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石姻缘宝黛恋

来源 :现代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u850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越剧版《红楼梦》已经演出了整整六十个年头,它早已经过了时间的检验和艺术的沉淀,成为了一代人心中最为精湛动人的艺术。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以《红楼梦》为题材改编的艺术作品早已是卷帙浩繁、琳琅满目,但作为资深红迷,我不得不承认由上海越剧团创作的越剧版《红楼梦》是迄今为止最为成功的一版。越剧版《红楼梦》已经演出了整整六十个年头,它早已经过时间的检验和艺术的沉淀,成为了一代人心中最为精湛动人的艺术。
  2018年5月25日晚,越剧版《红楼梦》在锦城艺术宫上演,现场热闹非凡、座无虚席,整整三个小时的演出中无一人提前离场,这表明了成都人民对这部戏的喜爱和欢迎。这部戏共分为十三场,着重向观众演绎了宝黛恋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这十三场戏选自 《红楼梦》原著中关于宝黛恋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章节,每场戏环环相扣、衔接精妙、无一多余。
  “黛玉进府”这场戏是宝黛二人的初识;“识金锁”表现了黛玉多愁善感及敏感的性情,并为后面的“金玉良缘”埋下伏笔;“读西厢”这场戏在整个宝黛恋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沁芳桥、粉面桃、青石上,宝黛二人互表心意,互生情愫,这是宝黛恋的萌芽;“不肖种种”以及“会琪官”都对宝黛二人的性情做了进一步刻画,表明了整个大观园内唯有此二人乃为知己,同时这两场戏紧紧地引出了后面的“笞宝玉”,为黛玉到怡红院吃闭门羹作了引子。黛玉在晴雯处吃了闭门羹便终日惶惶,处处避着宝玉,同时也深受情伤。
  紧接着“黛玉葬花”这场戏,以园内众人的嬉笑愉悅反衬黛玉的忧伤及其孤苦伶仃的身世,当然这场戏最精彩之处便是黛玉的葬花吟,现场乐队琴箫和鸣、余音绕梁,“今日葬花侬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这场戏虽是凄苦哀怜,但是其在整个宝黛恋中的作用却是积极的,宝黛二人互诉衷肠,黛玉一句“我都明白”,宝黛二人自此便确定了关系;其后的“试玉”一场戏中,紫娟丫头帮着林姑娘试探宝玉,谁料一试便将宝玉吓得呆滞疯癫起来,园中太太们为了医治宝玉便决定为宝玉娶妻冲喜,自此,宝黛恋开始逐渐走向灭亡。
  这场戏也引出了后来的“王熙凤献出调包计”,紧接着便是傻丫头泄密给黛玉,黛玉闻讯而泣,误以为宝玉背叛了他们的爱情,从此心如死灰,由此,便引出了“黛玉焚稿断痴情”这场戏。这场戏同样堪称经典,李旭丹饰演的黛玉、李舒扬饰演的紫娟撑起了整个舞台,“质本洁来还洁去”,黛玉焚掉了种种过往,包括宝玉曾随身携带的题有诗的手帕。最后在宝玉和宝钗婚礼的锣鼓声中,黛玉含恨而去,只留下“宝玉,你好……”,便香消玉殒。最后两场戏便是宝玉婚房识破骗局,直奔灵堂寻黛玉,这是宝黛二人今生最后一次“相会”,也是宝黛恋的终结,从此便空留下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
  这十三场戏虽都取自《红楼梦》原著,但是各场戏的顺序并没有照搬原著,在编剧的精心编排下,整个宝黛恋从发展到高潮,再到终结都显得顺其自然,毫不突兀,即使是未曾读过原著的观众也能完全体会到宝黛二人的爱情纠葛。另一方面,剧中也有几处表现和原著不大相符。在第一场“黛玉进府”这场戏中,宝玉发脾气怒摔“命根子”,按照原著的理解,贾府是非常重视这块石头的,当宝玉摔了石头后,众人一拥便去拾玉,这里的众人的表现应是非常紧张的,但是本场戏中对这种紧张感的刻画并不完美。其次就是“黛玉焚稿”这场戏,按照原著的理解,这场戏中的黛玉应该是病态的、无力的,但是由于舞台表演需要张力,所以便弱化了黛玉的病态。不过有一个细节,演员李旭丹处理的非常好,那就是黛玉三次想要用手撕毁手帕,却无半点气力,最后才直接丢入火炉之中,不难看出李旭丹对黛玉这个角色把控的非常精准。
  在这场精彩的演出中,除了精妙的编排和演员传神的表演外,还有两点非常值得称赞:一是整场戏的舞台布置和演员的服饰还原度相当高,很多细节处理得非常好,包括门口的石狮子、怡红院的芭蕉、潇湘馆的鹦哥、宝玉的嵌宝紫金冠等等;另外就是整场戏的配乐,这场戏的成功离不开乐队精湛的乐器演奏技艺,打击乐、古筝、大提琴、唢呐等乐器,起承转合、交相辉映,使得整个剧场都笼罩在大观园那美轮美奂的景色中,沉浸在宝黛恋凄美的爱情故事里。
  除此之外,笔者还想另外谈一谈宝玉和黛玉的饰演者。王婉娜将贾宝玉乖张不羁的性情表现得活灵活现,初见黛玉时的欣喜、面对父亲时的畏怯、害怕失去黛玉后的疯癫痴傻、灵堂的痴情流露、离开贾府时的决绝,他简直就是曹雪芹老先生笔下那个宝玉的化身。李旭丹的唱腔跌宕婉转、字字传情,再加上她的身段多姿,一转身、一抖袖、一步一颦一笑,简直就是活脱脱的黛玉。“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娴静如姣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两位主角完美地为观众演绎了什么是“多愁多病的身”和“倾国倾城的貌”。
  感谢上海越剧团的精彩演出,为成都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
其他文献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看到三峡画派著名国画家姚叶红老师弟子詹贞林老师的这幅名为《晨晖》的山水画作品,很自然就想起了这首经典诗句来。这幅作品充分体现出了三峡派画以人品入画,讲求山水“比德”说,见画若见斯人的特点。詹贞林老师为人温婉而又不失豪迈的性格,从这幅作品的布势与运墨就能看感受出来。作为姚老师的为数不多的女弟子之一,既能在创作中将三峡派作品重意境,主
蜀绣 130cm×150cm 2020年  该作品技法打破传统针法的形式,创新边界变化的可能性,让彩丝自由呼吸,尽情舒展它的语景,让无限可能的色阶变得越来越随性而潇洒。选择蚕丝头道生丝,精加工处理工艺技术,采用平晕针、滚针、铺针、创新针法“飘逸针、停顿针、须实针”等数十种针法。其表现形式丰富,线条掺色柔和流畅、虚实得体,色彩过渡自然,平滑光亮,变幻多奇,更为突出以实形虚、动感十足。整幅作品寓虚灵于
翰墨书写同舟缘,丹青绘梦谱新篇。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四川省第十一次党代会胜利召开,2017年5月17日下午3时,由政协四川省委员会主办,政协四川省委员会办公厅、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承办的“守墨鼎新——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作品展”在四川美术馆盛大开展。中共四川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有关领导先后
肖茂光  生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70年代中期入伍,在西藏成边36年。曾任排长、科长,旅政治部主任,团政委,军分区、警备区政治部主任、副政委,西藏军区政治部副主任,贵州省军区政治部主任、副政委,陆军少将军衔。贵州省人大常委,西藏、贵州省书协副主席,中国书协会员。在工作学习中善于思考和创新实践,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在很多创新实践中作出了突出贡献,有100余篇各类文章和书画作品被省级以上媒体刊用并获得
在赖的包装长期稳定却又极少推进的前提下,如何积极七动的为适性药品包装设计新出新解径是一个他得探过的社会理题,只有积极的为老作受众上动进行情感关杯,才能让他们其有丰福感,才能有助于老龄化社会的稳定和谐。   随着我国自2013年底起,60岁以上老年人突破2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9%,在平均预期寿命延长、生育水平下降、新中国成立后出生高峰人口进入老年期等因素推动下,中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同时伴随
可能你从未见过他,但你一定看过他创作的电视剧;可能你记不住他的名字,但你肯定记得他笔下的鲜活人物。  他,一位藏在屏幕后面的“无名英雄”。  可能你从未见过他,但你一定看过他创作的电视剧;可能你记不住他的名字,但你肯定记得他笔下的鲜活人物,如红色人物江姐、被誉为“东方智圣”的历史人物东方朔,他们都在国人心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就是彭启羽,一位藏在荧屏后面却“点燃了家家户户荧屏,照亮了千千万万心
水印木刻 50cm×60cm 1964年  作品描绘的是川藏公路上厚厚的积雪使解放军的车队受阻,藏族人民与解放军同心协力推雪开路的情景。尽管它的诞生伴随着艰辛和不少遗憾,但画中自然流露的是作者对这条带给他翻身解放和幸福之路的真情实感。其加达瓦更是称其为他的“吉祥之物”。作为藏族画家,其加达瓦无比热爱自己的同胞和养育他的故土,因而,他的作品都带着浓烈的雪域草原的生活气息,使观众读来倍感亲切。此外,该
蘇亮《水磨大歌》国画 180cm×180cm 2016年  苏 亮  汉族。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师从著名画家黄格胜教授。现为中国钢笔画联盟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成都市高新区美术家协会理事,阿坝师范学院教师。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级和省级展览,并有部分作品获奖。
简介  西藏黄河诗书画院于2019年12月21日,在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正式成立。西藏黄河诗书画院的成立,旨在传承和弘扬西藏及黄河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加强西藏文化艺术与各省市的交流,推进西藏自治区文艺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基于这一平台,有利于加强川藏两地文化艺术的交流与融合,促进川藏两地文艺事业的共同发展。  卫建堂  生于1945年,陕西省韩城市人,现定居于成都。西藏自治区原政法委副书记
2020年12月16日上午9时,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现代艺术》杂志社承办,省级各文艺家协会协办的“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2020年度百家‘推优工程’发布会”在成都市新华宾馆召开。会上表彰了2020年度百家“推优工程”的100件优秀原创文艺作品!  出席发布会的领导与嘉宾有:四川省文联主席郑晓幸;四川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平志英;四川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李兵;四川省文联副主席,蛾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