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血液病菌血症患者凝血功能紊乱及其与感染炎性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_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旨在探讨恶性血液病(急性早幼粒白血病除外)菌血症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Ⅲ(ATⅢ)以及D二聚体(D-D)与感染相关炎性指标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的相关关系及其临床意义。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1年3月至2013年4月确诊为恶性血液病伴发热的2062例住院患者,按照严格的纳入排除标准选取326例,根据血培养结果分为非菌血症组(n=176),非菌血症低蛋白组(n=78)和菌血症组(n=72),分别记录PT、APTT、FIB、TT、ATⅢ、D-D、Plt、PCT、CRP、IL-6、SAA水平和分析数据。结果表明,菌血症组血浆凝血时间中位PT水平、中位APTT水平、中位D-D水平、中位Plt水平高于非菌血症组,炎性因子中位PCT水平、中位CRP水平、中位IL-6水平、中位SAA水平均高于非菌血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菌血症组中位ATⅢ的水平低于非菌血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血浆TT、FI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菌血症组与非菌血症低蛋白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炎性因子PCT水平与APTT、D-二聚体呈正相关,(P<0.05),与AT-Ⅲ呈负相关(P<0.05)。结论:恶性血液病菌血症患者全身炎症反应与凝血反应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菌血症组炎症反应水平明显高于非菌血症组,同时伴有凝血功能障碍。
其他文献
以十五烷酸甲酯为内标物,建立了通过气相色谱仪定量分析桐油中6种脂肪酸含量的方法,并利用所建立的方法对湖北金丝、景阳桐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脂肪酸甲酯工作
通过作者在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着重阐述在素描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运用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以此来促进和提高我们当前的素描教学水平.
清代词论中的“江西派”概念是清人吸收诗学资源提出的词学命题,它出现于清代前期,一直延续到近代,迄今仍在引起争议。江西词派说由厉鹗首先提出,经过此后几代学人的阐释,这
目的:引进Yee编制的网络游戏动机量表,在大学生网络游戏玩家中进行初步修订和信效度检验。方法:采用整群取样的方法从北京市三所高校共收集到1523名大学生网络游戏玩家对其进
目的:探讨青少年早期生活事件与抑郁的因果关系以及因果关系的动态变化。方法:连续三年对来自南京市的598名初中生进行生活事件和抑郁的测量。运用交叉滞后回归分析考察了两
目前,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高潮兴起,它打破了农村劳动力长期向城市和发达地区单向转移的旧格局。农民工返乡创业,形成了以创业带就业、以就业促创业的良性互动格局。这对于推进城乡
目的:探讨两种实验条件下不同权力者的人际敏感性差异。方法:实验一采用3(角色扮演启动权力:高权力组/低权力组/控制组)×2(性别:男/女)被试间实验设计对206名大学生进行人际
目的:考察抑郁水平、自杀新闻报道方式对大学生自杀榜样行为的作用。方法:随机整群抽取广东省在校大学生449名,采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和自杀榜样效应认同度量表同时施测,考
目的:探讨当前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况与其自我概念之间的关系。方法:①采用自我同一性状态问卷(EOM-EIS-2)和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对32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②根据大学生在
目的:以社会地位感知与地位消费倾向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考察自尊的恐惧管理。方法 :首先,采用Rosenberg编制的自尊量表选取不同自尊水平被试,然后,通过回忆任务实验范式操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