在欧洲多国以及东亚的朝鲜、日本传播。本文通过翻检各种史料,发现《三字经》被译成几十种版本,在欧洲一些国家广为流传。通过梳理不同时期、不同语种《三字经》在西方国家的翻译流传,进而揭示《三字经》这样的中国蒙童读物何以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从另外一个侧面揭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现实路径。
其他文献
目标跟踪是计算机视觉的关键技术,但快速运动所导致的目标运动模糊会影响跟踪的精度.提出融合高斯混合模型和深度学习的目标跟踪算法,利用高斯混合模型对目标视频进行建模,在卷积神经网络中提取浅层和深层的图像特征,将两个特征的响应值融合后实现跟踪目标的定位.首先,根据高斯混合模型建立样本数据集,利用概率密度函数筛选数据,依据正态分布获得对应的高斯分量;其次,在深度学习框架下对高斯混合后获得的样本数据提取浅层
现将我科2007年2月~2008年2月住院肾绞痛245例患者中160例输尿管结石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肺栓塞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其是一种危害较大的常见病,居常见心血管疾病的第三位,仅次于冠心病和高血压。栓塞由来自静脉系统
目的 分析颅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IPML)^18F—FDG PET显像特征。方法 IPML10例,胶质母细胞瘤加例,脑转移瘤15例。分析各自的^18F—FDG PET显像,总结IPML病灶的分布、代谢特点以及病
信息社会建立了发达的信息网络,在信息的流通中,信息的价值意义逐渐被人类开发出来。信息资源逐渐成为继物质资源、能量资源之后的又一重要生产资源。在信息时代,对信息的占
2-脱氧-2^18F代-D-葡萄糖(^18F-FDG)自1976年被开发以来,因其反映细胞葡萄糖转运、摄取和磷酸化等生物特性而在临床和生物研究中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肿瘤细胞的糖代谢机制与
计算机模拟技术尤其是场模拟技术是近年来发展完善的高新技术,在许多工程领域和基础研究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但其在大灾科学和工程领域的应用研究刚刚起步。本文在介绍场模拟
期刊
分子影像学已进入“从证明原理到证明价值”的新世纪,即针对疾病特异性的生物分子靶标,建立相应的分子影像技术,应用于基于分子水平的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华核医学杂志》本期的
本文以太平天国《三字经》的两种英译本及其评论,来讨论外国人在刚接触太平天国时如何看待其启蒙教育、政治宣传和宗教的性质,进而讨论这种宣传模式的前后回响。太平天国的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