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高校群团工作作用,坚守高校基层团组织生命线

来源 :中国共青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a111222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群团工作是党治国理政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是党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奋斗的重要法宝。共青团作为群团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党有着紧密的特殊关系,团组织根据党的总体部署,依照团的章程自主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作用。
  高等院校是青年的主要聚集地,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摇篮,是群团工作的重中之重。共青团是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在团结教育广大大学生的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高校各级党组织要在抓好基层党建的同时,加强对基层团组织的领导,坚持党建和团建协调联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充分认识加强新形势下青年群众对群团工作的重要意义
  2015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指出,“群团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群团工作是党通过群团组织开展的群众工作,是党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奋斗的重要工作”。同年9月,在江西省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强卫同志在传达中央的精神时强调:“进一步做好群团工作,最重要、最有效的就是在强基固本上下功夫,把发力点放在基层,把关注点投向群众,把切入点放在一线,真正让基层强起来、活起来”。从中央到省委,无不体现了群团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意义。
  从群团组织本身来看,脱离了群众就失去了自身价值。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也提出:“政治性是灵魂,先进性是题中要义,群众性是根本特点。”共青团正是起到了党和青年的连结作用:党通过共青团吸引、团结和带领广大青年,使他们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鲜明地指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只有青年才是青年运动的真正主体,必须牢固树立“青年为本”理念,尊重青年、理解青年、相信青年、依靠青年;必须充分照顾青年特点,把现代观念、流行方式、创新手段用于青年工作;必须把服务青年作为共青团的生命线,把握青年需求,千方百计为青年排忧解难。
  高校共青团组织应在党委和上级团组织领导下,通过各种符合青年特点的方式,把整个青年群体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使他们在今后的人生中,锻炼成为党的事业的可靠接班人,追随党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伟业。
  群团工作的经验及现存问题
  近年来,党的群团工作在继承中不断创新,但与现实相比并不能完全适应。因此,最紧密、广泛地将广大青年团结在党的周围仍是当下共青团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
  从历史中可以看出,青年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团结广大青年决定着国家的未来。青年群众是社会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一个群体;失去了青年,那就意味着失去了国家的未来。加强党的群团工作,是新时期我党的重要战略,事关党和人民事业的前途和命运。
  在具体实践中,群团工作存在如下问题:上级团组织不熟悉基层的实际,层层下发文件,使得基层团组织不能有效地执行,失去了自主创新的活力;有的高校和部门党组织不重视群团工作,管理办法单一,没有让广大团员拥有话语权。有的群团组织基层基础弱、覆盖面小,脱离学生,甚至沾染官僚习气,不能有效地起到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有的群团组织未能有机融入高校体系中,定位模糊、职能不明,易被边缘化;有的团学组织不能融入学校中心工作和教育大局,呈现出良莠不齐的现象;有的群团组织工作存在应付态度,敷衍了事,导致团的各项指示和精神不能落到实处。此外,在面对境外势力的渗透问题上,部分群团组织普遍存在经验不足、应对手段缺乏、态度不够积极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共青团事业的发展。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面对新的形势任务,我们理应紧紧依靠广大青年的智慧力量,创新思维,转变方法,努力攻克上述问题,开创群团工作新局面。
  探索高校群团组织发挥作用新途径
  共青团作为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它的先进性从根本上与党的先进性是一致的。因此,共青团要始终保持其先进性,始终与党保持密切的联系,不断增强团组织的先进性和战斗力,从理论、体制、机制、方法等方面着重努力。
  首先,必须找到青年,清楚青年现状,让全部的青年跟着团走,像制导武器一样,进行精准定位、凝聚。共青团要准确找到敌对势力进行斗争,对广大的青年进行有效引导。团组织可以培养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者,号召青年群众心系国家,在主动参与斗争中成熟起来。近期破坏祖国统一的“周子瑜事件”,各级团组织在网络上发布“国家面前无‘爱豆’”等系列爱国文章言论;共青团中央更以《七律·长征》表达爱国统一的决心,最近的“任志强事件”,共青团组织也自发进行声讨,得到青年的广泛支持,凝聚青年进行引导,对反党反国家势力作斗争,充分发扬了爱国主义精神。
  其次,牢固共青团的群众基础,认真研究当代青年特点,灵活设置团组织,有针对性地教育和引导,实现对青年的有效覆盖,切实提高动员能力,以实际成效积极服务党的建设。“青年之声”平台的建立,是在新形势下我党牢牢团结青年的重要举措,对青年进行思想引导和成长服务创造性的探索。
  再次,明确党的领导,进一步落实党建带动团建发展战略。各级党组织必须负起政治责任,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群团工作各方面、全过程。高校基层群团组织必须坚持正确方向,严守纪律和规矩,增强群众意识,维护和发展群众利益,提升自身影响力和感召力。
  此外,要主动拥抱“互联网+共青团”,实现团学工作的升级转型。当前高校团组织利用互联网并不合理完善。因此,要通过网络技术手段、思维与团的日常管理和思政教育相结合,充分运用网络阵地深入青年,让青年化被动接收为主动接受引领。
  然后,着力打造团学工作品牌,总结经验和不足,不能千人一面,允许打结合牌,一校一品、一系一品,从而扩大团学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真正做到团学工作深入人心,服务青年。
  最后,坚持依法依章程自主开展工作,使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开展做到“有理有据有法有情”。各级党组织要支持群团组织发挥自身优势,创造性开展工作。高校群团组织坚守群团组织的生命线,维护群众权益,最广泛吸引和团结群众。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