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双的婆婆

来源 :延河·绿色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yanjun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月的南田山依然是冷到骨子里,雪梨花是凝着晨霜绽放的,白中带粉的雪梨像是水嫩嫩的婴儿的脸。这一百亩的雪梨是阿双婆婆的婆婆亲手种下的,看着这满山的雪梨,阿双的婆婆似乎想起了什么,她随即又抹了抹眼泪。
  婆婆这时候不是为了追忆往事来着,她带着任务。她把香烛点着放在雪梨地里一棵上百年的老樟树下,树下摆放着的还有她烧熟装在碗里的海带、豆腐以及小块猪肉。
  “树娘娘,你是最灵验的,请你给我们老张家添一个孙子,明年我一定杀猪宰羊的来供养你。”阿双的婆婆合着双掌念念有词的讲着,之后又摊开双手,对着大树连磕了三下。
  自从国家二胎政策全面铺开后,村里每隔半月总有两三个热心的村妇提着两个装着咸鸭蛋的红色大水桶,挨家挨户的给村头村尾的农家人分着涂了红色颜料的喜蛋。
  “这是哪家的喜蛋?”拿到蛋的村民就会问。
  “这是上湾阿旺家的!”
  “这是下湾彩秀家的!”
  ……
  “是男是女?”
  “生了个女儿”或者回答说“生了个儿子”。
  要是生了一个女儿,大家都会说“生女儿一样的,生儿子只是生一个名气”。要是生了一个儿子,大家会说“恭喜恭喜,你们家风水不错啊,几点生的?”或者说“哦,是今天辰时生的啊,好日子啊!”
  可是这么多喜事中,就是没有老张家的,倒是半痴半呆的老伴让她操碎了心,每天老伴会追着抱娃的村里人,抢着要看娃娃,因为村里人都熟知他得了痴呆症了,所以都没跟他计较。
  对啊,人家都生二胎了,老张家的媳妇进门已经整整三年了,却一点动静都没有。
  阿双夫妇想生可是又不敢生,他俩怕生了孩子,会成为家里的一个拖累,再加上工作还不稳定,夫妇俩是犹豫再三。
  “生一个吧?”一天夜里,阿双的丈夫从被窝里钻出头来对着她说。
  “生一个?”阿双还是有点犹豫。
  “生一个!”丈夫对这话进行了肯定。
  坐在梳妆台前的阿双,眼睛咕噜噜的从丈夫这转到了房间的天花板,又从天花板转到丈夫。
  丈夫这时候,不管阿双怎么想了,一拽手就把阿双撸进了被窝。
  一个月后,知道媳妇有身孕,阿双婆婆早早洗出了置放了一年的大酒缸,买了三大袋的糯米,还准备了好多酒曲。清明到了,山水是最清的时候,这时候做酒是极好的。
  媳妇怀孕三个月后,阿双的婆婆才将这个事跟邻里说。
  临近十月,随着一阵啼哭,在当地医院阿双婆婆迎来了自己的孙女。
  虽然这孩子不“带棒”,但是多少给老人一个安慰。看着孩子吮吸着小指头,踢着小脚丫,阿双的婆婆笑开了眼。
  三天后出院,阿双的婆婆就按照本地传下来的礼节,第一件事情就是给女方家“报喜”。
  一大早,她就从村里养山鸡家的人那买了一只大公鸡,因为媳妇头胎生的是女儿,希望下一胎是儿子,所以送过去就得是公鸡。她又在菜场上打了一个大猪脚,系上红线,捆上了一袋素面,里面夹着一个大红包,再装上一壶酒,东西准备就绪后,她把它们全部装在两个大箩筐里,就这样,让儿子挑着这箩筐给女方家报喜去了。
  忙完这一切后,婆婆从柜子里拿出了几小捆蓝色织布,一摊开原来是“水妮”,是当地包小孩用的小围裙,布的上端有两个细带子,就这样,婆婆给洗完澡的小孙女穿上上衣后,用这一块传了两代人的“水妮”对着小孙女腰下部分围了两圈半,上端的两个细带子也对着孩子的腰转了两圈,再用小毛毯包好。婆婆做这一切的时候似乎都很熟练。
  刚忙完,楼下就传来了一阵热闹声,是阿双的母亲来了,给小孩子送来了一个手镯,一条金链子,还有一对银镯;这些东西都放在小红袋里装着,回礼的还有一大爆米花,掺着红枣、糖果之类的东西。阿双的母亲身边还立着一个小箱子,估计她是想在这住上一阵子。
  阿双的婆婆,没让女方家忙活,无论是洗衣,还是给媳妇煮点心,她都自己来,阿双发现婆婆将自己沾着血的内裤也洗了。
  阿双说自己想洗洗脚,婆婆立马就去煮了一大锅的姜水提来,婆婆不让阿双自己来洗,说是女人月子里不能碰水,看着婆婆蹲在水桶旁搓洗着自己的脚,阿双心里泛起了阵阵的涟漪,阿双注意到自己的婆婆这几年头发是白了好多。
  婆婆对阿双坐月子非常有讲究,让阿双尽量躺在床上,不让看手机、看书、看电视;不让房间通风,说是女人月子不能吹风;要求阿双少走动,说是躺着不动可以收骨头,因为生孩子那会,女人已经拉伤了骨头。
  月子里有“吃月里饭、喝月里酒…”习俗,能吃的东西特别有限,除了猪脚、猪肚、猪心、兔肉,能吃的蔬菜就只有豆荚,说是其他青菜吃了胃就会寒,这些东西吃多了,女人会腻,所以阿双的婆婆会准备素面,又长又细的素面里会加很多红酒,红酒是四月清明时期自家酿制的,喝得暖胃,每顿餐后,婆婆的一碗蛋打红酒会准时到位。
  阿双的月子里,亲戚走动也特别勤,加上婆婆跟左邻右舍的关系特别好,邻里间送来的鸡蛋和家兔也特別多,鸡蛋是凑百送来的,家兔的个头也特大,送来的还有“青紫”,都是下奶的东西。送家兔的人会特别小心,常常会在主人家抓一把米走,因为她们怕自己兔子送人,以后再养兔子就不好养了。怎么给人家回礼,这些礼数婆婆都在行。
  月子里,小孙女偶尔会惊颤,会拉肚子,婆婆怕孩子被什么东西吓着,就会把银元洗干净了放碗里,用开水泡起来喂给孩子吃,或者抱着孩子往自家的猪栏、羊栏走几圈,以此达到帮孩子壮胆的目的。
  阿双说婆婆迷信,可是没想到,做了这些事后,小孩子还真好了。
  一个月的月子做下来,阿双对着镜子仔细地打量自己,竟发现自己的下巴多了一层赘肉,原本就圆的脸这会更像一个充了气球,每天六顿的进餐标准让自己已经营养过剩。这时候,阿双摘下粘着一个月汗味的头巾,将自己已被滑滑的头垢弄成了的条状头发埋进婆婆事先准备好的由生姜和“铁扫把”煮沸的已经降温了的开水。虽然已经满月了,但婆婆还是坚持让儿媳这样洗,以防她留下头疼病根。
  满月这天,女方家母亲提来了一个茶壶,茶壶里装着猪肚,这个猪肚就是给自己的媳妇吃得,媳妇吃后,也给了阿双婆婆家一颗定心丸。就表示女人已经换肚了,下一胎生儿子的概率就会增加。
  阿双问自己母亲“干嘛,要把猪肚装在茶壶里”,母亲笑着说,茶壶嘴像男孩子“带棒”的东西,这着实把阿双逗乐了。可阿双知道无论她以后生男还是女,婆婆会一直像这样照顾她,因为这是她的婆婆,她善良的婆婆。
  第二年,阿双的婆婆携着自己老伴,抱着小孙女,带着媳妇、儿子,提着农家大猪脚来到梨花地的老樟树下,婆婆这时候没在流泪了,而是笑着想起了那一年自己的婆婆和公公抱着自己的儿子来到老樟树下的情景,那时候也是梨花开遍满山头。
其他文献
风水帖  在客厅里,摆了几盆花,最用心  给一棵发财树,浇水  施肥、剪枝、去枯叶、晒太阳,我要  让它长高、长大、长翠、长旺,保佑  自己、家人、儿女、子孙,十代  百代人,都发财、发展、发光,不要发福  偏偏,这棵发财树担当不起天大责任,竟然  慢慢黄了、枯了、死了、倒下了、腐烂了, 丝毫  没有顾及我的想法,也没有  留下一句预言和判断,呜呼  我也偏不信邪,在发财树腾空位置上,随手  栽下
期刊
空旷  我站在荒野,周围空空荡荡  除了风,没有思想和灵魂的天堂  我不断被大风吹着  头发凌乱、衣服的领子吹得竖起来  身体在摇摇晃晃  似乎不把我体内的积雪吹走  它们不会善罢甘休  无论多大的风,多么辽阔的空旷  一直吹不走我体内的石头  它坚如磐石,更像是一棵树  一次次探出枝叶来  减少对荒原的一些歉意  大海的第二故鄉  把一滴忠诚的水融进其中,我看见  蜿蜒曲折而又古老的血脉在流淌 
期刊
遥望红碱淖  遥远的红碱淖 彻底拿走了我的心  拿走了 我的血脉 根  我不止一次遥望 不 一千次  一万次遥望你心旌摇荡的蓝  我在你的身边快乐了二千多个日日夜夜  摘星斗而歌 怀抱月亮而眠  我把尔林兔草原当作睡床  我把我 当作你的宝贝圪蛋  你的宽容 温润 美丽和强悍的风采  不只征服了我 也征服了一切歌者  每一次遥望 都是一次洗礼  从头到脚 从内到外 恍若醍醐灌顶  我不想惩罚自己
期刊
一辆蓝色的自行车  一辆蓝色的自行车  让人看到无比的蓝,一点点远去  又折回来,一下子将我覆盖  往事像一片阔大的叶子  文化宫本身就是一个停车场  所有的车都随便放  但需要用锁,锁紧了  锁在荫凉处  30多年前,多少有点远  有点辽阔,有点不着边际  是的,我的爱和我的追求也是这样  自行车的主人去跳舞,去约会,或者  去读书,迟迟没有回来  車轮和年轮相比,是谁  那么固执,几乎看不见动
期刊
黄昏辞  整个白天变得冗长,我必须得经过  午睡,才能顺利抵达黄昏  打马上街,宽阔的马路居然没有一匹马  多么孤单。红绿灯闪烁的路口  我挽紧缰绳,马咻咻喘息  它打了个响鼻,驮在马背上的诗句  变得分外孤寂  整个下午我都孤立无援  躲在一本又一本书的背面。直到电话响起  熟悉的来电秀侵略了整个屏幕  你烈焰红唇,鲜衣怒马  正式宣誓起义  我有盗马贼的彪悍和耐心  静等黄昏。等雪化成冰  我
期刊
波涛  振耳欲聋  一浪高过一浪  波涛  是大海的喧嚣  还是大海的激情  抑或是大海的倾诉  是大海  總要涌动不息的浪花  是波涛  总要掀起惊天的巨浪  是生命的摇蓝  总有奔腾的气势  我想站在浪尖  迎风而立  我想在滚滚激流中  博击风雨  我想以雷庭万钧之势  压倒任何艰难险阻  浪奔浪涌  生命的律动  大海扬波  炫耀迷人的风景  我追逐海花  逐浪天的尽头  我倾听你的呼唤 
期刊
黄尘的诗  孵化鸡娃的婆婆  记忆犹新的婆婆  是汉中人  我们七嘴八舌的孙子辈  就干脆叫她汉中婆  汉中婆年年夏天都孵化一窝鸡娃  用守步的老母鸡  在麦秸笼里放上二十颗圆圆的鸡蛋  三周以后  一群毛茸茸的小鸡娃子  满院子跑着的欢欢势势  汉中婆老牵紧我的小手  并一脸严肃地叮嘱说  兴看不兴抓鸡娃娃  母鸡歪狠 真啄呢  噢噢噢哦哦  几乎穿越了半个世纪的幽深隧道  依然听得鲜亮真切  
期刊
多伦多的轻轨是在半空中的,像火车,但又慢悠悠。如果不在高峰期坐,人很少,晚风柔软的卷进车厢。轻轨像是在空中飞行,绕过玻璃高楼,万家灯火在远处闪烁,行经之处却总是旷野。万籁俱寂,只听得见铁轨上摩擦撞击的声音,明明就在脚下,但却因为窗外过分的空旷安静显得迷幻而不真实——你在灯火阑珊处,离纸醉金迷很远,只有夜幕和明月相伴。  我来到这座城市的时候是十八岁。十八岁,一生中最具有胶片感的岁月,身边的世界沉默
期刊
在雄鸡起舞的中国版图上,陕西处于中心位置。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陕北高原、关中平原和陕南山区地带三分陕西,黄河、渭河、泾河、延河、褒河、灞河、沣河等数不清的大小河流,纵横交织,蜿蜒不绝。在这里,文学和地域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忘不了陈忠实的白鹿原、贾平凹的棣花、叶广芩的青木川。但在此之外,我们似乎还应记住一些在地图上找不到标注,同样闪烁母性光辉的无名河流——新世纪三位陕西青年诗人笔下反复
期刊
夜幕开始降临,窗外星星点点的灯光渐渐变成万家灯火,北风呼啸着钻进窗子,夹带着宛若游丝般的雪粒轻柔地飘落在我临窗的书桌上,顷刻之间便消融的无影无踪,但却给人刻画上了下雪了、冬来了的深刻印象。学校外的道路上远远地传来阵阵厚重、悠远而又扣人心弦的歌声:一个男人要走多少路,才能被称为一个男人?一只白鸽要飞过多少片海,才能在沙丘安眠?……答案啊,我的朋友,在风中飘扬。我瞅一瞅我的周围,同学们裹紧身上厚重的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