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来源 :新时代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23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学习对于每一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语文的学习尤为重要,因为语文是我们的母语。因此,作为教师就要培养学生学习母语的兴趣,通过教师授课创设情景,授课讲究艺术和学生自身的特点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收到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兴趣,效果
  在现阶段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重要的,特别是语文教学尤为重要。作为一个老师要想把语文教学好,那么就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对语文阅读产生了兴趣,他们的语文成绩就会慢慢提高。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学生对语文有了兴趣,才有兴趣去阅读更的课外书籍,这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表现,还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研究课题。通过多年的语文教学深有体会,有很大部分学生对语文课的阅读都有厌学情绪。那么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语文的兴趣呢?又怎样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在此,以下是我的几点粗略的看法:
  1.教师授课要创设情景教学,活跃课堂气氛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把阅读学习中的“樂”提到如此地位,是有其根据的。应该怎样让学生成为学习阅读语文的“乐之者”?首先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创造教学情景,使用幽默的语言,激活学生的思维,或者使用名言警句来导入,或者使用歌曲或是诗歌来导入,把学生的思维引入课堂中来,在这个环节上主要是通过课件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的表现形式最突出的特征即学生在教师指导启发下“创新”、“思维”、“联想”、“语言”、“想象”的活跃,尤其是“语言”的活跃尤为重要。要调动学生怎样开口说话,激发他们的想象思维。为此,教师在备课时就要根据学生实际水平的差异,设计一些难易程度不一样的话题,详略要求有别的问题。这样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要求不同;所以在课堂上,则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差异,把握机会及时进行激发和启示。因此在创造条件时为学生的“创新”“思维”、“联想”、“语言”“想象”等提供机会,使学生们产生“语言”的欲望,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阅读的兴趣,对活跃课堂气氛很重要,是平时不爱开口说话的学生也会大胆发言,从而使教师教学有很大的效果。
  2.教师授课要讲究艺术,以致培养学习阅读兴趣
  教师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其标志之一即看教师授课的艺术,就是组织教学艺术和讲授语言艺术。教师有较高水平的讲授能够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阅读兴趣,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从而使学生就能很好地接受教师的讲授。针对少数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厌学进行原因分析,其中有教师方面的因素,如教师讲授语言枯燥无味,讲授方法千篇一律;只注重自己讲,而忽视学生听。长此以往,不但使本来就不重视语文学习为“枯燥”的学生产生不了兴趣,而且也会引起“乐之者”的厌学情绪,这也是一个值得语文教育工作者引起注意的问题。因此,一篇文章需要学生多去朗读,读出感情,从中领悟道理,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教师如何讲究讲授艺术,培养学习阅读兴趣呢?就在这些语文基础欠缺的学生中,就请学生对“趣味贫乏”、“理解课文”的课型谈谈体会。因此教师应该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在课堂讲授课时注意讲授方法和注意讲授语言的艺术性。例如课文《海燕》的内容,在教学本课时,首先教师指导学生要有感情地朗读,一遍又一遍地读,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悟,去体会,读出海燕的那种战斗精神。所以老师就更应该讲究讲课艺术,借此机会,老师又将这一课以激昂的语气朗读一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了,对“知其所以然”产生了兴趣,随后让学生再对照有关教学流程进行交流、讨论,最后请一位学生口答。实验结果证明通过好奇——自学——交流——讨论——解答这一活动过程,绝大部分学生不但对这一教学流程有了较深刻的印象,也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阅读兴趣。
  3.教师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激发学习阅读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阅读兴趣这方面,许多教师在学生入学时及日常交谈中经常对学生进行文化课学习阅读重要意义的教育,有助学生认识基础知识和技能之间的关系,耐心教育学生固然是很重要的。但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还要注意了解课的内容和特点,并发掘文化课的彼此联系,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阅读兴趣。
  诚然,仅此一点还是不够的,还应让学生在语文知识的运用中亲身体会语言文字的内涵,要在实际生活中的得以应用,使之感到学之有用,才能使学生学之有趣。因此,要让学生们留心观察,积累阅读,这样的结果证明。通过“读”、“写”、“练”,“说”、“评”、“听”一系列活动,学生不但对语文知识有了进一步掌握,而且直接感受到语文知识的应用价值。这样对语文学习阅读中也产生较为浓厚的阅读兴趣,使老师在教学中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虽然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阅读兴趣并非是一朝一夕之间就可以达到的,但只要我们能正视学生的实际行动,从我们教师的教学特点出发,积极探索教学捷径,注重培养、激发学生对语文课产生浓厚的学习阅读兴趣,进而延伸到阅读其他课外书籍都有很大的兴趣。诸如:有空就抓紧时间看图书、阅读报纸、看看新闻联播、文摘周刊、甚至中外名著等。
  参考文献
  [1] 孔子.《论语·雍也第六》九州出版社,2011年1月1日.
  [2] 高尔基.《海燕》漓江出版社,2003年1月1日.
其他文献
在担任教学的这几年中,一直担任着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学生来说也是影响其一生的一个重要阶段,而在这个阶段中良好的行为习惯又是至关重要的。  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年龄为6至8岁之间,这一阶段的学生情绪容易冲动而多变,自我控制能力较之幼儿阶段有了发展,但仍比较差,他们的注意力很不稳定,爱做小动作,特别容易受他人的影响与暗示,进而产生不自觉的模仿行为。有这样一句话说得好:孩子的心灵
期刊
《背影》是一篇精美的散文,其朴素而深沉的情感,感动过几代人;含蓄而简洁的文笔,令无数读者叹为观止。  掩卷沉思,“背影”的魅力到底在哪里?  在《背影》中,作者截取自己人生经历中最难忘的片断,表达了对父爱深沉的思念。作者以祖母去世,父亲失业,“祸不单行的日子”为背景,在窘困的家境与坎坷的人生遭际中展现父予深情,又绝不夸大个人情感的作用,绝不掺加“国家利益”“民族感情”之类的说教,而是以朴素坦诚的平
期刊
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4个方面着手。  1.立意高  文章立意高,就会感人至深。这里说的立意高,其实就是要求立意要创新。写作文不要步人后尘,人云亦云,而应“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或者说挖掘出“人人心中所有,而人人笔下所无”的立意来。力求做到立意的不同凡响,具有新鲜独特的见解。要使文章立意新颖,就要做到标新立异。“标新立异”即要打破以往习惯的思维模式,敢于
期刊
【摘要】读作为一种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新课改的春风下重又放出了它的异彩,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和教师的追捧。然而在具体的教学中往往只重视精读领悟阶段的引领,而忽视了自读感知阶段学生的自悟自得和诵读表达阶段学生情感的表达和提升。这样学生对本文的理解往往更多的烙上了教师思维的烙印,而缺失了自己个性的,独特的东西。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领悟,表达  一篇课文的教学一般可分为自读感知、精读
期刊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集知识、技能、艺术于一身的新型课程,这门课程既不是课外活动,也不是活动课程,而是通过教育学生自我交往为中心的活动,其强调的是学生的参与,重视的是学生的体验、感受,以学生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主动探索为特征,以实现学生主体能力综合发展为目的。通过把握实践,感悟体验,迈向社会,强化活动促进综合实践活动和学科之间的有效整合,同时,还可以利用综合实践活动的开放和研究,结合各学科
期刊
【摘要】高中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的训练中,要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并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自学能力,为继续学习和应用英语切实打好基础。因此,在职高英语教学中,英语阅读重要性也是显而易见。本文就如何提高职高学生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做了些初探。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能力,方法和技巧  阅读是理解和吸收語言信息的最重要手段,它能给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有助于其它方面的稳步提高。高中英语“听、说
期刊
中考的标准化考试要求试题的覆盖面大、题量多、区分度好,考察基本知识的同时,注重对能力的考察,使试卷的难度较大。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甚至超水平发挥呢?除了平时知识的积累,心理素质等因素之外,掌握一些基本的应试技巧也中考成功的一个重要法码。现将之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1.在考试中,主要精力放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上,做到“三基”拿满分  1.1 《考试说明》中明确指出试题中容
期刊
来到边疆县工作已有十年,在与学生的交往接触中,我发现边疆中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内地中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一些差异。一个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与他的学习态度端正与否有很大的关系。为了准确地把握边疆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以及在以后的教学中自己能更好地开展工作,我认为有必要对边疆中学生的学习态度略作分析。  1.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指学习者对待学习时比较稳
期刊
在“升学率”的重压之下,语文教师陷入了重教不重学的怪圈。为应付考试,不得不把学生变成“教参的翻版”,变成“长脚的书橱”。然而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向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应较少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而应更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看来教师的作用已不仅仅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更应加强学法的指导。语文教学是基础教学,强调“学法”指导,重新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必将给令人窒息的现状带来很大的改观。在初中
期刊
【摘要】《英语课程标准》对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目标作了明确要求,我们教师应通过英语教学实践,指导和培养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并逐步达到这一目标,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他们今后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能力,培养  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阅读教学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而且要培养技能。著名学者柯鲁克先生主张把英语的大量阅读当作英语教学的主要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