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碧树青苔,相伴如初

来源 :故事家·高考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ping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得刚来成都时,朋友送过我一句话:“就在你所在的地方生根开花,不要因为难过就忘了散发芳香。”我相信我已经爱上这里,爱上时刻阴沉的天空,爱上树荫下的青苔,爱上沸腾的红油火锅,爱上我目前还听不懂的方言。在陌生的地方开辟天地是一件冒险的事,有点危险,但充满了刺激和新奇。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刻你会遇到什么样的人,经历什么样的事。在四川大学里,一切皆有可能,时光荏苒,未来可期。
  享受的日常
  在“川大”的日常是“享受”:学习是一种享受,生活也是一种享受。明远湖畔的清晨,伴着日出光芒的是朗朗的晨读声。我常常天还没亮就去明远湖畔练英语口语,等待着图书馆8点钟的开馆。清晨是一天最好的时光,凉风习习、晨光熹微,后来我在雅思口语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便是得益于每日清晨的口语练习。没课时我便在图书馆学习,5层楼高的图书馆连卫生间都是豪华配置,书架上各式各样的书籍任君挑选。说来惭愧,大学几年里,我读过的书连馆藏量的千分之一都不及。
  成都的悠闲氛围在“川大”的校园里一览无余。例如,人们躺在草坪上晒太阳是“川大”的晴天一景,因为成都的阴天居多,所以人们珍惜每一次与阳光接触的机会;咖啡馆里坐满了人,聊天的人兴致盎然,学习的人埋头深耕,无所事事的人便挑一两部电影来消磨时光,不同的人和谐共处正是“川大”最常见的风景;周末的时候,约上两三个舍友逛一逛成都,无数美食等待着被发掘。一位男同学说过,他最大的遗憾便是即使长胖了十几斤,也吃不完成都的美食。
  宽容的“川大”
  “川大”的底色是宽容,正如校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所言,在这里所有的特殊都能够被包容。曾有一位不幸患上抑郁症的学姐,因为病情恶化不得不休学回家治疗,学校为她延长了休学时间。她回校后,学校还为她准备了专门的寝室。在这里,每个人的合理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同学们反映自习室条件不好,冬冷夏热,学校便利用假期迅速对自习室进行重新装修,不仅装上了空调,还安装了最先进的教学互动系统;为了让每个同学都有出国交流的机会,学校推出了语言激励计划和海外交流补贴项目;还有人性化的选课系统打破专业壁垒,让每个学生都可以修读任何专业的课程(少数专业课除外)……因为得到足够的包容和尊重,在“川大”学生身上,自信与进取如影随形,我们愿意挑战自己,更相信自己未来可期。
  创新的未来
  “川大”的未来是创新,学术创新与思维创新并驾齐驱。在学科交叉的大浪潮下,学术创新是“川大”发展的必经之路。近年来,学校科研创新成果累累:治疗儿童多动症的脑电波控制智能小车、智能化实验室管理系统、华西口腔专业与人工智能结合的研究成果——口腔教学虚拟仿真仪……在这里一切皆有可能。学术之路虽然漫长而艰辛,但有名师指导、同窗相伴,我们痛并快乐着。
  国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学校便为我们提供了免费的试验田。从2014年起,“川大”江安校区商业街的店铺逐渐由学生们接管,无人超市、艺术品小店、创意咖啡馆、闲置物品交易集市与自助打印店都是学生们自己经营与管理。“川大”给了我们昂首挺胸的底气,在实践中得到的锻炼让我们受益终身,让我们能胸有成竹地去面对时代洪流。
  国际化的“川大”人
  虽然“川大”地处西南腹地,自古交通闭塞,但“川大”人与世界交流的脚步从未停歇,国际化是“川大”人的新标签。每年暑假开始前的两个教学周被学校设置为国际交流周,学校国际交流处会邀请世界各地百余所高校的教授和学生来“川大”进行学术交流,来自不同国家、有着不同肤色、讲着不同语言的学生们坐在一起探讨最前沿的学术问题,并结下深厚的友谊。“大川视界”是学校专门推出的国际交流平台,与17个国家(地区)的75所大学建立交流关系。如果你想出国看看,但家庭貧困,那你可以申请补助基金,学校承诺让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去看看世界。
  我在校期间有幸参与了多次国际交流活动:大二时的国际交流周,我们和来自东京大学的师生们一起前往雅安市戴河村进行乡村调研;大三暑假期间,我们与来自英国AA建筑学院的老师们在成都市牛王庙地铁站搭建概念性构筑物;大四上学期,老师们带领我们赴斯坦福大学参加学术交流活动。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思想碰撞拓宽了我们的眼界,让我们能够站在不同的立场去思考问题,有勇气走出去,去更广阔的世界闯荡。学长学姐们有的去第三世界国家支教,有的拿到了去联合国某机构实习的机会,有的选择出国深造……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给了我们更多成长的可能性,让我们在了解世界的同时,也坚定了自己的人生追求,让我们明白人生价值的实现是多样化的,人生的意义不仅仅是房子和车子,还应该有更广阔的天地。
  千言万语道不尽满腔爱意,感恩相遇惊鸿一瞥,感谢“川大”相伴如初。
  四川大学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布局在中国西部的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国“985工程”和“211工程”,被誉为西部第一学府。
  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数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
其他文献
为给信仰上帝寻求理性的基础,安瑟尔谟(Anselm of Canterbury)提出著名的本体论证明。安瑟尔谟认为甚至愚人都相信上帝是最伟大的东西,“比他更伟大的东西是无法想象的”。那么,这个可想象的无与伦比的最伟大东西能否仅存在于人的心灵中,却不在现实中存在呢?安瑟尔谟指出,如果较之更伟大的东西是无法想象的那一事物仅存在于心灵中,那么假如他既存在于心灵,又在现实中存在,则后一情形较前者更伟大,而
内容提要 中产阶级的研究一直是社会学界的热点,本文则根据统计资料从阶层规模、职业结构以及受教育程度分析了中国中产阶级研究与中国社会结构的不对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低产阶级的概念,并且从收入特征、职业特征、消费特征、闲暇生活、受教育程度以及社会心态等方面分析了低产阶级的社会特征,探讨了低产阶级所具有的社会稳定的基石、代表当下中国社会的主流消费等社会功能。最后提出低产阶级研究将深化对中国社会结构的认识
主持人语: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乡差距进一步凸显。“三农”问题与城镇化议题可以说是当前中国学术界和各级政府部门都非常关注的重要课题与热点问题,而这两个问题的核心和根本所在其实就是农业人口的最终出路与转移问题。中共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均提出了要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特别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
中考那年,因为我是学校特推的美术特长生,所以我以一个刚刚超过普高分数线的成绩进入了市里最好的中学。本以为之后等待我的会是一部“逆袭记”,不承想自己却一路摔了一个又一个跟头,开始了人生中最难挨的三年时光。  我的文化成绩一般,却进了这所高手如云的中学,不仅跟不上老师的课堂节奏,还融不进学霸们的学习世界。高一的时候,每次参加考试,都是先写上选择题答案,再把能编的知识点写上,然后我就开始数着墙上的分针转
内容提要 宋元时期的白莲教对佛教净土信仰的吸纳是显而易见的,只不过在南宋创立时所依傍的是弥陀净土信仰,此外还吸取了天台宗的教义。入元以后,白莲教更多地受到弥勒净土信仰的渗透,逐渐成为民间反叛运动的工具。摩尼教既为白莲教提供了宗教戒律方面的样板,也为其注入了鲜明的叛逆性格。宋元时期的白莲教是一种为下层社会提供信仰和依靠的组织,但从一种纯粹宗教信仰社群转而为下层民众试图用来作为改变世界的法器,其中原因
内容提要 新子学之“新”在于以子学为接引的思想资源,再造在当代的“百家争鸣”。为此,当重建子学时代的基本命题,亦即在学科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深化子学时代的思考。本文引进内向传播理论视角,重建道家的“见独”观念,道家的自我修养功夫体现在将“我”与“道”的关系内化为意识中的俗我(主我)与道我(客我)关系,进而通过两者互动,促进自我超越,实现真人的境界。“见独”正是道家自我认知、自我反省、自我升華的内向传
内容提要 在中西方哲学传统中,均存在着关于“世界”的理论,其核心就是对“两个世界”的划分,即现实的经验世界与超越于经验世界的终极世界。“两个世界”产生的理论根源,在于经验世界的有限性以及为克服这种有限性所进行的对终极世界的探寻。西方哲学传统的“两个世界”所赖以建立的理论范式是“本质主义”,而中国哲学传统的“两个世界”则最终建立在“价值主义”之上。作为“两个世界”的理论旨归,既借鉴、融合又超越“本质
内容提要 本文论述现代语言学、现代符号学理论的主要奠基者索绪尔关于语言符号演变的思想。索绪尔从符号学角度,认为语言演变最根本的内在原因是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能指与所指之间没有自然联系,导致能指与所指关系的可能转移;而语言演变的外在原因,在于交际,在于语言使用者对语言的运用,即言语;这种语言运用因语言交际的社会性和处于时间之中而发生作用,最终导致语言的演变,并进而论述了语言演变的四种模式:语音变化、类
一  “专制政治”观念是目前我们常常用来描述中国秦至清之间政治统治形态的重要概念。但究其端绪,该概念的正式的合法使用是从民国开始的。换句话说,自民国后此概念就正式进入到官方意识形态领域中,成为建构中国古代历史知识的重要概念工具。当然在此概念的合法化生成过程中,中小学历史教科书担当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按照美国基础教育理事会A·格雷汉姆·唐所说:“教科书,或多或少支配着学生所学的知识。他们确立课程的框架
2020年2月3日,中国南航班机CZ0634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飞往广州白云机场,经济舱舱内虽无一乘客,却“座无虚席”。  自去年年底武汉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来,海外华人华侨一直在密切关注着疫情的发展。1月下旬,肯尼亚的华人华侨得知武汉急需各种医用物资,他们自愿发起募捐,捐助了大量医用口罩、手套、防护服等医用物资。  然而,1月23日,武汉宣布封城,肯尼亚飞往武汉的航班已取消,医用物资无法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