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人才 多媒体修行多元化售卖

来源 :财富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j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摄影师,当然是这次摄影展作者中,最主要的作者。”爱普生影艺坊馆长杨柳对我说。在日前举办的“杂志——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摄影系金鹤与毕业生作品展”上,不难发现,参展者中,不乏非摄影师职业者。他们中有教师、创意总监、灯光设计师甚至党支部书记。然而,有一点又是他们的共同点——全都毕业于上海工技大摄影系,都是专业“把式”。
  为何毕业后没有从事摄影专业?如今高校的摄影、影像专业,出路在何方?不妨听听业内人士的说法。
  摄影系是否还该存在
  “压垮高校摄影教育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摄影专业招生考试归入美术类统考。”这是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著名策展人林路的“危言耸听”。
  不管摄影专业未来会如何,林路还是为本次爱普生影展做了序。林路写道:“从十多年前的摄影专科教育到如今10届本科摄影专业学生毕业走向社会,在专业教师一如既往的敬业精神指导下,坚持多元的发展空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是林路对上海工技大摄影专业的正面评价。
  林路之所以发出“摄影专业行将就木”的危言,他所担心的,无非高校摄影教育已经走到了歧途陌路。
  且看数据说话。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美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2013年11月所推出的《国内美术学类专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第二稿)所言,目前全国设有美术学专业的院校共349所,设有绘画专业的院校共164所,设有雕塑专业的院校共64所,设有摄影专业的院校共89所,设有书法学专业的院校40所,设有中国画专业的院校共15所。“从专业设置的整体情况来看,基本专业中,美术学专业设置的院校最多,雕塑专业和摄影专业的设置相对较少。”林路说,“因为我国摄影教育起步很晚,摄影专业大多隶属在以绘画为主的美术统辖之下,所以绘画的学院派风格一直影响甚至制约着摄影教育的发展,或者说,摄影自身的媒介特性,远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空间。”而如今,摄影专业的招生,将再次归入美术类统考,按快门的手将先勾素描,未来是否摄影系索性归并到美术系呢?


  而实际上,即使没有这次摄影专业归入美术类事件的发生,高校摄影教育也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毕竟,在数码影像大行其道,特别是多媒体艺术初露端倪之时,再抱残守缺于银盐胶片、暗房技术等等,相当于抱定南墙往上撞!然而,可悲的是,目前许多高校仍在传授这些已被丢弃的技术。


  上海交大媒体与设计学院的陈贤浩教授对我说:“电脑技术的发展,对传统摄影冲击很大。”陈贤浩透露,现在许多商家的宣传册,其中的商品都是电脑三维做的,不需要像既往那样拍摄照片。从前摄影系所教学的东西,早就不实用了。
  “新闻与纪实摄影的佼佼者奋战在各大传统和新兴媒体,以其敏锐的视觉目光捕捉瞬间即逝的故事,传递突发事件和日常人生的诸多悲欢离合;广告与商业摄影的创意人殚精竭虑在华丽的灯光下,将灵感的微光转瞬迸发出迷人的信息画面,引人入胜导向消费者的天堂。”这是林路对本次影展作品的评价。而未来,他们的学弟学妹们,或许更多人将会像从事环保行业的齐晓东、从事拍卖行业的钱天玛等人一样,将摄影变作自身的一个爱好而已。高校摄影系是否还将存在,这个问题也将不再是问题,而全新的视觉艺术系必将取而代之。
  大艺术教育只传授观念


  “有一个说法:美术,艺术门类之一。近数十年来欧美各国已不大使用‘美术’一词,往往以‘艺术’一词统摄之。”林路说,“即使‘美术’作为一个大的概念,摄影也应该是和绘画并置的,而不应该从属于绘画——那么,摄影专业为什么却盲目选择了专业考试的素描和色彩?”
  据了解,在国外,许多国家和地区,是将绘画与摄影并置的。比如法国,巴黎第八大学是法国一所国立综合性高等院校,以文科著称。该大学摄影及多媒体影像系是一个年轻而富有特色的系,它1970年从电影系分离出来,1986年成为能够培养本科生、硕士生的成熟系科,并在1996年确定传统银盐影像和多媒体数字影像齐头并重。它也是全欧洲少有的综合性高等院校内设置的摄影系。这所学校的入学考试和绘画无关!而本科生最后的毕业创作和论文写作,则是跨学科的研究和实践。
  再比如美国。纽约州的罗切斯特理工学院,这是一所摄影门类十分齐全的综合类学校,分别设有本科和硕士学位的课程。学校的摄影教育隶属于影像艺术与科学学院,学院下设摄影艺术与科学系,共有六个本科专业方向和一个硕士点。这六个本科专业方向分别是:广告摄影、艺术摄影、新闻摄影、视觉媒体、医学影像以及成像与摄影技术。学校还设有影像艺术学硕士。关键是,他们是从更大的范畴考量摄影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于是,他们的入学考试,也多方向地权衡,尤其是他们的毕业生因为专业的设置还可能获得理学士学位!
  “我觉得,国内的艺术摄影有个由来已久的问题——拍照片的人艺术素养较差!”陈贤浩教授对我说,“高校摄影系教学,大多传授技术,而对人的思维方式、艺术素养等方面的锤炼,几乎很少。”陈贤浩认为,大艺术教育只是传授一种观念而已。而凡是艺术上创新求变的时代,都会诞生横空出世的大艺术家。陈贤浩以梵高举例,认为他的“小笔触”,创造了一种观念。“艺术是什么?它就是创造一种观念,有了新的观念才会有新的艺术。”


  何处是归程
  以上海工技大摄影系近年毕业生为例,我粗略梳理,感到摄影系毕业生毕业后未必从事摄影专业。何处是归程?有时候,以业余摄影的身份,反而去除了“著书全为稻粱谋”的浮躁。比如毕业于1995年的齐晓东,已经退出照相器材行业多年,他现在的工作单位是——伟翔环保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1991年毕业于上海工技大应用摄影美术专业的邵雪林,目前就职于上海服装集团联合服饰有限公司,任党支部副书记、工会主席。2001年毕业的王华,开了家文化传播公司,自任总裁,同时还做农业,任上海正源农业专业合作社总裁。
  还有一大批毕业生为人师表起来。比如工技大摄影系早期毕业生陈光裔,2001年毕业,最初也以照相机和镜头换取衣食所需,如今则任职于上海锐客广告有限公司,担任创意总监。2006年毕业的蔡蔚婧,在浦东新区莱阳小学做教师;2012年毕业的巢匡昀,在黄浦区青少年艺术活动中心做教师; 2004年毕业的贾杰,不仅做自由摄影师,还是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外聘教师; 2008年毕业的谢天,则在母校工技大任教……


  诚如金鹤所言:“摄影把大家聚在了一起,摄影也终究是老师同学们此生交流的一个手段。然而,摄影,大可不必仅仅是影像人才的唯一谋生手段。”
其他文献
乘坐俄航红眼航班,飞越战斗民族领地的漫漫长夜,当灿烂的阳光从窗口射入机舱时,我已经降落在温暖的永恒之城——罗马。  罗马假日  冬季的意大利气候恶劣,寒冷、多雨,甚至洪涝,总体上不是个适合旅行的季节。不过在罗马的几天,我却意外享受了不少阳光。  罗马是一座城市,也曾经是一个辉煌帝国的名字。市区的一片遗迹记录了这个辽阔帝国最后的回忆。走出地铁马西莫环站(Circo Massimo),这个古老的战车赛
期刊
备受关注的西班牙投资移民法(即民间所说的 “50万欧买房送居留”政策)近期有了进一步的解读,3月12日,西班牙投资促进局执行局长Jose Carlos Garcia de Quevedo 以及西班牙驻上海经济和商务领事Eduardo Euba与上外国际·移民中心召开专门说明会,就新法纲要做权威官方解读。  自2013年9月12日西班牙买房移民新政推出以来,这个买房换居留的政策立时成为中国新贵们关注
期刊
纽约弗里兹艺术博览会 地址:纽约兰德岛公园 看点:现当代艺术 网址:friezenewyork.com 2014年5月9日-12日  弗里兹艺博会被称为“新潮的年轻人”,2003年在伦敦开创以来,便以其对于当代艺术的敏锐嗅觉迅速跻身世界一流艺博会行列,而“弗里兹纽约”尽管只有短短两年历史,但已经颇具成熟风范,《卫报》的Jason Farago认为,比起它在旧大陆的表兄,纽约弗里兹艺博会显得更加保险
期刊
2014开头闹哄哄的除了《来自星星的你》,还有一部《纸牌屋》。前者一夜之间像核弹爆炸一样点燃了亚洲地区的大姨妈,二姨妈,女汉子,小清新,让成千上万的女观众在短短两个月之内都染上了“教授依赖症”。后者就是一只拿着小皮鞭的手,必须清醒冷静地对待周遭一切,你永远不知道现实的小皮鞭何时落在你的身上,连疼痛都无法大声喊 出来。有时候悲痛时要求答案,但答案根本就没有。  那个“外星人”很红呀,但太玄乎了,没啥
期刊
2014年3月20日,墨西哥的墨西哥城里,动物保护组织的成员在身体上涂上颜料,彩绘出蔬菜瓜果的样子,横躺在果蔬摊上,以抗议社会巨大的肉类消费,因为当天是世界无肉日。无肉不欢的人们一定惊呆了,居然还可以有这样的行动。本刊觉得此举最有启发的一点是:走艺术路线进行抗议活动或许比较容易被接收。   1600只纸熊猫展与保护濒危动物  2014年3月17日,由法国艺术家格兰金(Paulo Grangeon)
期刊
一看樊洲的黑白山水,我就被他的艺术气象和美学精神深深吸引。  或许是看了太多的江南书画的墨韵和柔美,乍一见樊洲纯以线条“写”出的浑厚、雄奇又不失诗性和神采的山水艺术,顿时产生“别有洞天”的惊奇。  樊洲生于古城西安,14岁就师从长安派名家李西岩,专攻青绿山水和工笔人物,两年后又拜师花鸟画大家叶访樵。又过两年,经挚友引荐,被长安画派代表画家唐师尧收为老幺弟子,再之后,成为画坛宿将石鲁的爱徒。一个艺术
期刊
2014年2月27日到3月2日,“设计上海”2014(上海国际设计创意博览会)的展览现场可谓人气爆棚。无论是检票口还是主入口处,都排着蔚为壮观的长龙——比起其他少有人士光顾的小众设计展而言,“设计上海”成功地走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人潮挤挤的背后,传达着带着人情味的信号:大众对于设计与设计文化的兴趣正日益增长。  作为中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国际原创家居设计博览会,“设计上海”由屡获殊荣的英国设计展览
期刊
如果说流行文化与当代艺术把我们的这个时代包装成浓妆艳抹的女子,那么哲学就是此女子的粉底,虽然我们通常看不到粉底,但它却是一切浓妆的基础。就像我们常常忘记了哲学,但它却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底色。  在享乐主义盛行的商业时代谈哲学,在思想碎片化的互联网时代谈哲学家,当然是很不合时宜的一件事情。但是如果我们可以通过流行文化与当代艺术,来审视哲学家的灵魂,又或者通过哲学观念来偷窥艺术家的思想,那倒是既有趣又高
期刊
阿角,1984年生于中国西安,后移居上海并工作、生活至今。作为80后一代的新媒体艺术家,阿角于2014年早春举办名为“屏幕一代”的个展。  “屏幕一代”中的六件作品是“柔软”、“反复”、“坚硬”、“纯粹”、“静止”和“闹”,它们都存在和源自艺术家开发的电子应用程序。在作品中,屏幕也许会被理解成为这些应用程序的视听组件而存在的、相对来说随意的容器和框架,但另一方面,由于这些程序的结果存在于这些组件被
期刊
2014年11 月 12日, 由墨西哥政府与龙美术馆西岸馆合作举办的展览“白银之国墨西哥,历史与未来”于龙美术馆开幕,墨西哥总统恩里克·培尼亚·涅托携夫人亲临现场并致辞,据悉,此次展览是龙美术馆(西岸馆)开馆以来的首个国际性大展。  展览共展出150余件墨西哥优秀的传统银器作品,旨在通过一系列凝聚着众多银匠、设计师、艺术家和珠宝师艺术精华的高规格银器作品展现这一贵金属同墨西哥民族之间的交织与联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