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主

来源 :治理现代化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wkwang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饭后,德顺正戴着老花镜再次翻看昨天的报纸,那上面有儿子振山在市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老伴儿边收拾着茶几上的零碎物件,边慨叹不已,说儿大不由娘。德顺把眼镜片后的黑眼珠子往上翻了翻,问:“咋啦?又是哪个孩子惹着你了?”
  “唉,你说这振山在兄弟姐妹中应该算是最听话的了,可自打做了领导——”
  “做了领导咋了?他不就是个市长吗?他官就是再大,也还是咱的儿子,他敢不听他娘的话?”
  “唉,你还甭说,如今我的话在他那还真的不管用了。”
  “有这事?”
  “前天,我打电话让他帮他老舅说个情,可他却说这事他管不了,还说什么不管是谁,该法办的就要法办。”
  “你说的这事我咋不知道?”德顺摘下老花镜。
  “我觉得这又不是哈大事情,所以,也就没跟你说。”
  “看把这小子能的,现在是六亲不认啊,皇帝老子还有三个穷亲戚呢。老婆子,你别上火,凡事有我给你做主呢。”德顺知道老伴儿心脏不好,得先宽慰她两句。
  正说话间,德顺的老年机响了,德顺按了下接听键,里面立即传来大女儿淑贞的声音:“爹,您说咱这个做大姐的,对几个弟妹咋样?”
  “那还用说,打小你就事事让着他们,特别是振山,你有哈好吃的,总不忘给他留着,振山常说这辈子都忘不了你对他的好。”
  “爹,您就别替振山说话了,人家现在可是个大官,哪里还能记住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
  德顺哈哈一乐:“听你这话好像很有情绪啊?”
  “爹,您是知道的,您外孙大学毕业后一直没找到称心的工作,如今振山做了市长,只要他关照一声,咋都能给他外甥谋个好差事,可他倒好,说什么孩子的路得靠孩子自己去走。”
  “淑贞啊,你弟说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可是,该帮忙的时候,怎么着也得帮上一把呀,你放心,凡事有爹给你做主呢。”
  德顺好言宽慰了一下大女儿,刚挂了手机,手机又响,德顺一接通,小儿子振海便埋怨道:“爹,您跟谁通话呢,咋老是占线啊?”
  “咱跟你姐说会话,咋了?打电话给我有事啊?”
  “爹,瞧您这话说的,没事做儿子的,就不兴问候问候您啊?”
  “哼,你那花花肠子有几根有多长,别人不知道,爹还不清楚啊,你小子要是没事求你爹,会想起来打电话给我?”
  “爹,真是知子莫如父,啥都瞒不了您。爹啊,有件事您得帮帮我,市里有项道路工程,我想把它拿下来,只要我哥说句话就行了,可他偏说什么,要参加公平竞标。”
  德顺深叹了一口气说,看来不开个家庭会议是不行了。“振海啊,你通知一下你姐你姐夫,你哥你嫂子,还有你妹你妹夫,就说是我说的,明天晚上六点前,必须回老家参加家庭会议,你们两口子也不例外!”
  听了爹的吩咐,振海喜不自胜地把爹的意思通知到每一个人,心里话,哥哎,你就等着回家挨咱爹训吧。
  第二天下午六点前,兄弟姐妹几个都成双成对地赶了回来,德顺眯眼带笑,心里乐开了花——看来自己这一家之主的感召力还在。
  振山夫妇是最后一个回来的,他不无歉意地说路上堵车误了时辰,母亲只是望了振山夫妇一眼,爱搭不理的,妹妹淑梅也说,“那是因为你官大架子大,所以才路道不畅。”振山也不在意,他知道妹妹对他有怨气。
  “淑梅,好好跟你哥说话,不许这样没大没小的!”德顺沉声喝道,接着,又清了下嗓子,说:“今天,把你们叫回来,主要是为了说一下振山六亲不认的问题。”德顺望着振山,振山笑眯眯地说:“我今天回来早就做好挨批的准备了。”德顺一字一顿道:“振山啊,不是爹说你,你不就是个市长吗?做了市长就可以六亲不认了?你姐对你那么好,可她求你帮个忙,你都不答应。”
  “是啊,乌鸦还知道反哺呢!”淑梅插话道。
  “你不要插嘴,我话还没说完呢!”德顺瞪了这个被自己嬌宠惯了的小女儿一眼,喝了口茶继续说道,“振山,你弟想走你一个后门你也推三阻四的,你妹要提干,你不帮忙也就算了,还说什么需要在基层多锻炼几年,最不应该的是你连你娘的面子都不给,你娘心里有多伤心啊!振山啊,他们可都是你最亲的人啊,你就不能为他们豁出去一把?大不了不就是丢官坐牢吗?你要是真的因为他们而丢官坐牢,他们能不去看你吗?你放心,真的要是到了那个时候,你爹和你娘一定一起去看你——”
  “老头子,你别说了,我是人老犯糊涂了。”
  “爹,您别说了,我们知道错了。”
  “你们错了?你们有哈错?”
  见老伴儿和众儿女把头低垂下去,德顺说,“你们知道吗?振山虽然做了市长,成了一方的父母官,但他不是咱老百姓的父母,他永远是咱老百姓的儿子,他要是利用手中的权力为家人谋私利,那他就是犯罪呀!”德顺又喝了口茶,稍微平息了一下激动的情绪,转身对振山媳妇说,“兰英啊,振山这一路走下去,会不会犯浑,主要得靠你了,你可得替我经常敲打着他。哦,对了,以后啊,每隔三五个月开一次家庭会议,咱得给振山多敲敲警钟。”众人一致表示赞成,说愿意为振山保驾护航。
  振山笑了,一家人全都笑了。
  (责编/刘博)
其他文献
制度建设是党的建设总布局的重要一环,全面从严治党,最根本的就是制度治党,要建设完善的党内制度体系,使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言行有规范、权力有笼子。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指示中强调:“要针对新情况新问题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以改革创新精神补齐制度短板,真正使党的组织生活、党员教育管理严起来、实起来。”这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论述补齐党内制度短板。  一、面对新问题新情况凸显制度短
“共产党人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这是斯大林在《悼列宁》中的一句名言。在20世纪中国苦难而辉煌的历史进程中,也曾涌现出一大批“用特殊材料制成的优秀共产党人”,陈云就是其
[摘 要] 当前我国提出的供给侧改革,就是要在市场失灵时,发挥政府的作用,加强有效供给。供给侧改革的实质内涵就是要更好地发挥市场作用,优化资源配置。我国许多地方和行业在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影响下,曾盲目地步入泛市场化的误区。泛市场化会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阻碍经济发展,触发社会矛盾。因此,要深入开展供给侧改革,必须对泛市场化思潮进行批判。  [关键词] 泛市场化;供给侧改革;供需错位;需求与供给匹配
[摘 要] 虽然全面从严治党是新常态,但是要保持“新常态”需要深入剖析全面从严治党背后的支持体系,从中国共产党建设的历史与现实的交互中梳理思想建党支持体系与制度治党支持体系。当前,在思想建党支持体系方面亟须进行思想建党的历史回顾,并且形成思想建党支持体系的现实构建;在制度治党支持体系方面亟须进行分析制度治党的历史逻辑,形成制度治党支持体系的现实构架。  [关键词] 思想建党支持体系;制度治党支持体
策划人语"口言善,身行恶"的"两面人"古已有之,荀子称之为"国妖"。对当今社会的官场"两面人"现象,党中央洞若观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襟怀坦白、言行一致,心存敬畏、手握戒
根据中组部提供的数据,截至2014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8779.3万名,超过欧洲任何一个大国人口总数,为名副其实世界第一大党。人多力量大,党员多是好事,但管理好这么多党员,也是一项艰巨任务,是极具挑战性的课题。由此人们难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中国共产党能不能和怎样才能管好它的党员?  这里,先要弄清什么叫“管好”。简单说,所谓“管好”,就是管出来的党要有活力、凝聚力、战斗力,能够始终保持党的先
在中共老一辈革命家中,叶剑英与中国的海防建设结缘颇深。这位以文采见长、机智敏锐、擅长参谋的“诗人元帅”,早在1922年便加入了当时的广东海军队列,被委以海军陆战队营长的职
2015年12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这是对现行审计体制的重大改革,审计机关在反腐败斗争中的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巩固和加强,而党的纪律和审计纪律也贯穿框架意见始终。及至今日,审计成为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生力军,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反腐之路。  第一阶段(1949年~1977年):依托财政监察,巡查违法乱规  这一阶段主要是探
今明两年,全国省市县乡领导班子将陆续换届,选人用人问题,备受关注。能不能选出改革的促进派、实干家,组建起强班子、硬队伍,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特别
为官者,国之栋梁,人民公仆。栋梁之材,肩负国之重任,塑造国之重器;人民公仆,忧民之所忧,急民之所急。这些责任与担当本应是为官者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然而,一些为官不为者眼中没有百姓民生,心中没有国之担当,是非面前不表态,事务面前不敢上,失误面前不担责,歪风面前不敢斗,为官不为的行为失了自己的责,冷了政府的场,最终凉了百姓的心。  一、是非面前不表态  当前,我国正处于重大的社会转型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