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钎法在开发建设项目风力侵蚀监测中的应用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qianji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采用测钎监测方法对华能宝龙山风电场二期49.5mw工程从项目建设期至方案设计水平年实施风力监测。结果表明:①天然草地经风电工程建设扰动后,根据各施工区域施工强度及扰动特点的不同,风力侵蚀模数将增大到原地貌风力侵蚀模数的2~4倍。②测钎法监测风力侵蚀具有操作简单,制作成本较低,制作材料较少,劳动强度低等特点,便于开发建设项目风力监测推广应用。
  关键词: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测钎法风力监测
  
  风能是一种洁净、可再生能源,风力发电不消耗矿物质能源、不污染环境,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近年来,随着国家“多能互补”,大力发展“可再生清洁能源”战略的实施。内蒙古自治区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风力资源,大力发展风力发电项目,改善能源利用结构,将自然可再生资源优势转化为区域经济优势,对推动自治区经济发展及解决资源匮乏等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随着风电建设项目的发展,在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风力侵蚀区,工程建设为风力侵蚀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人为扰动加剧了区域水土流失量的发生,给当地草地建设及保护带来了极大的压力。本文通过对华能宝龙山风电场工程实施风力监测,明确风电项目程建设过程中风力侵蚀发生的重点时段和重点单元,为有效防治工程建设新增水土流失提供理论依据。
  1、项目及项目区概况
  华能宝龙山风电场三期工程地处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宝龙山镇风电场总体规划装机150MW,本期装机49.5MW,安装33台单机容量1500kW的风力发电机组,全部由35kV箱式变压器经10kV电缆送出。
  项目区属于内蒙古自治区划定的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根据土壤侵蚀分类标准及项目区自然条件及侵蚀现状,确定项目区原地貌风力侵蚀模数为2040t/km2·a。土壤容许流失量为500t/km2·a。
  2、监测点位布设
  依据工程建设特点、新增水土流失分布、类型、强度和方案批复的水土流失预测的结果。选择风机及箱式变压器区、输电及通讯线路区及施工生产生活区为水土流失重点监测区域。在选定的监测区域内根据工程建设施工特点、扰动方式、破坏程度及防治措施布设情况分别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地段、部位布设监测观测点位,并在项目区周边空地布设一处对照。监测点位布设情况见下表。
  表一 监测点位、监测内容及频次
   3、测钎法监测方法
  (1)监测样区设计:根据工程建设批准的水土保持监测实施方案和《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中对开发建设项目检测指标的要求,在工程建设区针对土方工程量大、扰动地表面积广、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采用GPS定位,分别布设水土流失固定监测点和临时监测点,在固定监测点分别设置3个4×3m的长方形工程扰动样区和一个4×3m的长方形未经扰动的对照区,样区内一般埋设3排测钎。每排测钎间距1m,每排4根,每根间距为1m,共计埋设3排12根测钎,组成一个长方形样区。每次监测时,通过测量这12根测钎底部土壤侵蚀量的变化,确定该地区的水土流失量。
  (2)测钎技术要求:测钎采用钢钎,直径在0.5~1.0mm之间,测钎底部埋设深度在地面以下50cm。
  (3)监测技术要求。针对工程建设特点及项目区自然条件,风蚀监测时期主要安排在冬末春初,即当年的12月至次年5月之间,监测频率每15d一次,遇大风(≧17m/s)及时监测。监测期内对样区内埋设的测钎采用逐一测量的方法进行全面监测,监测时,通过测量样区内每根测钎任意两个相邻侧面底部土壤侵蚀量的变化,计算该地区的水土流失量。
  4、结果分析
  通辽市水土保持局于2009年4月至2010年10月对华能宝龙山风电场二期49.5MW工程施工期及植被恢复期内风机及箱式变压器区、输电及通讯线路区以及施工生产生活区等区域通过定点连续观测进了风蚀量的监测。观测指标主要有:土壤侵蚀厚度、自然沉降高度等,测量指标为土壤容重。共取得观测数据6组。采用公式(1-1)计算样区风力侵蚀量。
  5、结果与讨论
   (1)对于华能宝龙山风电场二期49.5MW工程建设,天然草地经工程建设扰动后,风力侵蚀模数分别为:风机及箱变基础施工区为5860t/km??a、7660t/km??a通讯及输电线路施工区为5166t/km??a,施工生产生活区为4400 t/km??a,与项目区原地貌风力侵蚀轻度(原地貌为2040 t/km??a)相比,增加了2-4倍。
   (2)测钎法用于开发建设项目风力侵蚀监测具有操作简单,制作成本较低,劳动强度低等特点。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难题。,一是,由于建设期施工活动面的不稳定性,造成建设的监测小区难以保存。二是,在实施连续观测时,由于为人为观测,对监测小区扰动较大。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即时评价越来越引起教育者的重视。本文旨在探索"以人为本,引领感受、适时介入、多元参与、倡导个性、促进发展"的课堂即时评价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各种心理因素,构建和谐课堂,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  关键词:以人为本 和谐课堂 课堂即时评价    课堂即时评价是对学生课堂问答做出即时评价,具有随机性和瞬时性。它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反馈、激励、调控和导向的作用。课堂即时评价是教学过
期刊
摘要:从南平市实验小学凶杀案到陕西南郑幼儿园袭击案,时间间隔五十天,在这短短的五十天之内发生了六起类似案件。一时间此类案件像井喷一样不可收拾。这一系列案件的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因素、法律因素、学校因素以及个人因素。它们反映出我国目前有着很深的社会矛盾而且这些社会矛盾积累到了一定程度且亟需解决。  关键词:校园暴力事件 公共安全 社会矛盾 贫富差距    引言  五十天之内突发了六起针对学校的报复社会
期刊
高考作文“发展等级”包括“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四大方面,共12个评分点,如果考生突出了其中一点,那么就可按等评分直至满分。笔者认为,考生应在把握题意、切中话题、突出中心的基础上,在文采方面下点功夫,就会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既可以提升基础等级评分,又可提升发展等级评分。文采有否关键在于语言表达技巧的成败,那么,怎样的表达才有文采呢?  1、讲究用词  讲究用词,一字传神,使表达准确、贴切
期刊
摘要:作者针对在新课改初中数学中合作探究教学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包括初中数学合作探究教学的基本程序,并对合作探究数学教学的实施策略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数学 合作探究教学    1、引言  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工作任务[1]。数学新课程改变了过去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
期刊
引言  文化是一个共同信念(宗教、意识形态)、价值观念、风俗习惯、行为和工件(工具、房屋、艺术作品),一个社会成员用来应付他们的世界,然后,我们通过学习一代又一代的传递下来。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方面(人的艺术和技术)和非物质方面(一个人的习俗、信仰、价值观和交流模式) 。问候语作为日常交际的一部分在各国文化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是人们社会生活中最为普遍的语言表达,在各国文化中都具有建立和延续各种人际关
期刊
Abstract:To make interrogative sentences and attributive sentences easier to teach and learn.The author tries to pin down how exactly interrogative sentences and relative sentences in English are form
期刊
音乐课对学生来说,本身就有很强的吸引力,但是现在很多学生喜欢唱歌,却不怎么喜欢上音乐课,原因何在?一方面由于音乐课本中的乐理知识点繁多,学生难以接受;另一方面由于传统的音乐课教学模式过于死板,过于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而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尤其是灌输式的教育对部分原本不爱好音乐的学生会产生一种课堂压抑感,久而久之便产生了厌学心理。如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音乐
期刊
摘要:对瓮安县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运动损伤的预防。分析学校中老师和学生对运动损伤的理解程度和对预防知识的了解程度。要有针对性走进学校,真正的去了解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是否对损伤知识有所理解,对损伤类型、引起损伤的原因、常见损伤发生的场合进行归类分析,要更好的运用预防知识,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关键词:体育课堂 运动损伤 预防措施    1、引言  体育课是中学生最喜爱的科目之一,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
期刊
摘要:我国《民法通则》对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而我国大多数民法学者认为诉讼时效的客体是请求权。本文将我国的规定与外国法的规定相比较,分析几种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请求权,提出自己对诉讼时效客体的看法。  关键词:诉讼时效客体请求权物权请求权    一、我国民法对诉讼时效客体的规定  《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两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13
期刊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世界两大法系的主要国家均对本国公司立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修订,我国新的《公司法》更是首次将股东派生诉讼以成文法的形式固定下来。我国虽紧随潮流,完善立法,但实践中,股东派生诉讼制度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我国应立足实际,面向国际,吸取世界各国公司立法的精华,完善股东派生诉讼制度,不断从法律制度上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  关键词:股东派生诉讼原告资格前置程序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