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创新思维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00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物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创新教育是高中生物教学的核心。在教学中要实现创新教育就要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改进教学手段,重视阶段性评价。有意识地引导、鼓励学生敢于猜测、敢于求异、敢于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生物的学科优势,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得到发展。
  关键词:创新教育,生物教学,意识培养
  创新是指以目前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的过程。生物学科是一门实验性很强学科,不论是在知识的学习还是实际的应用方面可操作性都很强。如何把创新教育巧妙地渗透到生物教学过程中?怎样更有效地实现生物学科素养的培养?对生物学科教学来说至关重要。
  要进行创新教育首先就是要培养创新意识,它是人类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前提和内在动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掘学生的创新潜力,提高学生主动创新的意识,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民主、平等是师生关系是建立和谐氛围的前提。教师要从学生的性格出发,理解和尊重学生的正常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于提问,敢于争辩,形成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
  教师与学生和谐相处,会使师生感情上更加融洽,也使学生能更愉快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在师生共同思考、研究的过程中,学生能主动地获得知识、运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改进传统教学手段,有意识地融入创新教育
  “教材、教师、学生”是传统教学过程的三要素,教学过程中一直以教材作为唯一的学习材料来使用。但在高中阶段很多知识都很抽象如:DNA的复制、蛋白质的合成、各种细胞器的形态和细胞的构建等,学生们理解起来有些困难。近年来伴随着多媒体的广泛使用,大量的图片、动画、视频、微课等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为直观,改变了以前单调的授课方式,使学习变得生动、有趣,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
  同时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深入也能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学生创新意识的具现,也就是创新活动的进行。
  三、重视阶段性评价,进一步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的培养与创造能力的形成一般都要经过准备期、酝酿期、明朗期及验证期。既需要教师明确的引导,也需要给学生转变的时间。因此在创新教育的实施中不应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地进行改变。
  1.鼓励学生提出“怪问”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遇到爱发“怪问”的学生,这样的学生不仅教师不喜欢,其他同学也容易对他产生反感。但学生敢于发问并不是坏事,它也是一种学生积极思考、参与课堂的表现,更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体现,所以我们不要在他们发言的第一次就否定他们的意见。
  如果不鼓励这种学生大胆发问,学生的积极性对受到打击,其他学生也会认为不提问题才是正确的,创新活动便难以进行。所以说“怪问”就是一颗创造的种子,教师要正确引导这部分学生,对他们的学习思维,思考方式进行了解,以便充分地发挥“怪问”的作用。
  2.尊重学生对问题的不同观点,注重课堂评价
  一个行政班会有几十个学生,学生性格不同,爱好也不同,在学习过程中的对知识理解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同样的知识不同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得到的结论必然是不同的,只要有道理、合乎逻辑即可。如果教师强求统一,会使学生的思维受限,影响创新意识的发展。
  同时教师要注意进行课堂评价。一般情况下,学生提出问题或讲述观点后教师会及时做出评价。但有时及时评价反而会影响学生创新意识的建立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所以在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教师应灵活运用另一种评价方法—“延迟评价”,提问后或讲解知识后给学生提供充裕的时间,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进行知识联想和整合,畅所欲言、相互启发,获得更多的创造灵感。
  3.改进生物实验教学方法,渗透创新教育
  生物实验教学是进行创新教育最好的过程。但传统的生物教学过程对生物实验教学并不重视,两种教法(一种是在实验室中以课本流程为标准复制实验操作来得最后的结果;一种是根本不做实验,通过教师讲解来了解实验过程及最终结论。)根本不能培养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也就谈不上进行创新教育了。
  四、主动改变教学观念,教师先进行大胆创新
  在一些理论知识较强的课程中,教师授课时很容易“就课论课”,仅限于传授教材上的知识,没有拓展和延伸。所有的习题答案也都以教师为准,课堂变成了教师一个人的舞台,“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成了唯一的互动。那这样的教育还从何谈创新呢?
  对此我认为教师应当首先转变观念,不拘泥于一成不变的看法,而是经常从多角度来分析、理解知识,引导学生从“我回答”变成“我提问”。这样的锻炼能使学生的学习思维更加严密、更加全面。久而久之在任何学习活动中也能主动地从不同的角度去提炼信息、研究问题,激发自己的创新意识。同时,在教学过程当中加入审美教育与德育教育也是一种创新教育的方式。
  五、在生物教学中有目的地进行审美教育与德育教育
  审美教育是运用自然界、社会生活、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中一切美的形式给人们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培养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虽说生物学科中的美比较隐晦,但教师同样可以运用各种教学技巧和辅助手段实施审美教育来培养学生对美的热爱,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从而引发学生的审美情感。激发学生对生物美的创造能力和对生物学科的兴趣。
  在教學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用各位科学家的高尚品德来感染学生,用他们在科研中的艰辛过程来带动学生。并且教师要注意言传身教,规范自己的意识和行为,用周围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介来引导学生做一个有高尚道德的人。
  总之,想要进行创新教育,教师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意愿和选择,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有意识地鼓励学生敢于求异、敢于创新。只有这样,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教育的实施才能成功。
其他文献
摘要: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实施素质教育,从而提升教学质量。然而,在传统教学中,都是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学生主动性与自发性不能获得良好的发展与应用。所以,为展示学生主体性,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改变思维,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意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提倡学习自主化,致力以学生为核心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爱种子”教学;实施  一、前言  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课堂教育很难顺应当前人才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的领域”。使学生“初步获得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学好语文就要重视实践的功能,而实践就是带领学生投入到社会生活当中去,走进自然,感受乡土文化的魅力,在生活中寻找语文的素材。哪些乡土资源值得我们去合理开发,充分利用呢?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去实践探究。  一、充分利
期刊
一、活动主题背景  茶山镇的南社古村落与我校毗邻,是现存一处比较完整的古村落,其蕴含着渊源历史故事、别具一格的建筑特色和深厚的文化艺术内涵,具有浓厚的岭南风情。每年我校五年级学生都有参加古村文艺队协助举办的“茶园游会”“南社斋醀”等传统活动,孩子们课余都会津津有味地谈起有关古村落大型的习俗庆祝活动,宗族发展历史、风俗故事,建筑艺术,祠堂、民居、古井,家庙特色等话题,“孝德文化”慢慢地吸引着他们,也
期刊
所谓“生活”我们的理解应该是“儿童”自己的生活。教育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既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产物。要传递和交流人类经验,就必须把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让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回归生活”,目的就是关注儿童现实生活,要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学习背景,依据活动、体验、内化的邏辑规律,从儿童生活中普遍纯在的问题生成教学活动主题。通过生活化的活动和实践,引领学生用心去经历生命
期刊
摘要: 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将探究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通过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来达到学科素养养成的目的。而学生进行数学反思性学习不仅是一种有效的自主学习方式,更是一种探究学习能力的体现。本文是笔者在研读了元认知理论以及大量数学反思性学习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的学习现状分析,总结得出培养数学反思性学习能力的一些研究策略,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学会用思维说话”、“学会总结”,有效促进
期刊
近几年来,在大大小小、为数不少的教师培训学习中,我们总少不了会接触到关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什么是核心素养?我们教师该如何在教学中渗透“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以下是笔者的几点做法。旨在助推初中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一、明确英语核心素养概念,使教师教书育人更有方向性  对于“英语核心素养”这个概念和意义,一开始,我是一知半解的,后来,通过自己不断的摸索、学习和反思,我逐
期刊
近年来,青少年的教育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热点:心理问题高发,校园欺凌屡见,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紧张……作为班主任,如何科学、高效地开展班级管理,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学习者成为了当务之急。常规班级管理中,校规校纪,班规及班主任个人要求会对学生的行为方式和人格发展有一定的约束作用,但是在面对信息爆炸性丰富,思维发达,思想日益活跃,家庭约束力明显降低的高中学生时,外在的硬性的约束往往不能被学生内化,无法形成
期刊
在现代信息技术及新课程环境下,幼儿园园本教研逐渐开始渗入信息技术,一种新颖的教研形式网络教研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那什么是网络教研?网络教研对新课程教学有哪些推动作用?如何借助网络教研开展新课程的教学研究?这些问题的探讨为我们深入解读网络在幼儿园教研中的妙用指点方向。  一、网络教研的含义与必要性  1.网络教研的含义  网络教研是指在教研过程中运用了网络技术的教研活动(广义)。从学习方式与教学
期刊
我是一名在农村任教的平凡教师,从教32年,担任班主任工作30年,担任班主任饱尝了其中的苦、累、乐,我在从事班主任的工作中,在纪律、思想上主要做到两个字“爱”和“严”,这使我在班主任工作中取得较好的成绩。现在就谈谈高年级班级管理的二、三事:  一、家校联系,精心管理  我在春季学期开学时都要求家长一定亲自带自己的子女来注册,以便了解家长是否外出打工。如果外出打工的父母(留守儿童),至少半个月要求电话
期刊
一、我校学生的基本家庭现状  全校五百多个学生,分12个班。本区户籍人口不到二百人。三百多人是来自广东省外其他20个省份的学生,属民工随迁子弟。可以说,这是一所名副其实的民工子弟学校,而这百分之六七十的外来学生流动性大,每个学期转出转入的学生不下百人。其父母的学历最高也只有初中水平,其职业也限于在工厂里当搬运工、包装工,或者个体的收破烂,泥水散工等,在家中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而且为了生计问题,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