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初高中英语的衔接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cliff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进入高一的第一学期,是学生学英语的转折点。这一年教学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整个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正所谓万事开头难,头开好了,后面的工作就好做了。在与其它初中同行的交流中,深刻体会到初中高中英语教学的异同。因为初中和高中分别属于中学教育中两个具有不同教育规律和特点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生巨大的变化。在高一的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很多同学到了高中一下无所适从,学习十分吃力,从而慢慢产生畏惧,退缩的心理,演变到最后在学习中丧失信心。甚至是一些英语成绩优秀的同学,也感到高中英语与初中有太大的差别,虽然很努力,但成绩提高不多,对英语就慢慢丧失了兴趣,原因何在?
  1 影响初高中英语衔接的因素
  1.1 教材因素。学生进入高一的第一感觉就是单词数量和难度明显加大。初中要求学生掌握1500个左右的单词和250个左右的短语,并且单词比较短,学生很容易记忆。而进入高中后,仅第一单元friendship需要掌握的单词和短语就达到45个左右,其中不包括常见的有用句型,所以对于程度中等的学生在单词关方面就面临着一个巨大的负担。单词从早自习背到晚自习,可效果还是不佳。除了单词,课文长度有所变化,初中课文多有彩色插图,图文并茂,贴近生活,可谓是寓教于乐!而高中课文,篇幅长,且注入大量的语法点,知识点,句子结构更加复杂,切注重阅读能力。内容更贴近现代生活,时代信息浓,内容涉及文学,历史,天文,科技,游记等,致使学生难以适应。
  1.2 教法差异。初中和高中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教学阶段。初中时英语语言学习的初级阶段,学生需要了解常用的句型,基本的句子结构和常见的基本语法。教学内容少,知识难度不大,教学难度低,课堂容量小,所以对于很多重点和难点教师有很充足的时间,反复的讲解和练习,从而达到逐个攻破。而进入高中后,教材内容丰富,课堂容量大,教学进度快,试题难度加大,重点和难点不再像初中那样反复讲解,所以课堂45分钟可谓是点点不漏,每节课都有每节课的任务。所以很多学生,进入高一后,很难适应这种教学方法,听课时适应不了老师的思维和跨度,从而影响英语的学习。
  1.3 自身原因。很多学生进入高中后,还沿袭着初中英语的学习方法,只是一味的死记硬背,研究语法。但进入高中后,突然发现需要记忆和背诵的东西实在太多,所以进入高中后首先要转变思想,要明白通过死记硬背学好英语是行不通的。一定要学会自己分析,归纳总结,理解老师上课所讲内容,然后分类记忆和积累。
  1.4 教师的原因。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做好初中高中英语的衔接是非常重要的,使高一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高中的英语学习,实现高中英语教学的顺利进行,已成为英语教学的重点工作。很多学生,开学第一天就对英语丧失了信心。为什么?开学第一天的时候,按惯例,老师要进行自我介绍及对今后英语课堂的纪律和作业的要求,并且一节课是全英。很多学生听得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尤其对于农村来的学生,本身英语基础和起点就低,在全英的授课环境,这类学生首当其冲感觉不适应。所以作为老师,第一节不用给学生那么大压力,虽然是英语课,大可不必为了在学生面前展示自己的口语多么棒而滔滔不绝,可以适当的用汉语跟学生交流,先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这为以后的教学会奠定一个良好的情感基础。其次,对学生要有耐心和爱心。刚到一个新环境,新同学和新老师,很多学生不敢表现自己,甚至是无法用最简单的英语来做自我介绍,作为老师,我们一定要帮助他们,表达实在有困难的时候一定不能刁难学生,可让他先坐下听其他同学这么说,并且要给予鼓励安慰的话语。
  2 解决初高中斜街的策略
  2.1 加强心理素质教育。高一新生入学后,教师就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端正他们的思想,抛除一些陈旧和消极的思想。要让学生知道,虽然高一课程不是很紧,但整个高一却是高中三年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不能思想麻痹,不能是学一学,缓一缓,要在高一的时候就确定明确的目标,培养兴趣。对于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先要打消他们的学习顾虑,要让他们明白高中学习和初中的英语学习有一定的关联性,但影响并不是很大,高中和初中的学习都具有阶段性。要有学好英语的信心,要学生明白只要有恒心,铁杵磨成针!其次,要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升入高中后,在英语方面会碰到许多困难,怎么样让学生在英语方面保持积极兴趣,是一个值得我们每个老师深思的问题。
  2.2 改变教学方法。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老师的角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老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老师只起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去谈论,总结,及解决简单的问题。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自学,提供学习方法的指导,从而做到“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其次,应根据学生基础不同,制定不同的教学和提问方式。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应按其程度不同,编排不同的小组来合作,互帮互助,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一方面又能提高成绩。再次,在作业安排和课堂回答问题上,要了解学生基础,和认知水平,随时调整课堂问题和作业安排。最后,开学初期,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不要过于高,要让他们有一个适应期,不可操之过急,以免让学生开学初期就产生惧怕和厌学心理。
  2.3 转变学习态度和方法。态度决定一切。进入高中后,首先要明确目标,以全新的姿态面对高中的学习,不再是老师督促,家长监督下的压榨式学习。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从早读开始,要预习当天的内容,还要回顾学过的知识,并且要大声朗读,增强语感,从而达到可以张嘴说英语。上课一定要专心听讲,并且要做好课堂笔记,课堂笔记的作用不可小觑,它完全是老师课堂内容的再现,对今后考试复习会起到很重要的租用。再次是要认真高效的完成上交作业和家庭作业,因为作业就是检验是否掌握所学内容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在学习英语中,我觉得还有最不可少的就是工具书,在我的班级,每位同学都有一本《高考必备》,从这几年的教学和使用中发现,养成查字典的习惯,有利于主动学习的培养和积累更多的知识。所以要想学的更容易,字典是不可少的。
  总而言之,要做好初高中英语的衔接,老师和学生都要共同努力,并且不断探索,我们定能把衔接工作做好。
其他文献
教学材料准备 1.演示用的材料:方向盘(轮盘和轴)、自来水龙头、木板、图钉。 2.录像材料、挂图。 3.分组实验用的材料:支架、自制的轮轴装置(共用一根轴的三种轮)、钩码、测
在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中,第一个基本理念就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学”是为了“用”,“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终目的。那么,如何在日常的地理教学
生物发酵舍养猪是近几年在我国兴起的一种养猪模式,与传统的养殖模式相比,它有着很多优势。本文就2种模式在养殖肥育猪的效果上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生物发酵舍养猪模式,到出栏为止,基本上无死亡和淘汰,猪不发病或少发病,节省了药物治疗费用,而且饲料利用率高,既节约了成本,又使猪提前出栏;没有污染物排出,保护了环境。
重庆市土肥站站长张学良经过长期研究提出,在长江上游5000万亩坡耕地推广横坡耕作制度,每亩可减少泥沙流失量60%以上。
立足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围绕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的群文阅读方法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讨。
筛选出ZP—S非硅稳定剂用于海水珍珠漂白。其作用是通过整合重金属离子和大分子胶团静电吸附HO2,使漂白过程中HO2-的分解反应和氧化反应竞争机制发生改变。漂白中应用ZP—S(用
《关节》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第六册中的第二课,是继《骨骼》之后指导学生认识人体的关节及其保健的课。针对当前我们偏远农村小学教学条件不足的情况下,这一课我是这样教的
1997年10月21—25日,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自然教学专业委员会,在成都市召开了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六次年会。来自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54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这次大
“雏鹰课外小课题研究”是雏鹰节假日活动的一种新型的活动方式,是队员们在辅导员老师配合下,师生共同策划参与的一种与队员自身息息相关或与社会有联系的一种小型研究课题。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