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205及miR-221在结肠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 :国际肿瘤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wode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结肠癌患者血清微小RNA-205(miR-205)及微小RNA-221(miR-221)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海南西部中心医院收治的172例结肠癌患者(结肠癌组)、130例结肠良性疾病(良性病变组)和70例健康体检正常者(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miR-205及miR-221水平,分析其水平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205及miR-221水平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血清miR-205及miR-221水平的相关性。

结果

结肠癌组、良性病变组和对照组血清miR-205水平分别为2.84±0.96、1.16±0.27、1.05±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113,P<0.001),血清miR-221水平分别为1.95±0.74、0.37±0.08、0.32±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416,P<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结肠癌组血清miR-205和miR-221水平均高于良性病变组和对照组(均P<0.001)。结肠癌患者血清miR-205及miR-221水平与患者TNM分期(t=5.412,P<0.001;t=6.103,P<0.001)、分化程度(t=4.573,P=0.028;t=4.805,P=0.013)和有无淋巴结转移(t=5.837,P<0.001;t=7.410,P<0.001)相关。ROC曲线分析显示,采用血清miR-205及miR-221水平诊断结肠癌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17、1.30,两项联合诊断结肠癌的曲线下面积最大(0.924,95%CI为0.865~0.983),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3%和87.4%。相关分析显示,结肠癌患者血清miR-205与miR-221水平呈正相关(r=0.837,P<0.001)。

结论

血清miR-205及miR-221水平在结肠癌患者中明显升高,两项联合检测对结肠癌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深入了解乳腺外科护士(以下简称护士)对乳腺癌患者化疗预期性恶心呕吐的认知及管理状况,为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其恶心呕吐症状提供参考。方法2018年3-5月,采用目的性抽样法选取10名乳腺外科护士为研究对象,运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访谈,采用Colaizzi资料分析原则进行资料整理分析,提炼主题。结果共提炼出5个主题:护士普遍知晓恶心呕吐对患者的影响;对化疗预期性恶心呕吐相关知识的认知
目的探讨4R危机管理理论在降低泌尿外科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入住92例留置尿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2例泌尿外科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留置尿管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4R危机管理理论给予留置尿管护理。观察2组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发生率、CAUTI发生
目的探讨总结1例因PICC无症状血栓导致导管拔除困难患者的护理。方法通过观察局部与全身情况、心理测试、胸部X线定位、血管超声,运用评判性思维,分析拔管困难的原因;经过积极抗凝及溶栓治疗,间歇拔除导管;拔管后做好延续护理。结果实施上述护理措施后,24 h内间歇拔除导管,拔管后3个月随访血管超声,显示血管内血栓完全机化。结论临床中遇PICC拔除困难时,不可强行拔管,先分析原因,并实施正确的护理措施,可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家庭康复干预对改善抑郁症患者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海南省安宁医院医学心理科收治的抑郁症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家庭康复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疗法,干预12个月后,分别对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心理状态、应对方式以及服药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抑郁自评量表(SDS)、汉
目的探讨PDCA循环结合标准化操作流程在洁净手术间物表周期性清洁中应用效果,为手术间感染管理控制提供参考。方法应用PDCA循环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手术室2016年7~12月份完成的336次手术间物表周期性清洁情况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制定《洁净手术间周期性物表清洁表》明确周期性清洁内容,并据此制定标准化操作流程手册及视频进行全科人员培训,责任到人。比较2017年1~6月实施干
由于目前尚缺乏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有关分化型甲状腺癌(DTC)临床处理的推荐均依据回顾性观察研究,而这些研究往往不够完整,易有选择偏倚,还可能有所矛盾。因此,许多有关甲状腺癌临床处理的问题持续存在争议、尚无定论。该文围绕甲状腺癌临床处理中的3个重要争议问题进行了阐述:(1)单侧腺叶切除作为甲状腺癌初始治疗的指征;(2)术前颈部影像学检查的合理运用以优化手术的完整性;(3)放射性碘清除残留甲状腺
目的通过比较MRI、发作间期18F-脱氧葡萄糖(FDG)及11C-氟马西尼(FMZ)PET显像的定侧、定位准确性,探讨3种方法对经典型海马硬化(HS)难治性癫(REP)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于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为经典型HSREP的41例(男25例,女16例;年龄15~61岁)患者。患者均在颞叶致灶切除术前行MRI、发作间期18F-FDG
近年来,免疫治疗在鼻咽癌等多种恶性肿瘤治疗中疗效显著,显示出较好的发展前景。目前鼻咽癌免疫治疗手段主要有肿瘤疫苗治疗、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等,探索免疫治疗在鼻咽癌治疗研究中的应用及其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TGF-β超家族中的一种多肽类细胞因子,TGF-β信号通路可调控细胞生物学活性,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双向调节作用。该信号传导通路可通过诱导细胞过度增殖、影响肿瘤微环境、调节免疫逃避等引起卵巢癌发生、发展。以TGF-β为生物标志物的卵巢癌靶向治疗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了新的路径。
糖类摄取增加可视为多种肿瘤的危险因素,包括乳腺癌、肺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胆囊癌、胰腺癌等。果糖可通过多种机制促进肿瘤形成及进展,导致不良预后及化疗耐药的增加。限制果糖摄取可降低肿瘤发生风险、延缓肿瘤进展、改善耐药性,起到辅助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