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临床诊治分析

来源 :中外医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weitao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临床诊治方法,提高临床对凶险性前置胎盘的防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6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6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诊治情况,并与同期收治的非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治疗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与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检查比较,术前经超声检查提示合并胎盘植入符合率65.50%(13/20),MRI检查诊断胎盘植入符合率为100%。凶险组患者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均长于或高于对照组,胎盘植入、子宫切除、产后出血、输血所占比例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他文献
利用270对SRAP引物对陆两优996和2个亲本的DNA指纹图谱,获得能在父、母本间表现出多态性的特异SRAP标记引物有54对,其中差异性条带136个。利用Me3Em8引物,条带在杂交种完全互
通过对9个引进的苜蓿品种进行两年的耐盐性鉴定和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艾菲尼特、捷达、亮苜5号、皇冠耐盐性和综合性状最佳,表现出明显的耐盐强势,适宜在冀东盐碱地区广泛
目前,我们对WTO/TBT(贸易技术壁垒协议)的游戏规则知之有限,缺乏利用WTO/TBT来保护自己和发展自己的意识,企业、政府、理论界对产业情况、WTO/TBT规则等的认识存在脱节现象.
转基因棉花是推进中国棉花产业发展,造福广大棉农的必然举措,然而,如何确定和建立一种简单、快速、方便的转Bt基因棉花检测、鉴定方法成为制约其推广、应用的关键.文章对生物
本研究以小型番茄(miniature 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Micro-Tom为试材,建立其以子叶、下胚轴为外植体的高效、稳定再生体系及遗传转化体系。结果表明,以子叶、下胚轴为
从自然死亡家蚕分离得到一菌株zll-r,回复感染确定其为家蚕病原菌.对该菌进行形态学观察及16S rRN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病原菌为气单胞菌属(Aeromonas spp.).药敏试验结果显示,
目的:讨论整体护理和孕期保健结合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接收的待产孕妇1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传统护理模
通过PCR检测及正、反交试验对转双价抗虫基因水稻材料的8个T1代株系中抗虫基因的遗传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6个株系中抗虫基因的分离符合3:1的孟德尔单基因分离规律;1个株
甜玉米是新兴的保健型农作物,生物新技术育种发展很快.转基因抗虫甜玉米品种于1998年在美国和加拿大等商品化生产,商品化率提高10%.利用分子标记方法,将花丝抗虫基因、耐寒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