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报恩

来源 :故事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ejue_wang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古城兖州有座嵫山,山下有个故县村,这里就是“坐怀不乱真君子”柳下惠的故里,整个村的村民不姓展就姓柳。可村东却有一处“郑氏庄园”,这座庄园占地十几亩,4进14庭百余间房,院内各种树木葳蕤,亭台楼阁林立,还有一个大大的后花园。一个外姓人怎会在此拥有这样一座豪宅呢?这要从一个故事说起。
  乾隆年间的一个晚秋时节,齐鲁大地连续十几天阴雨,道路泥泞不堪,一位推着药材的汉子艰难地跋涉在大禹路上,离家还有几十里远,连日奔波的他很想找间客栈住宿一晚,明天精精神神的赶回家。
  汉子抬眼瞧见不远处有一个院落,大门上挑着两盏马灯,正是一家客店,疲惫不堪的他紧走几步来到这家客店,而伙计并不热情,委婉地说:“客官,小店已经客满,往前几里路有一家大店!”
  “小哥,我一步也不想多走了,有一间柴房歇歇也行,我不少你的店钱!”说着话,汉子把车推上走廊,伙计见他打定主意住下,只好禀告掌柜,掌柜道:“柴房怎能让人家住,你去问问别的客人,看谁愿意挤一挤,两家平摊房钱。”
  不一会儿,伙计告诉汉子说东厢房的客官愿意同住,汉子押了一块碎银直奔东厢房而来。打开房门,只见迎面土炕上斜躺着一个中年人,黑黝黝的面庞,眉眼和善,中年人见汉子来,热情地帮着铺设被褥,彼此介绍生计后,汉子知道这人姓郑,贩卖茶叶为生,老家在河南驻马店,连阴雨阻隔了行程,住在这里好几天了。
  两人凑合吃了晚饭,躺在炕上交流着生意场上的辛苦甘劳,太过劳累,说着说着,汉子就“呼呼”的睡着了。
  沉睡之中,汉子猛然听到急促的呼唤声:“兄弟,兄弟,你醒醒!”
  汉子翻身坐起,借助微弱的豆油灯光向茶商望去,只见他额头上冒着豆粒似的汗珠,脸色蜡黄,小声哀求道:“大哥,我烧的厉害,头晕的不能动,你能给我找碗水吗?”
  汉子立马跳下炕头,拿起桌边的黑老鸹碗走出去,叫醒伙计讨了水来,茶商接过来,一口气喝光,汉子关切道:“郑老弟,看样子您病的不轻!一进门就看你脸色不对劲。”
  茶商点点头,说:“淋了雨,伤了寒气,一直没当回事,谁想越来越厉害了!”
  “你这病不能再耽搁,我帮你找个郎中瞧瞧吧!”汉子不等他同意,出门恳请伙计一起到村里请来郎中。郎中把脉问诊,开出药方,汉子又跟隨他到家取了三剂中药。回来后,汉子立马熬制,等到不热不凉,端给茶商服下。
  第二天,连阴雨终于停了,家虽一步之遥,汉子看着身患重病的茶商,心想,出门在外都不容易,有缘相识便要真诚相待。此后,他便留在店里伺候郑老弟。
  茶商一直挨到十几天还不见好转,这天三更时分,他把汉子叫醒,用微弱的声音道:“大哥,看来我是不行了,我想把后事托付给你行吗?”
  2
  汉子点头答应,茶商强打精神说:“大哥,第一件事,我死后请你送我回老家安葬。再一件事,这几年我把挣的钱都换成银票藏在身上,本打算回家置办田产,不再走南闯北,谁想我得了这场重病,我父母早逝,没有弟兄,你家弟妹一个妇道人家,你小侄郑新义才八岁,娘俩顶不起门户,这些天你一直照顾我,我算碰上好人了,银票你都拿上,做生意还是买房置地你说了算,等到你侄子结婚成家的时候,你给他张罗张罗,兄弟就感激不尽,大哥,您一定要答应,我这就给您跪下了!”
  满眼是泪的茶商挣扎起身想施大礼,汉子赶紧拦住,眼含泪水地说:“郑老弟这么信任我,我就应下你,我是本地故县村人,大号展宏飞,和真君子柳下惠是一个村的,放心,往后的事我一定按你说的办,你别心急,兴许再熬几天,你的病就好了。”
  茶商苦笑了一下,昏迷过去,仅隔一天就永远闭上了眼睛。展宏飞把药材寄存在店里,买来一具棺材将茶商的尸骨入殓,接着雇了车辆,亲自将他的灵柩运回河南老家,将茶商入土为安后他向郑妻讲起两人的约定,郑妻毫不迟疑地答应下来,于是,展宏飞留下一些钱财给娘俩度日,然后带着两千两银票赶回客店,推上药材回家了。
  回到家后,展宏飞赶利市发卖完药材,再次出门贩运。常言道“长袖善舞、多钱善贾”,有了大本钱的他走苏皖、串鲁豫、行川陕,一路顺风顺水,生意越做越大,几年时间就成为故县村第一富豪。
  积累诸多家业之后,展宏飞不再出门贩运,药材铺交给大查柜打理,千亩良田让儿子展海涛管理。只是,每年腊月初一,他必召集各处掌柜算账,随即把盈利一分为二,一半交到柜上留做家用和扩大生意,另一半让账房换成银票让他拿走,然后亲自坐车远行,接近年关才赶回来。年年如此,谁也不知道他在做什么。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十年过去。这一年春夏之际,整个山东遭遇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旱,田地皲裂、禾苗枯萎,庄稼收成定然无望,一场大灾在所难免。民以食为天,稍有体力的人便携家带口投亲靠友或四处乞讨,官府虽拨付了救灾粮,奈何灾民多多,分到各家各户仅够几天口粮。
  展宏飞家的大部分田地也是颗粒无收,但他却慷慨开仓放粮救济乡亲,指派儿子展洪涛带着家丁在村里开设几个粥棚,每日供应三餐,几个月下来,存粮几乎告罄。大灾之后是大疫,展宏飞又捐献药材熬制药汤施舍方圆百里的父老乡亲。行善积德的壮举虽获得乡亲们的交口称赞,然而,多年积累的家业所剩无几。
  艰难度日中又到了腊月初一,展宏飞叫过儿子到上房,吩咐道:“海涛,你快去请来咱乡里所有的大户到咱家,我有要事相商!”
  “爹,您老什么事啊!不妨先给儿子说说,我好给人家解释缘由!”
  “我急需用钱,要卖掉所有的田地才行!”展宏飞斩钉截铁地说。
  “爹,大灾之年,物贵地贱,地价抵不上过去的一半,您老这是怎么了?往年,您老每年腊月初一都把一半盈利拿走,到底怎么回事啊?儿子历练已有时日,您老有什么烦心事,儿子愿意分担。”
  展宏飞叹气一声,关紧房门,对儿子说:“海涛,今天我给你道明原委,其实,咱发家靠的是十年前我路遇的一个茶商,人家把银子交给我使用,我才有本钱做大生意,咱有这份家业,都是人家的功德,咱不能忘恩啊,每年我都去送钱,可郑家母子只留生活费,不让咱报恩,我只好把钱存在当地票号,过完年一开春就该给郑公子张罗婚事了,再置办些田产居家度日,也好完成郑老弟的临终嘱托。”   儿子恍然大悟,道:“父亲,原来是这样啊,滴水之恩就该涌泉相报,钱没有可以再挣,欠下人情便会终生不安,我听您老的安排,这就去把全乡的大户请来,好说歹说也要把田地都卖出去!”
  3
  果不其然,千亩良田只卖出一万两银钱。这一天,家丁早早备好马车,没想到,展宏飞刚出屋门,突然头晕起来,一脚踏空重重摔倒在地上,儿子和伙计赶紧把他抬到屋里,随即请来大夫诊治,大夫说中了恶寒,身体无大碍,需要静养一段时日才能复原。
  展宏飞挣扎着起床,可一点力气也没有,看到此情,儿子流着泪说:“爹,保重身体最要紧,我替您老去郑家送钱吧!我就是给郑婶跪下,也要让她收下咱们的心意!”
  展宏飞摆摆手说:“海涛,报恩还情并不只是送钱这点事情,还的其实是人心,再者,开春还要给郑公子完婚,他爹不在,为父要尽到家长的责任啊!”说完话,他吩咐家丁道:“你们几个快把我抬到车上,大夫说我的身体无大碍,躺在车上也是静养!”
  海涛跪在地上,哭着说:“爹既然一意前往,请您老准许儿子陪护在身边一路照顾,若不然,儿子绝不让爹出远门!”
  展宏飞欣慰地说:“海涛真是长大了,那好,我们父子一同前去,交友讲究父一辈子一辈,你要和郑公子结拜为异性兄弟才是!”
  一路慢慢行进,在海涛的精心照料下,展宏飞的身体慢慢复原,春节前几天终于赶到驻马店。
  展宏飞说明来意后,海涛便从怀里取出一万两银票双手递到郑妻手里,而郑妻拿着银票的手颤抖个不停,哭着说:“十年来,您给我们的钱够多了,我们不能没完没了伸手拿钱,说到底,您才是我们的大恩人!当初俺丈夫要不是碰上您,早就成了孤魂野鬼。”
  展宏飛摆手道:“弟妹,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大丈夫一诺千金,你收下钱先给侄儿娶亲!”
  而郑妻哭声更响了,说:“展大哥,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您就别再瞒着我了,今年山东大旱,我们村就有来此逃荒要饭的亲戚,其中还有几个是你们故县村的人,他们都传言说您散尽家财赈灾。这些钱一定是您卖掉了所有家产得来的,海涛你给我说句实话,到底是不是这样?”
  一向不会撒谎的海涛只得说出实情,于是,郑妻把银票硬塞到海涛手中,父亲不吐口,海涛推挡着不敢接,见此情况,郑妻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边哭边说:“天底下就没见过您这样的好人,经受大难还先想着别人,以后您家日子可怎么过?您要不拿走这钱,我就一直跪着!”
  展宏飞摇头说:“弟妹,每年送钱你只留一点,剩下的钱我都替你存在票号,也有6万两了,年后我就帮你家置办田产,孤儿寡母过日子步步艰难,我们父子自有挣钱的门道,你就别管了!”
  无论展宏飞怎么说,郑妻就是跪地不起,展宏飞转念一想,笑着说:“弟妹,我有个主意,这钱你先收起来为小侄娶亲,存在票号的银子算你借给我的,我以后挣了再还,咱两家再来一次‘君子约定’,行不行?”
  “所有的钱都是您的,您别说借的俺就起来!”郑妻始终坚持,展宏飞服了输,赶紧让海涛把郑妻搀扶起来。
  其实,几年前展宏飞和郑妻就给郑公子定下一门亲事,只等迎娶,于是,展宏飞双手一拍道:“弟妹,好事成双,这次我们父子都在这里,不如连娶媳妇加过年一块吧!”郑妻当即表示同意,展宏飞派家丁快马赶回家去报平安。
  4
  婚事办妥当之后,展宏飞返回故县老家,摸爬滚打生意场20多年的他带上海涛从头开始,有六万两银子垫底,生意很快风生水起。人的名,树的影,展宏飞信守诺言的故事早已不胫而走,新老客户抢着和这个仁义的山东人打交道,几年间便恢复了元气。
  这一年腊月,展宏飞又一次来到郑家送钱,见郑公子正在用功读书,他高兴地对郑妻说:“弟妹,咱俩家相距太远了,走动不方便,我觉得两个孩子一个学文、一个学艺,住在一起彼此也好有个照应,不如你们到山东落户吧,我已替你们盖好了一处庄园!”
  郑妻心想,因为“欠”着6万两银子,展宏飞父子必定年年奔波送钱,一路经风冒霜,身体若有个闪失真是过意不去,于是,她爽快地答应下来。
  一开春,郑妻便带着儿子跟从展宏飞赶往齐鲁大地,十几天后,一行人来到故县村,展太太带领郑家人走进新宅子,看到满目光鲜亮丽的家具摆设,里里外外收拾忙活的仆妇,郑妻不由得老泪纵横,心说,明明当初丈夫有求于人,没想到人家十几年来不离不弃,这真是有缘相识,千里遥远也是一家人,积德行善,冥冥上苍定会有好安排。
  泪水涟涟的郑妻交代儿子说:“新义啊,你读书学文是为了知礼义懂事理,将来一定要为这样的好人树碑立传、扬名天下啊!”
其他文献
老吴在合兴路上开了家汽车修理店,收了一个小徒弟叫张小佳。张小佳懂事勤快,聪明好学,老吴非常喜欢他,没有保留地教他。  有一天,老金的女儿金小艳开着车子来找老吴,说汽车动力不足,让老吴修一下。老吴见了金小艳就与她攀谈起来:“你老爸怎么不给你买辆新车?”金小艳微笑着说:“我刚学出来,老爸说让我先练练手。”老金乐了:“哦,我还以为老金抠门不舍得给你买新车呢!”金小艳接着老吴的话:“谁说不是呢,我老爸就是
期刊
1923年2月7日夜,离除夕只有八天,武汉江岸车站,寒风呼啸,雪花纷飞,几盏昏暗的马灯在风中“哐当哐当”摇晃着。十多名铁路工人被捆绑在站台东侧的一排电线杆上,或赤裸上身,或仅着单衣。陆续赶到的家属们哭喊着冲破军警的封锁,推倒木栅栏,潮水般涌向被捕亲人。怀着身孕的陈桂贞跌跌撞撞地在人群中搜寻到丈夫的身影,看见被反手绑在电线杆上的林祥谦,他的左肩已被军警砍出一道深深的伤口,鲜红的血液汩汩流出,将白色的
期刊
黄克缵,字绍夫,号钟梅,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生,福建晋江二十都(今石狮市永宁镇)人。民间以其5次任尚书,称之为“黄五部”。黄克缵自小聪颖机智,胆识过人。嘉靖四十年,倭寇入侵永宁,其兄被擒,克缵临危不惧,“慷慨对贼,请代兄死,贼奇而释之”。为避倭患,黄克缵一家与乡邻们迁居入城,海上巨浪滔天,众人皆颠扑不堪,独他正襟端坐自如。  万历四年(1576年),黄克缵参加乡试(省级组织的科举考试)中举
期刊
“请允许我成为你的夏天,虽然只能是短暂的一季,但也拥有足够的重量。毕竟……”此时说话的女孩已如云层般渐渐消散,直至不见其踪影。  夏日清晨的一缕阳光照向女孩的床,此刻的女孩尚未清醒,眼角噙着泪水。门外传来敲门声:“宸宸,起床了。”这一刻林宸真正清醒,擦拭了眼角的泪水,起身呆呆地坐在床上,若有所思。  “啊啊啊,太难了,不想写了。”一阵带着些许烦躁且熟悉的声音传入林宸耳边,她定睛一看桌前的女孩,这熟
期刊
秀云家种了两亩菠菜,菠菜快收获的时候,偏偏丈夫大赓到省城打工去了。地里的菠菜如何处理,摆在秀云面前的有两条道:一是自己到集市上零散着卖,二是找个收菠菜的大主顾。前者卖的价格高,但费心费力;后者省事,但价格要低。秀云思来想去,觉得自己一个女人家还是一次性卖了好。这样,她便决定找村里的大头去。  大头因小时候头比别的孩子大而得名,他现在做着各种买卖,给菜贩子介绍蔬菜生意就是其中之一。秀云找到他时,大头
期刊
福建省闽侯县青口镇大义村为陈姓聚居地,这里钟灵毓秀、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有“四世九登黄甲,一门八授豸冠”之美誉。相传唐朝开元年间,元帅卫总兵路过此地,看见该村男女有别,长幼有序,故称之为“大义”。因此,这里的山被称为“大义山”,溪为“义溪”,渡为“大义渡”。  1896年7月的一天,大义长楼村笼罩在盛夏暑气之中,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刺穿窗外此起彼伏的蝉声。父母为这个女婴取名陈桂贞,寓意像桂花一样终年
期刊
1917年11月,列宁和托洛茨基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力量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人类历史上第二个无产阶级政权(第一个是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政权)和第一个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苏俄”。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使世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看到了曙光,也给京汉铁路工人带来了翻身解放的希望。  1918年4月,毛泽东与蔡
期刊
青禾是在夏天以年段前20岁的成绩进入中学的,她还记得,那天太阳很大,阳光刺得让人睁不开眼。妈妈在外面等她,不一会儿竟然下起了雨,妈妈紧张兮兮,不小心把手机掉进了水坑里。  老师很照顾青禾,青禾的位置是班级里最中间的,同桌是年段第一的同学,甚至连附近坐的人都是班上最优秀的。青禾自己也很有底,她早早上过培训班,公式原理早已烂熟于心,音标语法也学了七八分,语文更是有打小的基础。所以刚入学的青禾可以很轻松
期刊
陈家庄有位叫振兴的老汉,这天在自家院子里喂完鸡,正准备进屋喝点水,没想到片干部大水进了院,见面就直接问道:“考虑得怎么样了大叔?”振兴老汉摇摇头道:“我还是那句话,要扒房子谁爱扒谁扒,我是不扒,你就这样向村里汇报吧。”大水无奈地摇摇头走了。  下午,村主任老邓给他打电话,要他到村里去一趟。振兴老汉想,去就去,也没什么可怕的。等他进了村大院见了老邓,往沙发上一坐,就直接问道:“邓主任,我来了,有什么
期刊
1910年与陈桂贞订婚时,林祥谦已在马尾造船厂当了4年学徒。  这天,陈桂贞独自在义溪边洗着一大盆衣服。冬天的溪水从山上蜿蜒流下,寒凉刺骨,陈桂贞的双手被冻得通红,她忍不住向手掌心哈了几口热气。突然,她听见身后似乎有动静,转身一看,是林祥谦正在几米开外的榕树下局促不前。虽然两人在订婚前见过面,但恋人的突然出现还是让陈桂贞的脸瞬间与双手一样通红,低下头,心跳如眼前欢畅流淌的义溪水一样叮咚作响。见自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