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llj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把游戏引入到教育不仅可以起到了课堂气氛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育游戏是教育与游戏的综合体,教育依托于游戏从而达到教育的效果,运用游戏教学法,更换枯燥的教室里听课,教学和学习,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经验的快乐!
  关键词:教育游戏;教学应用;思维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9-0143-01
  数学具有知识点密集且连贯性强的特点,要求学生课堂注意力必须十分集中,而小学生处于好动的年龄,常常在课堂上坐不住,会开小差。枯燥的数字往往难以一直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如何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是教师们一直思考的问题。将游戏融入课堂,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到知识,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情和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教育游戏的应用及意义
  (1)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普遍不高,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都不是自发性的,缺乏主动,相对于游戏来说,学习枯燥沉闷,还需要耗费大量精力脑力,不如游戏的吸引力强。如果可以将学生对游戏的热情转移到学习上,在教学课程中加入游戏教学环节,那么学生会由被动听讲变为主动参与,投入到游戏当中,快乐游戏之余发现学习的快乐。在进入课程之前玩个小游戏激发他们的热情,延续课间的欢乐气氛,如除法运算小游戏,每个学生按顺序报数,遇到能被3整除的数时无需报数只需拍掌,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增加他们的课堂参与感。教师把所有需要拍掌的数字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这些数字的特点,引导他们得出“能被3整除的数字的特性”——能被3整除其分解的数字之和也能被3整除。
  通过游戏学生不再有被动学习的想法,反而主动参与游戏学习,由此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游戏中体会数学的奇妙之处,从而激起对数学的兴趣。
  (2)培养创造性思维
  教学过程加入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从数学游戏当中学到知识不是唯一的目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通过游戏互动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用数学的思维思考问题。数学无处不在,生活中的每个小细节都隐含着数学的奥妙,如购买东西、体积重量计算等等,在涉及到该类相关的数学运算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模拟生活中的现实场景,进行角色扮演,在课堂中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各种应用。
  在角色扮演中既体验了生活,也锻炼了自己的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培养了数学思维。纸上谈兵终不如实际一练,明白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才更有动力。
  (3)提高学习效率
  小学数学教学都有这两个特点,一是直观性,另一是反复性。直观性是因为小学阶段学生思维还未完全打开,需要从最直观的层面才能理解,而反复性是必须多次反复讲反复演练,学生才能把知识点给琢磨透。小学数学的教学特点说明了其教学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的学习效率比较低,需要不断重复演练才能让学生彻底领悟。采取教育游戏的方法可以避免重复性,学生通过参与游戏可以快速理解到数学知识点,在游戏环节结束后学生对知识点已几乎全部掌握且对知识点的记忆也比较牢固,不容易忘记,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2.游戏应用的原则
  (1)一致性
  游戏的设置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对学生的兴趣,让其更容易接受知识点,快乐地学到知识,因此必须坚持游戏的内容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这也要求教师必须熟悉每一个知识点并能把知识点一一与教学小游戏相对应,这对于教师备课的要求提高,需要教师预设到教学中的游戏环节的教学效果。当然,这并不是要求每个知识点都要有相应的游戏作为对应,游戏只是一个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进入课堂学习的时候充满愉悦的心情。
  (2)創新性
  传统的教学课堂加入教学游戏是对教学的一种创新方式,但教育游戏也需要创新,学生需要不同的游戏设置来刺激其体验感。设计教学活动时,可选择不同的游戏形式,如集体游戏,小组游戏,个人游戏等等。一些诸如“找朋友”、“抱抱团”、“数字接龙”等游戏我们可以交叉轮换,尽可能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体验感,切忌“为了游戏而游戏”。教师也可以多参考综艺节目的最新游戏,根据教学目的进行调整,把其融进数学课堂教学当中。
  (3)组织性
  组织性是教师对课堂掌控能力的一种的考验,一个好的教师必须对课堂有着极强的掌控能力,课堂每个学生的一举一动都在其掌控之下并能很好地调节课堂的氛围,做到收放有度。课堂游戏的设置对课堂纪律性和组织性的要求更高,但在游戏进行环境教师又不能和学生强调纪律,这样会把原有的游戏轻松氛围给破坏掉。遇到这种情况,教师更多可以采取小组竞赛的形式,把一群沙子汇成一团一团,一只只叽叽喳喳的小鸟归成一队队,这样可以不露痕迹地转移学生的注意力,达到老师们想要的效果。
  教育游戏以教育为主,以游戏形式进行教学可以发挥游戏在教学中的作用,让学生爱上从游戏中学习,培养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其学习效率,让学生得到学习的快乐,真正爱上学习!
  参考文献
  [1]佚名.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65(8):115-1156
  [2]肖来宇,杨德招.小学数学课堂中教育游戏的有效应用要点分析[J].学苑教育,2018.34(4):48-49
其他文献
摘 要:口语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初中生重要的语文素养。但传统的语文教学,总把关注点投射在书面语文教学上,即更多的注重写与练,这对培养健全的人不利,这对班级的部分留守儿童尤为不利。留守儿童在农村初中的每个班级都占有一定的比例,他们父母常年在外,跟祖父母生活在一起,不善言语,不善交际,不善表达。语文课要更注重对他们进行口语训练,使他们融入语文,融入集体。  关键词:素养;留守;培养 
期刊
摘 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的内在要求、本质要求之一,也顺应现代教育模式及时代的要求。当今,在社会文化多元化、媒介环境复杂化的背景下,进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内外坏境,如果处理不当,不仅效果不佳,而且极易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需要创新形式,开拓渠道,将心理教育融合进更多渠道当中,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其中,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一种有效的途径。本文就如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对于一个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学学生处于学习的初级阶段,在这阶段为学生打下良好的语文学习基础,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就必须不断深入研究,将更多的优秀的教学方法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去。而留白艺术就是一种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就将通过对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深入研究,提出将留白艺术更好地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
期刊
摘 要:教师积极参与深入到学生中去,为学生搜集材料提供切实可行的途径,了解学生在准备过程中搜集了哪些材料,并为学生提供言语实践的形式;要实现交往与应对,不仅要求学生有表达的技能,还要有倾听、理解、交际应对的能力,这是双向的、综合性的;读书是学生获取信息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
期刊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教学的重难点部分。就实际教学情况来看,班级中学生对于古诗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存在非常大的差异,一些学习较差的学生甚至失去了对该部分知识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严重影响该学科的教学效果。通过在古诗文教学时,运用情景教学法,有助于改善该学科的教学效果,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本文在此对具体的运用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情景教学法  【
期刊
摘 要:新时代的教育是需要反思的,在反思中才能跟更清楚的找准自身的问题,在问题中才能更好的发现自身的突破点。时代的发展是由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教育便是其中的积极因素。时代的发展与教育的发展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教育受到时代发展的影响,同时也为时代的发展提供新动力。地区情况、政策条件、科技条件、社会观念等等因素都会对教育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反思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寻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以“差异性”教学为中心的聋生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及其意义,依据聋生认知特点的形成与环境因素的关系探讨聋生美术课堂“差异性”的教学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聋生;“差异性”教学;教学因素;教学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9-0074-01  在聋生美术课堂教学中,沿用传统的美术课程实施理念包括培养目标都基本雷同。
期刊
摘 要:在新时代国家对青年人才的素质要求下,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要求下,在语文学科的学科要求下,为了进一步夯实语文素养基础,在小学阶段提升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的质疑问难意识则具有非常关键性的积极作用。何谓质疑问难意识?质疑问难意识究竟对小学语文教学能够起到关于哪些方面的积极作用?教师应当如何采用恰当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教学措施,才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意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呢
期刊
摘 要:化学是当前高中教学重要的学科,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促进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提升。通过阐述多媒体技术与高中化学教学相整合的优势,指出了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希望通过这样的研究,能够在高中化学中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其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多媒体技术;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9-
期刊
摘 要:语感是学生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必备条件。拥有良好的语感,不仅能让学生快速准确理解文本内容,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语感的培养,尤其是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有效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感知,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语文素养,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本文通过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培养的意义,试探性提出几点培养策略,以便相关人士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