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商务英语专业工学结合课程模式的构建研究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fe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教学实践,在师资、教材、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等方面提出了一些个人观点,以便为更好地为商务英语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 商务英语 教学方法
  一、引言
  “工学结合”作为一种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流办学模式已经从民间探索、普遍认同和积极倡导,发展成为官方机构的权威性认定、刚性要求和强势推行。实施工学结合,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也有助于突出职教特色,提升职校的社会知名度和竞争力。近年来,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逐步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研教改的重点和难点。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使高职院校传统的自主完成的教学行为改变为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来完成。这就要求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融“教、学、做”为一体,将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两者紧密结合起来,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探索有利于有效地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工学结合课程模式。
  二、两种课程模式
  课程模式的划分是多种多样的,从不同角度可以把课程划分为不同模式。根据以理论为中心还是以实践为中心,可以把课程划分为学问导向和实践导向(见图1)两种基本模式[1]。学问导向课程模式的目标是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发展理解能力和理论思维能力,他的目标是“知”,即先知后行。在课程内容上必须以理论知识为主体,实践课程仅是为理论知识服务。与学问导向模式相反,实践导向模式以实践过程和实践知识的掌握为课程结构展开的起点,让学习者在一定程度实践的基础上建构所需的理论知识。在课程内容上,强调应将多数时间放在实践知识的学习上,理论知识服务于、依附于实践过程。
  对于这两种课程模式,传统的学校教育基本上都是学问导向的,其目标是发展人的理论认识和理解能力。职业教育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实践能力为目标, “工学结合”校企联合办学是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生命线,是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彻底改变传统的以学校和课程为中心的学问导向模式,实施有利于增强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的实践导向模式。就目前高职课程结构来看,实践导向模式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有一定的困难。在“工”和“学”之间,是先工作还是先学习始终存在争议。有人将“工学结合”课程结构划分为两大模块,即以专业基础知识和系统理论构成的“理论学习”模块和以专业技术实践为主的“上岗实习”模块;理论学习安排在前四个学期;第五个学期开始以上岗实习为主,训练技术操作能力。这种简单的“工学结合”课程模式从结构和时间安排上将学习和实践分为两大块,使理论和实践相互脱节,其实质仍没有走出学科本位知识的影响。
  三、商务英语专业工学结合课程模式的构建
  商务英语是一门与商业密切相关的特殊用途英语,是在语言类课程和商务类课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综合性专业,具有交叉性和复合性的学科特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以英语为工作语言,参与和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应用型人才。商务英语“英语+商务”技能型的特点要求课程模式(见图2)不仅要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综合学习,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英语语言技能在商务环境中的运用能力,充分体现知识的连续性和层次性,以及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的紧密性。该模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凸显课程结构 “语言+商务+技能”特色
  语言类专业首先要求学生具备一定该语言听说读写译的能力。高职商务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有许多其独特的语言现象,包括词汇、用语、结构、文体等,需要开设专门课程(如剑桥商务英语、商务英语阅读、口语、听力、函电、视听说、翻译)才能掌握。现代社会对商务英语毕业生的要求,已不仅仅限于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而转向于对商务知识和英语运用能力的综合素质。这就要求学生在商务环境中使用英语,了解基本的商务知识,掌握商务交流中的礼节和技巧(如国际商务、商务谈判、商务礼仪、国际商法等),具备良好的与其它商务人员交流的能力。国际商务工作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涉外工商企业和机构,其从业人员除了有较好的英语基础和商务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技能知识(如计算机、办公自动化、外贸报关、商品外销和贸易洽谈),才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达到为社会培养熟悉涉外商务岗位群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动手+动口优势的商务英语实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2.合理定位“工”与“学”之间的关系
  传统的高等教育坚持以学科为中心的“三段式”课程,即以理论课程为学习的起点,按照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实践课的顺序依次排列课程。这种课程模式使得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显然不能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工学结合教育背景下,有人主张学习从属于实践教学,实践应该先于理论,“习而学之,而非学而习之”。这种观点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理解依赖于个人经验;知识是个体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3]。图2清楚表明,理论与实践不是两个对立的课程,他们是相互交错,密不可分。学习的知识能够应用到实践当中,知识与技能串接,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实践过程中碰到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知识体系之外时,会引起学生的反思,回到学校后重构知识,习得的新知识又为下一次实践提升技能做准备。“工”与“学”之间就是这样一个循环互动的过程,孰先孰后并不是主要问题,关键在于各院校从实际情况出发,有计划有步骤的交叉安排学生校内学习和校外实习的时间。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最初的社会实践可从简单的商品交易会自愿者开始,再到酒店的短期工作、展会的翻译、产品推销等,经过学习与实践的多次反复,为学生进入为期较长的顶岗实习(如半年)做好技能上和思想上的准备。
  3.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
  工学结合课程目标应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不仅包括个体从事一门或若干门相近专业所必备的专业技能与本领,还包括个体在职业工作、社会交往、个人生活情境中科学的思维以及对个人、职业和社会负责任行事的态度与能力。如今很多大学生没有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的精神,缺乏质量意识和效益观念,没有稳定的职业追求和良好的心态。去年番禺莲花山高尔夫俱乐部与我院达成合作协议,愿意接受80名学生去做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当时很多同学认为去酒店与自己所学专业不符而拒绝去实习[2]。因此,工学结合课程模式教学不再只是停留在一种孤立的技术训练层面上,而是要把基础课程的内容调整为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职业道德观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和人文综合素质的专向训练。让学生在具体、完整、综合的工作过程中养成自主学习与思考的良好习惯,感受职业成长,发展关键专业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4.教师角色的再定义
  传统的高校英语教师习惯了“满堂灌”教学法。老师称自己为“teacher”,是词汇、语法、语篇的讲解者,只负责教授书本知识,解决学生在专业知识中遇到的问题,教学方法保守、呆板。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性质决定了英语教师必须由纯理论型向理论加技能型的“双师”教师转变,老师对自己的定位也应该由“teacher”转变为“coordinator”。 “coordinator”一词的内涵不再是简单的教师,而是“组织者、协调者、同等的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由原来“居高临下”的绝对权威变成了与学生平等的,需要相互配合的朋友或同事。教学课程中,教师是组织者与协调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独立获取信息、独立制订并实施计划、独立检查和评估工作过程,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习得岗位职业技能,掌握专业知识,构建属于自己的工作经验和知识体系。
  四、结语
  “工学结合”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认真研究专业岗位工作特点,找到岗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认知规律,构建科学的课程模式,才能有效地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更好地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本文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构建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模式,希望为同类专业的课程教学改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黄红安等,民办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工学结合的实践与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
  [2] 应金萍、潘瑶珍,“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构建的制约因素及解决途径[J].职业技术教育, 2008年第02期。
  [3] 王朝晖,商务、旅游英语专业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和思考[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8年第01期。
  [4] 徐国庆, 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年。
  [5] CBI 与工学结合的高职专业英语教学创新章文君[J]. 外语界,2008年第03期。
其他文献
设计和建造了一套实验装置,对流体在通道内的周期性流动特性进行了可视化研究,所研究的通道是由两平行平板和交错布置于两平行平板上的一系列三角形阻流件构成.研究表明当Re>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代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结合教学需要,积极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农村幼儿园的教育问题也逐渐得到关注,但是有些人认为,就幼儿教育方面来看,城市的教育要远好于农村教育,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家庭规则中缺乏对幼儿的教育。
随着当前教育环境的不断改善,在中学校园中所配置的信息化技术相关的网络设备也越来越完善,相关的课程也逐渐得到了发展。然而,在中学的教学过程中也逐渐出现了一些网络安全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人们正在不断重视学生的学习水平,来保证学生能够在进入社会后有更好的发展。在中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改变传统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养成良好
通过对砂西区块15口探井的综合研究,认为下干柴沟组下段储集层经历了一系列的成岩演化序列,现今处于晚成岩A2亚期.其成岩作用十分丰富,经历了压实、压溶、胶结和溶蚀等一系列
根据高精度层序地层高频沉积旋回、泥岩欠压实、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封闭条件和盐湖盆地地层发育差异性特征,东濮凹陷古近系一第四系地层自上而下可划分为5个成藏动力学系统,
针对洼60断块区蒸汽吞吐后期原油产量递减加快、吞吐效果变差、油井出砂、油层动用不均等开发矛盾,开展以精细油藏描述、开发潜力评价为基础的二次开发研究。研究表明,利用井间
"九五"期间,河南油田在焉耆盆地和泌阳南阳凹陷发现并探明多个油田及含油区块,完成了储量目标,在新区勘探也取得了新的地质认识.新一轮资源评价及勘探潜力分析表明,油田各探
目的探讨急诊皮瓣移植治疗深度烧伤患者创面的最佳护理措施。方法将67例深度烧伤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研究组(n=34)和对照组(n=33)。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研究组在术后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