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11问世背后:PC之争重燃战火

来源 :中关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六年前微软操作系统业务负责人泰瑞·梅尔森曾宣布Windows 10及后续版本将通过更新迭代随时加入新功能,用户不必等待下个版本。那时业界就猜想Windows 10应当是整个Windows家族的末代版本,然而微软又“食言”了,尽管梅尔森已于2018年离职,但是你可以当它不作数了。
  Windows 10、11,是否还有12?这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Windows 11是否必要。过去六年Win10系统日臻成熟,微软云和生产力战略稳中有进,边缘计算进入部署,投资者也适应了微软财报的结构变化。种种格局之下,桌面操作系统的概念应趋于淡化,除非Win11系统属于重大革新,不然很难想象这个时间节点推出新的桌面系统意义何在。

Windows 11表现中规中矩,最大改变是UI设计


  6月24日微软正式发布Windows 11并于10月5日上市发行。发行后的正式版一如既往度过了一段bug集聚的“阵痛期”,譬如热键失灵、文件夹卡顿、兼容性错误蓝屏、文件资源管理器内存占用过高等,其中引发较高争议的当属导致AMD Ryzen处理器性能下降15%的问题。几番补丁急救过后,CPU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其余bug问题也趋于平稳。
  Windows 11改变了什么?有用户戏称:Win11=Win2000的内核+Vista的界面+Win8的目标+Win10的UI设计语言。不得不说当年Vista的设计理念是超前时代的,我们依然可以在Win11和Win10两代系统中撞见Vista的影子,尽管很多年过去,囿于微软“爱画大饼、爱砍功能”的传统,Vista许多超前的功能设计至今仍未回归。Win11的UI设计的确是本作先入为主的一大亮点,这不仅让我们想起Vista,还有更多即视感的OS,比如居中的开始菜单,更加艳丽的色彩搭配毛玻璃效果以及圆角窗口等等。有人说它更像Mac OS,有人说它参考了KDE Plasma的任务栏和启动器,还有人说它汲取了现行GNOME桌面的诸多灵感,因为它们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
  此外,新系统增强了多窗口的灵活性,通过贴靠布局、贴靠群组和虚拟桌面功能展现了新鲜的一面;小组件取代了动态磁贴,遗憾的是不支持第三方开发;强化了游戏体验,支持新的DirectX 12和Auto HDR、DirectStorage两项Xbox专属功能,第一次为游戏而生;更融洽的桌面应用商店和兼容安卓APP等不一而足。尽管如此,Windows 11目前而言并非“重大革新”的产品,而是一款“中规中矩”的操作系统,它给使用者的感觉依然熟悉,即便所有的UI都更改了,也与过去几十年的Windows别无二致。

Windows 11是一个信号:PC战争重回业界舞台


  中规中矩的Windows 11对于大多数消费级用户来说算不上一款“必要”的操作系统,但对微软而言,Win11有其特殊意义且不得不发布的理由。
  据调研机构Canalys最新数据报告显示,2021年第二季度全球PC市场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其中苹果电脑得益于搭载自研M1芯片的Mac产品推出,出货量实现了同比19.8%的高增长,市占份额已达7.8%。我们发现,这些年整个PC行业正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Wintel不再是唯一的话语权。还记得去年WWDC20上库克抛出第一个面向Mac复兴的五年规划,苹果公司承诺将把移动产品线上长年积累的芯片优势Apple Silicon注入到未来的Mac电脑当中,这一战略已初显成效,只不过因当前原材料短缺和量产问题遭遇了暂时的掣肘。
  另一方面,ChromeBook在专有领域教育市场完成了逆袭,其背靠谷歌、安卓两大生态体系与Windows、MacOS直接交锋,终于跻身强敌环伺的PC市场。尽管微软仍在PC桌面市场保有绝对优势,但远不如从前,就过去一年来看,Windows市占率从85.4%降到了80.5%,微软的竞争对手在微软的核心业务领域发起了前所未有的攻势。
  微软战略转型成功平衡了过去PC营收一支独大的局面,但是这些年来生产力概念和企业级市场不断升温,PC产业有回暖趋向。随着苹果、谷歌等科技巨头重申芯片再造、重塑用户体验,且不断造势新PC的产品形态,作为过去这一消费级市场的最大寡头,失去这一优势让微软愈发不能承受。为了对付这一局面,新品出面显得及时且必要,因为去年市场格局骤变,Win10只能代表过去,Win11必须面世。

Windows 11的防御之道


  显而易见的是,微软的移动之役已经失败,Surface作为一类中间形态的产品承担起抵御竞争对手向微软核心业务渗透的护城河。苹果的步伐咄咄逼人,继M1芯片之后今年10月19日秋季第二场发布会祭出了同等工艺制程、集成数量翻倍的M1 Pro和M1 Max芯片,软硬一体搭载自研芯片、全副武装的高性能“地表最强”PC,这几乎是瓦解Wintel联盟的最有效利器。为了追赶这一差距,微软不得不向对方的战略靠近。比如微软最近放出的多条招聘消息中有一条招聘SoC架构总监,负责定义Surface设备中的SoC特性及功能,这则招聘被一些业界专家解读为微软有自研芯片的打算。另外,Windows 11强制要求TPM2.0安全模块也是微软希望有别于竞品多一分优势,但此举争议颇大。
  Windows的巨大生态应该是微软最能够依赖的防御武器,要知道,过去许多买了Mac机的消费者反手就装上了Windows系统。但是竞争者们正不断缩小这一差距,苹果的iOS和MacOS打通了移动和桌面两端,多年来致力于自成一派的终端风格不断培养起基数庞大的消费群体;谷歌的ChromeBook也从Chrome浏览器生态的用户群入手在专有领域撕开一个口子,它们对付微软Windows历史壁垒都使用了相同的策略——培养新的用户习惯。
  当然纳德拉并非只关心云计算和企业级市场,他早有注意到消费级领域的变化,所以当年的一招Edge贴身战术,成功约束了差点垄断浏览器市场的Chrome,让微软占得不少便宜。我们仔细观察可以发觉,这些年微软的贴身战术用的不少,各方的平台级大战也逐渐演变成招式相近的生态级混战,应用商店就是最好的例子。
  事实上,依附于平台的应用商店才是这些年改变终端用户习惯的最大因素。作为软件渠道的主要来源,应用商店提供了软件安装、更新维护的一整套自动化操作,更重要的是,它还隐含着帮助用户自行解决软件与软件、组件、中间件之间的依赖关系,这也是这些年经过不断改良的Linux软件包管理逐渐风靡的原因之一。便利和捷径总是能培养起新的用户习惯,有人说“APT不是伟大发明,APT和GNOME在一起才是”,不无道理,iOS、ChromeOS的成功皆得益于此。微軟的Microsoft Store虽姗姗来迟,但从Win10开始足见其愈受重视,新的Win11系统应用商店还将上架安卓APP,允许运行安卓应用,这也是新系统的特性之一;除此之外,开发者工具这块也比较全面,毕竟是以“生产力”著称的系统。
  目前而言,微软最大的对手依然是苹果,开局表现平平的Windows 11能否成为“微软之盾”还有待观察。重要的是,操作系统作为特殊的软件产品形态正随着用户体验不断演进,与此同时改变的还有用户习惯。前些年PC终端的市场价值被严重低估,但是现在有所好转,业界也重新认识到PC作为生产力的价值所在,这也有助于计算终端的发展进程在多元形态碰撞中交错前行。
其他文献
现如今,国产品牌不再仅仅专注于中国本土视觉文化符号,代表个性和颠覆既定印象的西方视觉文化符号也成为中国品牌的又一选择。然而,在视觉形象泛滥的今天,人们对身边的视觉形象趋于麻木,无暇顾及商业活动中各种视觉符号的隐含意义,缺乏对品牌产品和广告里西方视觉形象的深入理解,造成视觉审美与符号意义,品牌文化与产品认知的错位。就像近日引发广泛社会批评的江南布衣童装图案事件。作为中国本土知名服装品牌,江南布衣旗下
期刊
“两区”建设正当时,砥砺前行谱新章。北京市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正为处于转型发展关键节点上的石景山区打开新的突破口。  据记者了解,即将启动建设的英特尔冬奥科技展示中心将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期间英特尔在华唯一的科技展示窗口;北京铁矿石交易中心成为“两区”建设方案中唯一获得点名支持的金融机构,北京市第一家合资消费金融公司——北京阳光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获批开业,成为
期刊
在公众的记忆里,自从有了贸易逆差的记录后,美国贸易赤字的脚步似乎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按照美美国商务部发布的最新数据,8月份美国贸易逆差达到733亿美元,再次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如果沉淀与固化已久的多元能量失衡格局不能逆转与改写,人们相信未来美国贸易逆差还会继续摸高。  短期来看,新冠肺炎疫情所引起的全球主要经济体复苏的结构性失衡无疑是美国贸易逆差放大的直接牵引力。由于对疫情快速而严密的防控,一度掉档失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要坚持循序渐进,对共同富裕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有充分估计,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有效路径,总结经验,逐步推开……读着这些暖
期刊
服务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共同繁荣、开放包容、互利互赢的大舞台。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加强服务领域规则建设,支持北京等地开展国际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规则对接先行先试,打造数字贸易示范区;继续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继沪深证券交易所诞生30年后,在“2
期刊
10月19日,2021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北京会场暨中关村创新创业季活动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正式启动。  本届双创周北京会场活动以“高质量创新创造,高水平创业就业”为主题,围绕“五个更加突出”——更加突出创业带动就业量质齐升、更加突出创业支撑科技自立自强、更加突出改革激发创新创业创造活力、更加突出创新创业促进全民共同富裕、更加突出创业者的参与度和获得感,高标准举办启动仪式、主
期刊
2021中关村轨道交通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圆满收官,大赛历时6个月,来自国外7个地区、国内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0余个技术团队和企业云集中关村丰台园,最终12个优秀项目脱颖而出进入总决赛。  10月10日,“2021中关村轨道交通国际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京成功举办,历时近半年的赛事活动就此圆满落幕。来自企业、投资机构、科研单位和新闻媒体等各界代表15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举办大赛的意义
期刊
从默默无闻到名扬世界,中关村——这个北京海淀版图上的小村庄,因为梦想和科技的力量,成为中国的创业圣地,也在此诞生了无数创新产品、创业英雄以及口口相传的传奇故事。作为中国科技创新的出发地、中国原始创新的策源地、中国自主创新的主阵地,中关村正加快建设成为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  国家对中关村寄予厚望。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关村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中关村已经成为我国创新发展的一面
期刊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支撑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不久前,首届国际青年人才双百对接会(GT2HR 2021)在北京举行。  活动由北京海外学人中心、北京市青年联合会、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等在北京市人才工作局、市外办、市科委、市教委、团市委等指导下联合发起,旨在打造全球优秀国际青年和优秀外籍毕业生对接平台,加快
期刊
“十四五”开局之年,作为我国自主创新的一面旗帜,中关村如何唱好引领工业互联网发展的这出重头戏?9月17日,总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的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在北京市石景山区奠基。预计2025年全部建成后,这里将成为北京市规模最大、产业链最为齐全、产业集聚度最高的工業互联网产业园,成熟后园区年产值有望达到500亿元。北京提速:核心产业规模达1500亿  中国连续11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制造国,也是全球唯一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