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教育事业 教师队伍建设是保障

来源 :新校园·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iker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3月25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教师补充工作的通知》,这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对于在当前形势下认真做好中小学教师补充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
  3月25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教师补充工作的通知,全文从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深化教师队伍补充机制改革,严格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和加强对教师补充工作的监督管理四个方面做了的阐述。
  第一,全面实施“特岗计划”,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针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加大,而中西部边远贫困地区农村学校教师仍然紧缺的问题, 2009年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央编办等四部门决定扩大实施“特岗计划”,鼓励吸引大批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教。通知要求,特岗计划每年设岗不少于1万人,争取实现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达到20万人的目标。
  第二,深化教师队伍补充机制改革,确保教师聘用质量。通知指出,全国各地要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教师补充机制。从2009年开始,各地中小学新任教师补充应全部采取公开招聘的办法,认真执行招聘程序,吸引有志于从事基础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到中小学任教。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国家或地方“特岗计划”的实施,统筹考虑本行政区域内教师岗位需求情况,统一组织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坚决杜绝不合格人员进入教师队伍。要确保特岗教师在工资待遇,鼓励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特岗教师继续留在当地从教。
  第三,严格实施教师资格制度,确保持证上岗。通知强调,各地要切实落实教师“持证上岗”制度,将持有与教学岗位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作为教师招聘录用的前提条件和职务晋升的必要条件。严禁聘用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担任专任教师。所有申请教师资格的人员必须通过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的教育教学能力测试。
  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掌握教师资格申请条件和认定程序。要将申请人修学教师资格课程、通过教育教学能力测试,进行教育实习和具备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等作为申请教师资格的前提条件。
  第四,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教师补充工作的监督管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各地中小学教师补充工作的指导、检查和监督,严禁任何部门和单位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占用或变相占用中小学教职工编制。
  要把教师补充情况作为教育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检查教师正常补充机制的建立完善、新任教师是否持有相应教师资格证书等情况。此外,教育部还准备定期公布状态信息,作为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
  
  二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发展教育事业,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关键。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必须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师资力量城乡分布不均衡,尤其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有编不补”、“有编难补”等现象,一些农村学校教师资源匮乏问题十分突出。
  随着经济危机的加剧,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难成为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为此,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决定扩大实施国家“特岗计划”,鼓励大学生、师范生到基层、农村任教。引导大学生、师范生到基层农村就业,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高校毕业生,学校不得再以其他方式和途径自行聘用教师。这一政策的实施,既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西部偏远农村地区教师资源匮乏的问题,又缓解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问题,创新机制,两全其美,对于从源头上保证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具有深远意义。
  通知明确规定,中小学新任教师在坚持德才兼备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前提下全部公开招聘。这是进一步深化教师队伍补充机制的有效改革措施,是确保教师聘用质量的有效手段和长效机制。为了保障这一机制的实施,通知还规定,要依据《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有关规定,将持有与教学岗位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作为教师招聘录用的前提条件和职务晋升的必要条件。进一步完善并严格实施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保证新增教师质量。有了一流的、高質量的师资队伍,才能保障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此外,通知还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各地中小学教师补充工作的指导,并做好检查和监督。
其他文献
一、快乐和谐政治课堂的提出    1 实施新课程改革实践的需要  更新教学理念,以人为本。和谐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以生为本”是教育的价值取向。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谐师生关系,构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令人愉悦的课堂,成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政治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2 改变政治课教学困境的需要  构建快乐和谐政治课堂,激发学生学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课堂教学的一切都要围绕学生展开。课堂教学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教师要营造一种激烈探索和理解的氛围,为学生提供有启发性的讨论模式。教师要鼓励学生表达,并且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对不同的答案开展讨论。要引导学生分享彼此的思想和结果,并重新审视自己的想法。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想法,不断启发学生
期刊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环节,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但语文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小学高年级学生对世界的认识更广泛,身体机能更为成熟,所以这个阶段的学生有了更浓厚的阅读兴趣。那么,如何指导他们更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呢?在平时工作中,笔者不断摸索,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兴趣为“师”    郭沫若说:“兴趣出勤奋,勤奋出天才。”这是对兴趣
期刊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初中语文一项首要的教学要求。能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衡量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标志之一。然而,综观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繁难偏旧的分析随处可见,但“琅琅的读书声”却只是出现在早读课上。有感情地朗读,正成为一项被逐步忽视的要求。但是,笔者认为,在初中阶段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仍然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一、正确引导,养成朗读习惯    于漪老师说得好:“我的课堂教学始终在追求这样一种效果
期刊
一、教學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让学生掌握有关词汇和句子。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一    作为语文教师,为了提高学生作文成绩,常常让学生摘抄别人的话语,复制别人的思路,寻找通用的素材,导致学生作文文采富丽而无精神,貌似有文化而少深度,叙事少了情节和细节,议论没了逻辑和思想,这些都成为高中作文的现实之痛。  2008年,江苏考生的高考作文里,鲁班与班超为争夺锯子的发明专利争夺不休;牛顿与爱因斯坦为抢夺“谁是弱智”忙得不可开交。作为一个在一线工作的语文教师,当阅读到这些文字的时候
期刊
一、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过程是一个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统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它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学生的良好品德、健全人格的形成,关系到国家、社会的前途和命运。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既有能力的训练,也有对史学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更有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体验和培养。”  李大钊曾说过,“欲得一正确的人生
期刊
一、设计理念和目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重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强调课程的现代性和创新性,努力建设开放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是对语文教科书的重要补充和延伸,对全面深化、提升学生综合语文能力、人文精神等语文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本课选题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学生普遍兴趣浓厚,通过课前搜集资料、科技小制作,课上谈话、游戏、交流与合作,从而锻炼了学生对资料的搜集和整理能
期刊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或与家长的交流中,常听到这样的抱怨:学生进入青春期了,可难管了,好话、赖话都听不进去,动不动爱发脾气,总爱唱反调,跟他们真难以沟通。  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在参与省级“心育”课题研究中,结合自己对学生的深入调研与思考,悟出了要从“‘心’开始,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的结论。为此,工作中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要有耐心    进入青春期的学生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易焦躁。当学生焦
期刊
内驱力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唤醒状态或紧张状态,表现为推动有机体活动以达到满足需要的内部动力。  新的课程理念特别强调,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激发教师的内驱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不仅关系到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更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直接应用者,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引导者。增强教师的内驱力是新课改的成败关键之一。  笔者从下列几个方面,对提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