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断舍离”,迎来“小幸运”

来源 :分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n_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末,我和老公一起回乡下老家。老家连院子有两三百平方米,非常宽敞,平常就公婆住。但每次回去都感觉空间不够,两位老人有很多东西,到处都是几十年的老物件,损了边的搪瓷盆、搪瓷罐,瘪了鼓了的铁皮桶,堆积如山的衣物和棉被,因为承载了老人的记忆,在那里堆着,永远不会用。
  从老人那里回来,我不想步他们后尘,开始整理自己房间,然而,我发觉竟然对越来越多东西不舍,比如儿子小时候的涂鸦、上幼儿园时的小被子、积木玩具、滑板……我警惕起来,难道囤积真是一种人人都会患上的“病”?
  “拥有太多东西在搬家或居住上都会造成困难”为了解年长者为何对这些物品如此留恋,堪萨斯大学老年病学中心的研究主导者艾克特(David Ekerdt)与研究团队分析从1992年开始的退休与健康研究资料,结果发现,70岁以上的长辈有30%在过去一年几乎没有丢过任何物品,80%的人未出售任何东西,且超过半数的受试者表示,他们的确拥有太多用不到的东西。
  美国曾经做过统计,大约有600万人口有严重的囤积行为,平均20人中就有1人,且各个年龄层都有,是很普遍的问题。一些研究也指出,习惯大量囤积的人,普遍有人际上的困扰,容易导致家庭失和、夫妻离异,生活孤立,造成环境脏乱、滋生病菌。
  一般而言,女性和老年人较倾向囤积物品,女人受情绪(心理)影响较多,常会冲动消费,或者用购物排遣空虚、获得慰藉。而老年人大多是生理因素,醫界推测与脑部前额叶功能逐渐退化有关,血清素分泌不足,难以做决断。
  《零杂物》作者Phyllis在继承妈妈庞大的遗物后,大为崩溃,排除大量衣物、书籍、各式兴趣带来的杂物不说,光生活用品就十分惊人,卫生纸至少超过200包,还有一箱箱未开封的酱料、罐头,从此,她家更衣间瞬间成了妈妈的遗物间。
  美国精神医学学会最新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首次将“囤积症”诊断标准独立出来,而五六十岁正是它好发的时期。当然,多数人不到病态的程度,但我们仍然要警惕,不要让自己在囤积焦虑中越走越远。哪些该丢、该留,在人生不同阶段,面对挑战也不同,丢的是物品,但整理的是人生。
  25~30岁,
  跟幼稚的自己说再见
  留下值得持续珍藏的3件儿时物品,而儿时收藏的海报、卡通图案等则可以舍弃。
  毕业后出社会,无论是搬出去住或只是重新整理房间,应舍弃让人感觉稚气的物品,例如儿时收藏的偶像照片海报、卡通图案日常用品、中小学课本等,因为环境透露居住者的心理状态,一旦长久沉溺于儿时的情境,对外也易显露出不成熟的气质。
  人际关系上,由于这时处于事业起步、冲刺期,急于拓展人脉,因此参加各种活动时,常会留下名片,不过有些无益的人际关系尽早放手较好,包括:
  1.常吐苦水、埋怨、谩骂的人,会带来太多负能量。
  2.无赖,包括借钱不还或每次相约都迟到,总是造成他人困扰。
  3.碍于礼数勉强交往的人,也不必硬要保持联络。
  4.邀约3次都不理睬的人。
  5.很久没联络、看了名片或电子信箱还是想不起来的人。
  30~40岁,
  各自舍弃,互相包容
  留:耐玩的玩具,陪伴孩子成长。
  舍:夫妻俩婚前各自的杂物。
  空间上,双方物品必须先妥善整理,否则房子很快就会被挤爆,就像人际相处一样,两人的品位也要平衡,互相妥协和包容,整个家才不会变得不伦不类。
  孩子喜欢且耐玩的玩具通常就几样,不断发挥创意就可改变玩法,因此同类型玩具只要一样即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还是父母的陪伴,这个阶段的人生最该经营的关系就是家庭。
  40~50岁,
  换屋不是换大空间来堆积
  留:符合空间的生活形态。
  舍:想要但不需要的东西。
  到了不惑之年,工作大致稳定了,但人生课题没变少──孩子渐长,家里空间愈来愈不足,该不该考虑换屋?而长辈年老,身体开始出状况,自己的体力也走下坡,是否有能力负担再一次房贷?
  首先应认清“人”才是重点,换屋是因为人口增加,为了让大家有活动空间而换,并不是用来堆东西。
  随着物品不断被舍弃,或许就会发现,空间变得宽敞,根本不需要换屋,没有这项庞大的财务压力,就不需逼着自己汲汲营营于更多的薪水、更高的职位。
  50岁~60岁,
  清爽面对下半生
  留:长辈遗物只留最有意义的就好。
  舍:孩子成年离家后留下的物品。
  这个阶段最大课题是面临许多“告别”,长辈生病到逝世,夫妻俩可能有一人先走,如何收拾悲伤、处理遗物是一大难事。
  Phyllis的母亲自从家里遭小偷后罹患创伤症候群,开始囤积东西,她过世之后,Phyllis将满屋子遗物搬回自己租屋,最后花了5年时间才整理完毕。
  从不愿碰触,想清除遗物却感内疚,一直到痛下决心处理又怕贱卖了母亲的东西,煎熬、自责的情绪不断折磨着她,最后她只留下一件上衣和最后的笔记本,其他的统统舍弃了。
  Phyllis体悟到,愈是珍惜长辈的遗物,愈不该用忽视的态度去处理,任由它们在屋里生锈、腐蚀、发霉,加上遗物堆积在任一角落都让人每每见到就触景伤情,沉溺于回忆、悲伤情绪中难以自拔。
  因此她建议,留下一两件最有意义的物品,其他都舍弃,让自己的人生向前走。
  除了整理长辈的旧物,这个阶段也该回头整理自己的人生。近年来日本延烧起“老前整理”概念,倡导者坂冈洋子观察到,许多老年人家里被杂物淹没,就算想整理却因体力变差而力不从心,因此她提倡“从50~60岁就要开始老前整理”的观念。
  孩子离家独立,可以一口气减少许多孩子的物品,正是整理的好时机,把居家环境整理干净,心情就能变轻松。
  60岁以上,
  只留下爱与现金
  留:爱与现金、新的爱好。
  舍:过多的收藏、过大的房子。
  离退休生活愈来愈近,体力也开始走下坡,孩子离家后,夫妻俩不需要住在大房子里,既浪费空间又难打扫,可趁机换成小房子,优先考量交通便利、环境舒适的地方,最好附近有许多公园、美术馆、图书馆、电影院等,以便退休后外出活动而非整天蜗居在家。
  心态上也要接受自己逐渐老去的事实,脚步放慢,培养新的爱好,不过Phyllis建议:“你可以有新的兴趣,但不要累积物品。”
  例如退休后学习摄影,却不必统统打印出来,存在计算机里就好;学习鉴赏古董,不需要花钱购入,只要懂得欣赏即可。
  为了避免给子女或另一半添麻烦,不要在身边累积太多物品和收藏,“最好只留下爱与现金。”Phyllis一语道破,学会放下对物品的执念,只保留真正必要的东西。多吃些好吃的,多出门旅游,对自己好一些,就是减少子女的负担。
  规划老年生活的同时,也要接受人世间的无常与变幻莫测,因此,坂冈洋子建议,在自己思绪还清晰的时候,预先安排身后事,可减轻家人处理琐碎事务的精神负担,包括财务规划分配、思考生命末期时选择何种治疗方式、往生后通知哪些亲友、以及预期的丧葬方式等。
  动手整理吧!外在整理干净,心也就清爽了,前方的路也会更加明亮。
其他文献
感音性聋的听觉研究具有很大的理论和临床价值。磁源成像(magnetic source imaging,MSI)是一种新兴的脑功能成像方法,其通过脑磁图(magnetoencephalography,MEG)测量脑神经电流产生的生物磁场而获得神经元兴奋的信息,并与核磁共振解剖图像叠加进行空间定位。本研究用MSI观察纯音刺激时正常人和感音性聋患者听觉中枢兴奋的差异。
一个降低心脏病风险的方法:晚餐多点素  《临床内分泌与代谢杂志》的一篇新研究中,哈尔滨医科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晚餐吃太多低质量碳水化合物(如米饭、馒头)和肥肉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更高。当晚餐以素食为主时,心脏病患病率将降低约10%。研究人员总结认为,晚餐多吃些果蔬等素食,或用其他高质量碳水化合物(如粗粮、豆类、薯类等)替代低质量的碳水化合物,有助降低患心血管病的风险。  含这个字的眼药水,滥用易得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家庭是孩子面对的第一个环境,幸福美满的家庭是孩子终生身心健康的基础。但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家庭结构的不断变化,离异家庭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无论是完整的家庭还是离异的家庭,相信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一样的。所以,如何通过探望权来建立和孩子的连接和正确表达爱至关重要。  2010年8月,何某与蒋某经法院判决离婚,2006年1月出生的小孩何某某由蒋某抚养,何某每月给付小孩抚养费500元,直至小孩1
期刊
腭裂患者由于先天的解剖结构缺陷,导致吞咽、语音、听力等生理功能障碍,腭裂患者的中耳功能障碍和听力下降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据国内外文献报告,腭裂患者伴中耳病变的发病率为46%~84%,伴听力障碍26%~58%.
期刊
案例:2021年8月11日中午12时许,德阳市旌阳区公安分局刑警大队接到德阳市公安局反诈中心预警信息:辖区居民刘女士正在遭遇冒充“公检法”诈骗。收到预警后,旌阳区公安分局刑警大队民警立即拨打了刘女士电话,但电话一直处于占线无法接通。  由于时间紧迫,在对其进行多次电联无果后,迅速通过其街道、社区、亲友等方式进行查找,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大量的数据筛选,发现刘女士正位于自己家中,刑警大队民警立即将情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