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补玩具的人

来源 :故事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tang08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上海,一個姓朱的师傅开了一间特别的铺子,专门修补旧的毛绒玩具。
  有人可能会问,眼下物质过剩,谁会把旧的毛绒玩具拿去修呢?其实不然,朱师傅就讲了这几个小小的故事:
  几年前,有一个在成都上大学的女孩,把一只毛绒小狗寄到了朱师傅这儿。小狗破损得很厉害,填充物都露了出来,眼珠也掉了。朱师傅花了三天时间,将小狗的身体缝合完整,针脚被精心藏住,外表焕然一新;他又花了两天的时间,用塑料珠做了一对眼珠。哪怕是玩具,也有眼神,得测量好瞳距、确定好瞳色,才能正式安装。安上眼珠后,小狗又“活”了过来。朱师傅把小狗寄回去,女孩收到后激动地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如果地震重来,只能从宿舍带走一样东西,我一定还会带上这只小狗。它是妈妈给我的第一个玩具,这上面有她的味道。”
  还有一次,朱师傅接到了一个顾客奇怪的请求:务必在三天内,将一只断了胳膊的玩具熊修好。朱师傅细细追问这才知道,顾客是个大男生,从小到大有一个习惯,睡觉必须抱着这只熊才能睡着,否则就会失眠。自从玩具熊断了胳膊,他已经失眠很久了,再这样下去,要神经衰弱,所以他才提出了先前那个任性的要求。朱师傅知道了原委,连续伏案十几个小时,提前完成了顾客的要求。男生给朱师傅发了短信:“谢谢您!我终于可以睡一个好觉了。”
  修复时间最长的,是一只在海外购回的泰迪熊,毛发是渐变色的,需要配五种以上的棕色系丝线才能完成。朱师傅整整修了两个月,才把这只泰迪熊修旧如新……朱师傅说:“这些玩具啊,都是主人最爱的宝贝,甚至是精神寄托。”
  这让我不禁想起,有一次,我的孩子认真地对我说:“妈妈,玩具也是有生命的。”在孩子眼里,万物皆有灵,玩具也不例外。也许,一个成年人还眷恋儿时的玩具,会被嘲笑“太幼稚”,但不要忘了,那些玩具在他们眼中,承载着他们最天真的时光。我想,朱师傅修补的不仅是旧玩具,更是珍藏在别人心底的美好记忆……
其他文献
陳师父在美国开了一家武馆,收了不少老外弟子。他最得意的弟子叫比尔。虽说比尔有些傻里傻气的,但就因为他的这股愣劲儿,才能把功夫学得格外扎实。在异国他乡开武馆,不但要有实力,更需要宣传,最有效的法子,就是“踢馆”。在陈师父的授意下,比尔开始挨家挨户去竞争对手那里“踢馆”了。这天,比尔踏着夕阳回来了,一进门,他就向陈师父禀报:“今天我去了横田空手道馆,一共打了二十四个回合,馆主横田败下阵来。”陈师父听后
小王退伍后,保持著每天跑步的习惯,雷打不动。这天,小王和战友大骏一起吃饭。两人很久没聚,喝了不少酒。酒至半酣,小王打着饱嗝,说:“不能再喝了,我等下还要跑步呢。”大骏打趣道:“不就是跑步嘛,一天不跑还能死人不成?”小王一本正经地说:“你不知道,我一天不跑步,浑身不得劲儿。”大骏喜欢抬杠,便问:“我就不信了,难道你刮风下雨也跑步?”小王得意地说:“当然,我家里有跑步机!”大骏竖起大拇指,把他赞了一番
大夏天,外面跟个烤炉似的,大多数人都不情愿出门了,有个新手小偷却整装待发,缠着师父带他“开工”,试试手。  师徒俩来到一个小区,徒弟问:“师父,小区里那么多户人家,咱们怎么确定要偷哪一家?”  师父弹掉了手里的烟头,指了指居民楼,说:“喏,看窗外挂的空调。这是我的师父,也就是你的师爷,传下来的学问。”师父说,当年他刚入行,也曾问过这个问题,师爷就叫他先观察哪户人家装了空调。要知道那年头,空调可是奢
老赵和老伴儿参加了一个老年巴厘岛旅行团,这天晚上回到酒店,老赵一下成了团里的风云人物,为啥?因为老赵今天去浮潜了!浮潜这种运动,对于有点年纪的人来说,那可是件稀罕事儿。玩浮潜的年轻人居多,大姑娘小伙子,戴着浮潜镜,口里咬着呼吸管,浮在海面,头闷在水里,伴着热带鱼儿游来游去,还能看到礁石沙底的海星海参……有视频为证,大家伙不得不信。视频里,老赵穿着救生衣,头埋在海水里,只露出一截呼吸管,脚上还戴着脚
大王、小李和欢欢,这三个人是同事。这天早上,大王跟小李在公司楼下闲聊。不远处,是一排共享单车,其中有一辆倒在地上。大王对小李说:“看见那辆倒在地上的单车了吗?咱们来打個赌。我赌等会儿欢欢出去见客户,她会把那辆倒在地上的单车扶起来骑。”“不可能,我赌她不会扶。”小李不示弱。不一会儿,欢欢来了,她对大王跟小李说:“你们今天不出去跑业务?我可要去见客户了。”说完,欢欢朝那排共享单车走了过去,只见她迟疑了
小家伙温顺地坐在我的手指上。成为我的“掌中物”,它全然无所谓,既不怕陌生,也不试图挣脱和逃跑,而是安静地流露几分好奇,小心翼翼地用灵敏的小鼻子闻着我的手指。嬗变得快,两三分钟前,它还在地下树坑里不时吱吱地叫上几声,这会儿竟轻信于人,惊奇地望着我。我和它彼此揣摩对方心思,至少小家伙基于逻辑推测,像它这么一点点小,绝对不可能引起我的食欲而成为我的盘中餐。哺乳动物学家就其典型特征给这种食虫小动物起名为“
军方检查人员上船后被眼前惨烈的景象惊呆了:一些船员体内喷出灼热的火苗,人体跟着燃烧起来;也有的船员仿佛进入极低温世界,全身僵硬;更有甲板或船舱墙上到处是探出的鲜活人体的上半身,脸色惊恐……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费城实验的幕后  本刊2009年第11期发表了笔者的译文《迷雾茫茫的“费城实验”》,说的是1943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海军工厂进行的一次著名实验。埃德里奇号驱逐舰被青白色光雾包围着,又在
青霉素是怎样被科学家发现的?它有什么作用?当然更重要的是作者写出了青霉素的诞生给人们的启示:不是“运气”好,而是敢于挑战传统、不怕失败和锲而不舍的精神。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青霉素杀菌作用的发现从而引发世界上第一种抗菌素药物的诞生,归功于“上苍”赐予英国科学家弗莱明的一次机遇。事实真是这么简单吗?我们不妨回顾一下这种药物的问世过程……弗莱明的思考1901年,弗莱明才20岁,他的高考分数位居全国第一,
他是问鼎1996年诺贝尔物理奖桂冠的台湾女婿,他是行走在世界低温物理学前沿的睿智长者,他是一年乐意飞行15万千米,到处演讲的青年学子的偶像,他就是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道格拉斯·奥谢罗夫先生。本刊记者在丹桂飘香的时节,独家专访了做客第19期“科学会客厅”的奥谢罗夫先生,走近了他的科技人生。  以下是具体的访谈内容:  科学24小时:因发现了氦-3的超流态现象,您与其他两位科学家共同分享了1996年诺贝
下一个微生物杀手可能会爆发于非洲的雨林中,也可能会爆发自家养的宠物……美国著名的进化生物学家贾里德·戴蒙德教授登上从香港返回洛杉矶的飞机后不久,邻座的一位女乘客就开始打喷嚏。她打了又打,然后又开始咳嗽,最后想呕吐,从前面座位靠背处拿出呕吐用袋,吐进袋里……她站起身来挤出去,步履蹒跚地朝飞机前部的洗手间走去。显然,那位女乘客很难受,但是戴蒙德当时的感觉并不是对她的同情,而是感到害怕。因此,他要求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