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式坚固内固定矫正颧骨颧弓过高的临床效果

来源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251208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三点式钛钉、钛板坚固内固定对颧骨颧弓过高截骨矫正术的效果。

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中日友好医院整形外科45例颧骨颧弓过高美容就医者,全身麻醉下颧骨颧弓截骨后进行三点式钛钉、钛板坚固内固定,观察手术效果。术后6个月随访,拍摄头颅三维CT观察颧骨颧弓骨愈合情况。

结果

45例美容就医者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颧骨颧弓外形均明显改善,术后6个月头颅三维CT前后端均显示骨愈合良好,所有美容就医者均对治疗效果满意。

结论

颧骨颧弓过高截骨矫正术中采用三点式钛钉、钛板坚固内固定,可有效地固定颧骨颧弓游离骨段,避免骨不连及骨吸收,达到良好的骨愈合效果。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低剂量5-氟尿嘧啶与曲安奈德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作用。方法建立日本大耳白兔创伤后瘢痕模型,取增生性瘢痕块分为A、B、C、D 4个组。A组给予曲安奈德与5-氟尿嘧啶混合干预,B组给予5-氟尿嘧啶干预,C组给予曲安奈德干预,D组为对照组。肉眼观察并记录瘢痕的动态变化,干预后10 d,取材进行HE染色、VG (Van Gieson,)染色,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
目的探讨颧骨整形术后修复手术的原因、初始手术方式与修复手术的相关性以及个性化修复的治疗策略。方法2003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颅颌面二中心收治颧骨整形术后修复患者27例,均接受不同方法手术修复,包括双支撑颧骨截骨降低术、颧骨颧弓原位截骨坚固内固定术、颧骨打磨术、自体骨移植术等。结果根据不同的初次手术方式及修复要求,选择应用上述手术方法修复颧骨截骨术后修复患者27例,其
目的评价联合疗法对瘢痕疙瘩的疗效与患者满意度。方法选取瘢痕疙瘩患者49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3组:手术+放疗组190例,手术+得宝松组184例,放疗+高压氧组124例。评价患者疗效与满意度。结果3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69.47 %、89.13%、90.32%。放疗+高压氧组和手术+放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高压氧组和手术+得宝松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探讨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行鼻基底填充矫正面中部凹陷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在面部43/34上方前庭沟处沿齿龈沟切开右43/左34黏膜直达上颌骨骨膜下,然后根据面中凹陷的范围向内和两侧行骨膜下分离,内侧分离至近前鼻棘和梨状孔侧缘,两侧分离范围与术前标记相同,稍大于假体,然后将已雕刻好的一侧弧度与鼻翼弧度相符合的三角形膨体假体行骨膜下植入,沿梨状孔边缘弧度放置,并固定假体,视外观满意后逐层缝
目的探讨改良Bardach两大瓣法联合改良Furlow法对宽大腭裂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整形外科80例2~18岁Ⅲ度腭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改良Bardach两大瓣法联合改良Furlow法(改良B+F法)设为试验组,Sommerland提肌重建腭裂修复术(S法组)设为对照组。结果试验组创面愈合优于对照组,试验组腭瘘发生率为2.5%,对照组腭瘘发生率为7.5%,试验组明显低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自体肋软骨移植物矫正唇裂继发鼻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9月至2016年3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美容颌面外科收治>16岁中到重度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患者38例,采用新型"伞状"自体肋软骨移植物矫正,对于合并鞍鼻和患侧鼻翼基底凹陷者,同时行自体肋软骨隆鼻和梨状孔边缘填充术。术后半年,对患者鼻外形及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38例患者术后均无感染、血肿、软骨外露等并发症。术后半年
目的探讨Fox术、改良Fox术及改良眼轮匝肌折叠术在矫正下睑内翻的术后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250例老年性下睑内翻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比较改良眼轮匝肌折叠术(A组)、Fox术(B组)及改良Fox术(C组)在矫正下睑内翻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A组未见皮肤红肿,B组和C组分别检出8眼和2眼皮肤轻度红肿,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未见睑缘充血,B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