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颅压综合征36例临床分析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56813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颅压综合征是指侧卧位腰穿脑脊液压力低于0.68kPa(69.4mmH2O)所产生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临床比较少见,由于其症状类似颅内高压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故易误诊。我院从2008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低颅压综合征36例,现结合文献分析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36例,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21~68岁,平均36.2岁。病因:有18例发热、头痛、呕吐,腰穿后确诊为病毒性脑炎,头外伤6例,腹泻和受凉发热5例,诱因不明显7例。
  1.2临床表现头痛31例,坐位和站立时加重,平卧后减轻或消失。眩晕伴呕吐3例。精神障碍2例。发热11例,体温最高达39℃,颈部抵抗8例,余神经系统检查均正常。
  1.3辅助检查(1)腰穿脑脊液为负压者2例,脑脊液压力为0者8例,经注射器抽吸可取得脑脊液,其余25例脑脊液压力为0~0.68kPa。全部Queekenstedt试验均为无阻塞现象,外观大多无色透明,外观呈淡红色血性2例,蛋白轻度增高者15例;细胞数轻度增高者15例,余均正常。(2)头颅CT检有26例患者正常,9例患者第三脑室及双侧脑室呈不同程度均匀一致缩小,1例为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清除血肿后症状消失。
  1.4 误诊情况 SAH 2例,血管性头痛6例。
  1.5治疗及结果 去枕平卧,头低足高位,嘱患者多饮水,每天超过3000ml,静脉点滴生理盐水或葡萄糖盐水2000ml。确诊为病毒性脑炎者,同时给抗病毒药。8例压力为0者鞘内注射生理盐水1~2次,每次20~30ml。其中13例辅用糖皮质激素,1例手术治愈,全部患者均完全康复。平均住院天数20.4天。
  2、讨论
  病因及发病机制低颅压综合征有原发性和继发性,后者可出现于腰穿、头外伤、脑室和脊髓腔的过度引流、脊髓神经根的撕裂、颅脑手术后、脱水、休克、恶液质、感染、中毒、慢性巴比妥中毒、胰岛功能亢进所致[1.2]。原因不明者称为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其发病机制尚未阐明,可能机制有:脉络丛的血管舒缩功能紊乱引起脑脊液分泌减少或停止所致[3],蛛网膜吸收过度,异常脑脊液漏。临床资料中有18例患者诊断为病毒性脑炎,推测病毒感染后可影响大脑皮质、大脑深部核群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及大脑-交感神经-儿茶酚胺系统等不同水平,通过神经免疫、神经内分泌使脉络丛血管痉挛,亦可使其它部位脑血管痉挛。
  诊治体会低颅压综合征以头痛为主要表现,且头痛以立位加重、卧位减轻为特征,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腰穿也是诊断本病的可靠方法,只要侧卧位腰穿测压小于0.68kPa(69.4mmH2O)者结合CT或MRI排除颅内其他疾患即可诊断。本病一经确诊则治疗较顺利,预后良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治疗[3]:(1)饮水和平卧,患者应大量饮水和保持水平卧位。(2)低渗(0.45%)或生理盐水静滴,每日1000~2000ml,可以增加腦脊液分泌。(3)鞘内注射生理盐水,每次20~30ml借此可填补蛛网膜下腔的容积,提高和维持脑脊液的压力。(4)硬膜外注入自体血,将患者血液注入硬膜外间隙,对腰穿后及神经根撕裂引起的低颅压非常有效,因局部张力高可防止脑脊液外漏,另外使局部引起无菌性炎症反应促使裂孔愈合。(5)应用血管扩张剂改善脉络丛供血促进脑脊液分泌作用。经以上治疗效果不明显者应进一步查询原因,本组中有1例伴有硬膜下血肿有赖于手术治疗。总之低颅压综合征只要诊断明确,治疗得当,预后是良好的。
  参考文献:
  [1] MaroeliesJ,Silberstein SD.Spontaneus low cerebrospinal fluid pressure headache,1990,30:192
  [2] Pannullo SC,Reich JB,rrolG,etal.MRL changes in interacranial Hypontension[J]. Neurology,1993,43:919
  [3]韩仲言.神经病治疗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27.
  
其他文献
血液透析(HD)全身肝素化有带来出血的危险。为了防止HD 中的出血并发症,人们进行了许多抗凝方法的探讨和尝试,如小剂量肝素、体外肝素法、周期盐水冲洗法、局部枸椽酸抗凝法、低分子量肝素的应用等[①②③]。无肝素透析是有活动性出血,出血危险性大或有肝素使用禁忌证(如H I T)患者的抗凝选择④。长期以来,我科一直使用传统的无肝素透析方法:用500m l生理盐水(NS)预先冲洗动静脉血路管和透析器后,再
期刊
【摘 要】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是多发骨折,治疗不当会产生明显的功能受限。我们根据桡骨远端骨折的AO分型,对不同骨折类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并对患者进行随访,评价治疗效果,进而提出对此骨折的治疗方案。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适用于AO分型中A型和B1型的桡骨远端骨折。普通AO板钉固定的手术指征主要有3点:①AO分型中的A型骨折手法复位失败者;②B型骨折关节面移位明显者;③C1、C2型和部分C3型骨折。LCP
期刊
【摘 要】分层美容缝合就是皮下用可吸收线间断缝合抗衡伤口张力,然后再皮内连续缝合,起始进针点和最终出针点与伤口在同一直线上,首先利用无菌棉球打结置于皮肤外,起始进针点位于距切口皮缘1-2mm,从一侧真皮层出针,再从对侧真皮层进针,针距2-3mm,以此类推连续缝合,最后从切口另一端距皮缘1-2mm处出针,收紧尼龙线,利用无菌棉球打结固定,缝合后外观呈直线形,无需对皮,两端均在皮外打结固定,随后使用弹
期刊
【摘 要】目的:对闭合性腹部外伤的诊断和治疗的相关体会进行总结。方法:抽取70例闭合性腹部外伤经手术明确诊断的病例,对其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总结经验。结果:经过手术治疗后,66例患者达到治愈标准,临床治愈率94.3%,其他4例患者死亡,死亡率5.7%。结论:对闭合性腹部外伤进行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可以使该类患者的临床救治成功率显著提高。  【关键词】闭合性腹部外伤;诊断;治疗  闭合性腹部损伤致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GlideScope视频喉镜在临床麻醉中行气管插管的可行性。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期间诊治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口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以抛硬币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直接喉镜,试验组采用GlideScope视频喉镜,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满意显露声门的时间为(
期刊
摘要:目的:对乳腺癌萎缩性阴道炎患者采用乳酸菌素阴道胶囊和保妇康栓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萎缩性阴道炎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保妇康栓治疗,一组接受保妇康栓和乳酸菌素阴道胶囊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接受联合治疗的患者组,其临床VAS证明评估较接受常规治疗的患者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乳酸菌素阴道胶囊与保妇康栓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萎缩性阴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串联式”克氏针固定技术在跟骨复杂骨折手术中应用的疗效。方法 分析自2010年7月至2013年9月间,对有完整资料的32例36足严重粉碎性跟骨骨折,在手术中1采用“串联式”克氏针固定技术进行治疗,Sanders骨折分型:Ⅱ型3足,Ⅲ型26足,Ⅳ型7足。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随访8-36个月(平均17.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术后并发症:切口延迟愈合2例,无感染及皮肤坏死发生。按Mary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丙泊酚在动物麻醉中的起效特点,总结安全使用方法。方法:选取实验昆明鼠200只,序贯实验,以0.05mg/kg为标准,依次提高注射剂量,当出现阳性例后,取前一标准连续3次注射,若为阴性,则以此标准为安全注射标准;取新实验组昆明鼠40只,分为A组,单次注射,异丙酚4.25±0.5mg/Kg,B组,连续输注,0.4mg/Kg/min持续麻醉,统计对比0min、5min、15min、45m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临床护理工作方式、内容发生了很大改变。经长期临床研究,现代医学在治疗因胸腔积液引起的并发疾病上,获得了显著成效。胸腔闭式引流可以有效缓解气胸、血胸、脓胸、胸腔积液等病症,临床治疗资料显示,该手术方案治疗操作流程复杂,需要护理工作紧密配合才能完成。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深静脉留置管胸腔闭式引流中存在的护理风险问题,深度解析临床护理工作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对子宫下段切口妊娠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3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切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声像图特点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患者均得到明确、合理诊断,结合MTX的灭活治疗,并在超声仪器引导下,行相应清除术,妊娠物均被有效清除。30例患者中22例患者超声声像显示为单纯妊囊型,8例患者诊断为不均质团块型,其中2例伴有胎盘植入。结论 超声检查是目前确定子宫下段切口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