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排的女生

来源 :第二课堂(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dx05444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班的座位考一次调整一次,按成绩高低,从前往后依次排列。大家抗议过,但抗议无效,老班说:“机会均等,公平竞争,成绩好的当然得放在前面重点保护。”
  我是从来都不用为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担心的,无论怎么调整,成绩好的我总是占据最前排的位置。我从来都没有想过,一个教室里,这一前一后的位置居然宛若两个不同的世界。班上的同学也自然而然地分成了几个不同的团体,泾渭分明,大家似乎都很明确自己的位置。
  我从来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妥,直到后来有一次,我因为和父母产生矛盾,故意考了很差的分数气父母。那次分数确实很低,全班倒数第二。
  调整位置那天,老班苦口婆心地教诲了我一大堆话。我微笑着看着他,面无愧色。不就是坐最后一排吗,这有什么呢?我对父母的气还没消呢!
  班上的同学有的面露不屑,有的沾沾自喜。倒是最后一排的几个同学表现有点特别,他们乐呵呵地欢迎我。我冲他们笑,没吭声。
  我的新同桌是一个叫马丽的沉默女生,以前我没和她说过话。我们的位置相隔遥遥,根本不用打交道。我把东西搬过去时,我和她打了声招呼。她没理我。
  “终于来到最后一排了。”我伸了伸懒腰,一脸得意自在。
  “你是不是脑子有病?坐到最后一排了还这样高兴。”她不屑地嘀咕。
  我愣住了,看着出言不逊的马丽,不明白她为什么这样说。“这有什么呀?你不就一直坐在最后一排吗?”说完这句话,我马上后悔了。因为我看见马丽的眼眶瞬间红了,她低低地说:“我知道你们都在嘲笑我。”我这才想起,她每次考试都是倒数第一,一直坐在最后一排。
  才过了几天,我就明白了坐前排和后排的区别。坐在后排的都是些不爱读书的学生,他们玩的花样数不胜数。他们爱起哄,有时还故意捣乱,偶尔也会趁老师不注意时溜出教室玩。但马丽和他们不一样,她上课很认真。可坐在后排,各种影响很大,无法让人专心。
  “那个弱智,你看她整天抱本书,装成一个好学生的样子,却次次考倒数第一,比我还差,真不知那是什么脑袋?”隔壁桌的男生趁课间马丽出去时对我说,一脸戏谑的表情。
  我确实感觉到后排的同学都不喜欢马丽,他们成绩差,那是因为他们贪玩,但马丽的情形完全不一样,成绩却比他们还差。连他们都瞧不起她,除了“笨”再无其他解释。
  不是说认真学习就会取得好成绩吗?为什么马丽不行呢?她真是“笨”到家了?
  那男生离开时,潇洒地打了一个响指,嘴里哼唱着:“无所谓,谁会爱上谁……”
  看着他离开的背影,我有片刻的失神,或许他也不想一直坐在这最后一排吧。还有马丽,同桌的几天时间里,我就已经明白她的心思了,她是那么急迫地想离开这个代表着屈辱的位置,调到前排去。她个不高,还近视,可是得由谁来坐这最后一排的位置呢?
  一天放学后,我留在班里出黑板报。等我走出教室时,校园里已经空荡荡了,只有聒噪的蝉鸣此起彼伏。
  跑下楼,穿过绿树成荫的甬道,我抄近路往校门走。路过操场西边的小树林时,我看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马丽。她站在一棵树旁边,脸上淌着泪。我悄悄走近想瞧个究竟。
  马丽抽噎着,一只手用力地拍打着树干,边哭边哽咽着说:“他很快又要调回前排去了,我为什么就不行?我一直在努力,可我所有的努力都只是在做无用功。我是笨猪吗?为什么次次考试都是最后一名……”
  马丽乌黑的马尾辫一直在我眼前晃荡,双肩起伏抖动。她看起来很激动,抖得厉害。她的手一直拍打着眼前的树,仿佛那树是她的脑袋,拍打过后就能开窍。我突然觉得马丽很可怜,一个15岁的女中学生,只能在放学后悄悄躲在无人的小树林里对着一棵亘古沉默的树发泄内心的愤懑和伤心。她无人可以倾诉,她内心的悲痛只能说给一棵树听。
  “马丽!”我轻轻唤了一声,极尽温柔,怕吓到了正沉溺于痛苦中不能自拔的她。她这时可能有些累了,倚靠在树干上,双手抱着头,仰望着高远的天空。
  听到声音,马丽显然吓了一跳。待看清是我时,她脸上即刻呈现出一种戒备的神情,愤愤地说:“你来干什么?看我笑话吗?”“你知道我没那意思。”我友善地说。“那你什么意思?你在跟踪我吗?”她紧接着追问。“我刚好路过。”我说。
  马丽幽幽地叹了口气。可是才过一会儿,她眼中的泪又不设防地流出来。她抹着泪说:“我讨厌坐在最后一排,讨厌那让人屈辱的位置。可我努力了,还是最后一名。”
  我掏出纸巾递给她,让她尽情地哭,哭出来总比压抑在心里好。
  好一阵后,我轻声问道:“好一些了吗?”她没吭声,但脸上的表情渐渐平静下来了。
  “需要我帮助吗?”我问她,之前她总像只刺猬,让人难以接近。
  我知道,马丽其实不是不合群的孤僻女生,她渴望友谊,却因为成绩差一直受到伤害。在班上,她没有朋友。
  “你为什么想帮我?不嫌弃我笨吗?”她自嘲地说,对我的话充满了疑惑。
  “你不是想离开最后一排,离开那个让你厌恶的位置吗?我有能力帮你,你愿意接受吗?”我问。
  她犹豫片刻后,说:“我很愿意,但你打算怎么帮我呢?每次一到考试,我就如临大敌,心里慌乱,头脑昏沉,仿佛做了一场噩梦,梦醒后就看见悲惨的最后一名的试卷……”
  马丽絮絮叨叨,说出了她心底里一直埋藏着的秘密,原来她有“考试恐惧症”,就像有人有“恐高症”,有人会晕血一样,是一种心理疾病。我确实有点被震到了,我从来没想过她居然会如此害怕考试,怪不得那天考试时,她给我的感觉怪怪的,脸白得像一张纸。
  “你是不是对自己不自信?”我问她,只有找到根源才能解决问题。
  “我也不大清楚,可能是吧,反正我就是害怕考试。从小父母让我学这学那,什么都要考试,考不好就要挨骂……”马丽说。她开始信任我了,一股脑儿地把过往的经历都告诉了我。
  我正思忖着,突然听到肚子“咕咕”叫的声音,嗯,还真有点饿了。我邀马丽边走边讲,让她把心里话都说出来,至少这样她会舒服一些。   在路口说“再见”时,我看见马丽朝我笑了,她挥着手,很开心的样子。
  第二天上课,老班第一件事就是发考卷,然后公布成绩,准备调整位置。我注意到马丽的脸又变得苍白如纸,她紧张地抿着嘴,手不停地互相搓揉,眼睛紧紧闭上,身体却禁不住筛糠般抖动起来。
  我在桌子底下,轻轻踢了踢她的脚,示意她别紧张。
  第一个被叫到调整位置的是我,这次考试,我又回到了第一名。但我举手向老师说,我暂时不想调整位置,放学后我会把原因告诉他。老班一直器重我,所以我的要求被允许了。但我看见了周围同学不解的目光,他们窃窃私语,说我是不是看上马丽了。我淡淡地笑起来,不想多解释,既然答应帮助马丽了,我就应该兑现承诺。
  马丽也急了,一下课她就对我说:“你应该回到前面的位置,这里不属于你。”“你不想坐到前面去吗?”我反问她。她看了我一眼,低下头没再吭声。
  那天放学,我找到老班,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并且对他说:“按分数排位置,确实能鼓励一部分同学,但也会伤害一部分同学的自尊心。大家都努力才最重要,毕竟没有谁愿意考最后一名。”我说得很诚恳,还把马丽的事告诉了他。
  看着老班惊讶的表情,我估计他也没想到还有一种叫“考试恐惧症”的心理疾病。想了一阵,他说:“那好吧,你先回去,我再想想有没有更好的方式。”
  针对马丽的症状,我建议她和父母开诚布公地谈一次,让父母带她去看心理医生。至于我,能帮她的就是鼓励,让她对自己多一些自信。我们依旧同桌,相处融洽,课后,我会帮她查漏补缺,把基础打扎实。
  马丽一点都不笨,很多难题我稍微点拨一下她就能想出来。看着她欢悦的笑脸,我心里也乐滋滋的,毕竟她走出了孤单的角落,不再刺猬似的随时武装自己和戒备别人的友善。
  我们班后来重新调整了位置,不按分数,按身高。那天老班说了很多抱歉的话,很动情。他的良苦用心,我想我们都明白,作为老师,他所做的都是为大家好,只是有时方式不对。
  我不知道马丽是不是真的有去看过心理医生,还是调整位置对她产生了好的影响,或者是有我的一点点功劳,马丽后来的考试都能正常发挥了,而且愈来愈好。
  我想,她应该是战胜了“考试恐惧症”吧。很多时候,回想起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那段日子,我心里就会有很多感慨:如果没有深入了解,那么你所看到的往往不是真实的东西。
  (编辑 牙 子)
其他文献
5月20日 晴  朋友说我是一个忧郁的孩子,喜欢一个人看天——一言不发地躺在如茵的草地上,双眼装满了淡蓝色的忧伤。  其实我的忧伤不仅在看天的时候,写作业时的我才是真正的无助,弯曲的坐姿是一种完美的防御。用那早已僵化的思维和因握笔已有些凹陷的中指面对一大堆复杂的符号,我几乎要崩溃。其实平时我的笑容仅是一种掩饰。很多次,半夜睡醒,一脸迷茫,我为自己的卑微而悲伤。  在竞争激烈、压力不小的高中时期,我
公园里,一位父亲带着女儿在游玩。忽然,女儿发现前方一棵小树上飘扬着一根红丝带,彩虹般诱人。女儿兴奋地奔过去,高高举起小手,跳跃着,试图抓到漂亮的红丝带,但由于个子实在太小,每次都落空了。不久,女儿停了下来,开始四处张望,好像在寻找什么。随后,女儿向一块大石头走去。原来,女儿打算用石头垫脚。她蹲下身,几次想搬起石头,石头都纹丝不动。可能是憋足了劲,女儿忽然双手一滑,身体向后仰去,重重摔倒在地上,她忍
9月22日 晴  今天从山间小路走,突然发现了一只野兔,“嗖”的一下,野兔从路这边跑到了路那边,向山顶跑去,很快消失在我的视线里——思绪就被这只野兔拉到了童年。  小时候,每当暑假,贪玩的我们就跟着大人们下地干活,岁数大一点的学着大人们割麦子,小一点的就捡遗漏在麦田里的麦穗。孩子的贪玩性决定了我们对辛苦的农活没有多大的耐心和韧劲,过不了多久,就会呼朋引伴,三五成群上山采摘野果、掏鸟窝寻找乐趣。